为什么闹蝗灾的时候人们不食用蝗虫以度灾年?

leecen163


每次这种提问出来的时候,提问者就会像晋惠帝一样被批。其实这个问题根本扯不上弱智也扯不上道德问题,而是现在城市人真的不了解农耕生活。所以知道原因的解释就好,毕竟这只是好奇,没有到“何不食肉糜”的夸张地步。


首先我们的祖先在面对蝗灾的时候是吃过蝗虫的,那时候连观音土树皮都吃,蝗虫为什么不能吃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历史上蝗灾之中,朝廷鼓励子民吃蝗虫的记载。

785年唐贞元元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百姓饥,捕蝗为食。1353年元朝,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历史上埃及萨克拉村挖掘出的4400多年前的古墓墓碑上,就刻有“人吃蝗虫”的图案;《圣经》上也留有人吃蝗虫的记载;而公元前8世纪的阿拉伯壁画上,常常可以看到士兵大吃“蝗虫串”的场面——这种“蝗虫串”是将肥硕的蝗虫摘去头、腿和翅膀后串在树枝上,然后放在文火上烘烤而成,与今天的羊肉串十分相似。

既然蝗虫这么多,人们也试着吃这种恶心的虫子了,为什么还饿死这么多人呢?

蝗灾和饥荒并非同时,蝗灾一般发生在春夏两季,而饥荒大多在青黄不接的冬天和春天。当到处都是蝗虫的时候,大家至少还有其他的东西吃,但是蝗虫一过,毁了一年的庄稼,就会引起接下来的饥荒了。

蝗虫这种昆虫的习性也有必要说明一下。蝗灾一般都伴随着旱灾,因为蝗虫特别喜欢温暖干燥,所以风调雨顺的年份反而不利于它们的孵化,而且雨水充沛的年份,青蛙这样的天敌就能正常繁衍了,对于蝗虫来说也是一种消耗。旱灾让人们没有了食物,蝗虫也没有了食物,它们将目标放在了人们仅有的农作物之上。他们一片一片成群迁徙,等到吃完庄稼,蝗虫也飞走了,这才是饥荒的起点。

就算当时蝗虫过境的时候,农民们有了经验,将蝗虫全部捉回来,但是蝗虫怎么保存呢?晒成虫干吗?在漫漫冬季和春季,整整六个月,这些虫干怎么够吃?本来旱灾的时候植物已经不多,作为食物链的高一级,蝗虫吃了植物还消耗能量,理论上就算捉遍蝗虫也不够人们填饱肚子的。


木剑温不胜


古代蝗灾时候人们确实吃过蝗虫的,但要完全依靠其度过灾荒是很难的。

古人不是傻子,历史上蝗灾的时候,人们往往都会捕捉蝗虫为食,既在一定程度上消灭了蝗虫,同时又增加了少许食物。甚至上到皇帝,下到地方官的统治者,也会鼓励人们吃蝗虫。唐太宗还当众生吃蝗虫,作为给臣民的示范。题主问人们为什么不吃,是在想当然了。

不过,要指望吃蝗虫就可以度过灾年,那难度是很大的。

首先,捕食蝗虫,本身只能捕捉到蝗虫的一小部分。蝗灾是由飞蝗引起的,成群蝗虫遮天蔽日地飞行,所到之处,草木扫荡一空。人们对于正在蚕食本地植物的蝗虫,确实可以扑上去很容易就捕捉到一大袋,但是即使如此,捕捉到的还是少数。一旦吃光了本地植物,蝗虫又会离开飞走,人们追之不及。

其次,捕捉到的一部分蝗虫,能获得的肉,比起被它们吃掉的植物庄稼来又是少数。大家都知道食物链中的能量传递,下一个层级的能量被上一个层级吃掉后,只能保留10-20%。所以蝗虫吃掉的植物,最多也只有10-20%能量转化为蝗虫自身的能量(组织细胞)。更别说,越小的动物越需要消耗更多比率能量在维持生命上,蝗虫还要长距离飞行更是消耗能量。这么一来,被蝗虫吃掉的植物,能转化成的蝗虫组织就更少了。

再说,蝗虫作为食物质量也很低劣。蝗虫味道很不好。硬壳翅膀内脏什么的不但苦涩难以下咽,而且没有营养。灾民们可没有时间把蝗虫肉如同今天的人一样慢慢烹饪。这样能吃的部分就更少了。再加上蝗虫尸体也不容易保存,最后能吃下肚的很有限。

总之,吃蝗虫,灾民们一直在做,但要靠这个减少蝗灾饥荒,难度很大。

(欢迎关注巴山夜雨涮锅,更多精彩历史话题共同探讨,也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


巴山夜雨涮锅


这个问题很残酷,说起来都是惨痛的古代灾害史和民众的苦难生活史。

在内蒙和广东地区,烤烤蝗虫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但是在遥远的古代,蝗虫所到之处,往往赤地千里,紧接着就是饥荒遍地,如果救治不利,很可能会造成民变。 所谓蝗虫就是俗称的蚂蚱,雌雄飞蝗交配后一年可以产卵200到300颗,在干旱的时候极易形成蝗虫大量繁殖的条件,迅速形成蝗灾。

在古代也有在蝗灾时人们食用蝗虫的记载,例如唐朝《新唐书》就记载,人们吃蝗虫的时候,先把翅膀摘去,然后蒸熟,蘸上酱汁而吃,有的地方为了赈济灾民,还鼓励人们捕蝗虫去官府换粮。 但是,这只不过是一时之计,在蝗虫肆虐的几日里人们可以捕食蝗虫几日,但是蝗灾过后,在秋收的日子里,农田里几乎颗粒无收,也就意味着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农民可能都没有粮食吃。

简而言之,蝗虫不能天天吃,但民以食为天,老百姓还是要吃粮食,才能保证体力和健康。有的时候遇上了蝗灾,官府不开仓赈济,地主普遍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老百姓没粮食吃和吃不起粮就会造反,往往成为引发王朝统治危机的重要原因。

在现在的世界,蝗灾还普遍困扰着世界上一些农业大国,旱涝频繁,气候无常,水利设施建设不当,造成了蝗虫泛滥的条件。

不过人们已经掌握了预防蝗虫灾害的手段,比如利用飞机在蝗虫还未长出翅膀移动前,就用农药灭杀,这种方法效果非常显著。

特邀嘉宾:一枚蜻蜓



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根本就没有体验过什么叫“饥荒”,也不知道“蝗灾”过后究竟是如何惨烈的景象。

据资料记载,“蝗灾”从秦汉时期平均八年一次,到元代每两年一次,即使到了明清两代,评论每三年也会发生一次。

在闹“蝗灾”的年份,哀鸿遍地、饿殍千里。

为什么闹蝗灾的时候人们不食用蝗虫以度灾年?

一、蝗虫的习性

蝗虫以植物的种子、茎叶为食,对农作物的危害十分巨大。

成虫一次产卵多达几十枚,分为很多次进行产卵。每次都会把卵产到土壤层里。

虫卵喜欢干燥的土壤,温度适宜时,就会孵化出来。经过几个月的蜕变和成长,蝗虫开始成虫。

俗话说“久旱必有蝗”,这是由生物学基础的,干旱可以降低蝗虫卵的发病率,从而提高蝗虫的成虫率。

大量蝗虫成虫后,会在空中飞舞,当它们之间身体发生碰撞,就会产生从众性。

许多的蝗虫最终聚集在一起,到处飞行觅食。在迁移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蝗虫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使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多时,当地的农作物就会遭殃了。

它们进食速度惊人,它们啃咬庄稼后,来不及消化,就直接排除体外,吃更多的植物只是为了汲取水分和养分。

蝗虫把一个地方的庄稼植物吃光了,就会飞到另一个地方接着吃。它们飞的速度快、群体多、密度大,破坏力极强,简直就是“蝗虫过处,寸草不留”。

二、为什么不吃蝗虫充饥呢?

因为蝗虫具有一过性,它们吃光了可以食用的植物,就会接着迁移。

在“蝗灾”发生时,人们都在想办法如何驱赶蝗虫,却不敢消灭它们。

据说古代的人们认为蝗虫是上天派来惩罚民众的,是不可以招惹的神灵。很多年以前,人们是不敢吃蝗虫的。

很多地方建立了“城隍庙”,给“城隍爷”烧香上供,祈求上苍大发慈悲,不再发生“蝗灾”。

在史书上记载了唐太宗吃蝗虫的事件。贞观二年,闹蝗灾,唐太宗查看灾情,并捉住几只骂道:“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说完这番话,唐太宗就要把蝗虫吃掉,站在左右的官员们马上就劝道:“恐成疾,不可。”

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后来在唐贞元元年,发生了蝗灾,历史上如此记载: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百姓饥,捕蝗为食。

元朝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发生蝗灾,史书记载: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而食之……

三、我们看到了这么有关人们吃蝗虫的记载,为什么人们还有那么多饿死的呢?

因为蝗灾与旱灾几乎同时发生,而且蝗灾一般发生在春夏两季。

当时人们手里也许尚存一点儿余粮,只有到了秋收才能吃上新粮食。

而“蝗灾”过后,庄稼颗粒无收,即使人们捉到一些蝗虫,也吃不了多少天。

况且蝗虫飞停留时间短,人们又没有捕捉的工具,就算想多捉一些,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蝗虫并非属于粮食,它的体内含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有的人吃了这种蛋白质还会出现过敏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

捉到的蝗虫数量有限,人们也吃不了几天,因为没有粮食吃,人们照样会饿死。

在闹饥荒的年头,人们为了吃到东西,所有家禽、家畜都吃光了。

最后连树皮、草根也都吃光了。甚至为了消除饥饿感,明知道吃观音土会死,很多灾民还是吃了。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嘎嘣脆,不吃白瞎了,记得以前我在网络上经常看到人们生吃各种虫子,那些人吃之前基本都会说句这个口号,然后就是一顿猛吃。现代人吃蝗虫的多了去了,随便一个城市中,人流量较大的小吃街中,肯定会有炸蝗虫的。不仅仅是中国人这样,法国人就非常喜欢吃蝗虫,他们一度把这个当做休闲小食品。

天津和北京这两个地方吃蝗虫的历史更是悠久,人们一般管蝗虫叫做旱虾或者飞虾,有些地区也把蝗虫叫做蝗米。站在科学的角度来看的话,蝗虫是非常有营养的,蝗虫体内有甲壳素,并且非常的丰富,这个对人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对女性来说。

甲壳素能够帮助身体排毒并且还有养颜的功效,所以说很多女性朋友都是非常喜欢蝗虫的,而且蝗虫的脂肪和胆固醇是非常低的,蝗虫早就被列为了21世纪安全绿色食品,随着这个知识的逐渐普及,现在很多烧烤摊上都会有这道菜。

由于市场需求大,现在很多的养殖户都开始饲养,并且市场价格还不低。那么有人要问了,既然说蝗虫是可以吃的,那么古时候闹蝗灾的时候为什么不吃?当然吃了,当人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什么都吃,更何况是蝗虫呢?根据史书记载,李世民还曾经吃过蝗虫呢,并且是生吃。

大家忽略了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蝗虫是有很多种的,能够造成蝗灾的都是飞蝗,这种蝗虫速度极快,到了一个地方大肆破坏之后,会迅速转移,这种蝗虫与大家平时见到的不同,很难抓,不是想抓就能抓到的,其次蝗灾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不会想到去捉这个吃,家家都有口粮,都反应过来需要捉蝗虫当食物的时候,蝗虫早就去下个地方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个伪命题。

首先,古代人是吃蝗虫的,当人饿到一定程度,别说是蝗虫了,什么野菜、树叶、树皮,只要是能往嘴里塞的,肯定都会吃,当然也包括蝗虫。

古人食用蝗虫的例子,史书中也有记载。

《旧唐书 五行志》有记载:

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蒸曝,扬去足翅而食之。

《新唐书 五行志》同样记载:

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殣枕道。民蒸蝗,曝,扬去翅足而食之。

而在灾害严重的1942 年,《新华日报》也曾做过“蝗虫好吃”的报道,鼓励大家用蝗虫来充饥。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问,蝗灾时吃蝗虫好了,为什么还会出现饥荒呢?

其实,蝗灾真正的可怕之处,并不是蝗虫经过之时,而是蝗灾之后粮食作物长不出来的那一段时间。

发生蝗灾的时候,其实大家还是有存粮可吃的,因为蝗虫破坏的是庄稼,但并不是存下的粮食,而蝗灾发生时,大家也只是保护庄稼,并不会去考虑食物的问题。

再说,蝗虫经过的时间很短,想吃也吃不了几天。当时又没有冰箱之类的强力保存机器,就算真的未雨绸缪去大量抓蝗虫,也不会保存太久,就不能吃了。

可能有人会说用盐腌制保存,呃,古代的盐其实并不便宜,很多人可能并买不起这一数量的盐,因此也是不成立的。

蝗虫来得快走得快,由于数量大密度大,破坏力极强,基本能把庄稼在内的植物一扫而光,而这一批庄稼被破坏,粮食也就出现了断档,当家中的粮食吃完后,也就出现了饥荒。


公共食谈


谁说闹蝗灾时大家不吃蝗虫?壹周君查过资料,在中国有记录的几次大饥荒中,大家都在吃蝗虫。只是,人在饿的时候,最需要的应该是碳水化合物,是粮食,而不是蛋白质,这样只会越吃越饿😁

还有,蝗虫所到之处,只会寸草不生,你想随时随地吃到蝗虫,就要跟上它们迁徙的速度。否则等到庄稼被啃光了,蝗虫也飞别处去了,你只能吃观音土,啃树皮。

至于题主问到的,为什么现代人不吃蝗虫?这个就是伪命题啦。首先,没有人为了蝗虫富含蛋白质就要吃它,其它更健康、更正常的食材多得去了,而且蝗虫吃多了也不是好事,容易吐绿水👌

至于乡间野味饭馆都有蝗虫这道菜,还有专业的蝗虫饲养户,这个倒是实话。因为当不了主食,作为个零嘴,蝗虫也还是有存在意义滴!

蝗虫,也叫蚂蚱,中国人吃蝗虫的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就生吃过蝗虫,为百姓除害做表率,他的举动也让老百姓依葫芦画瓢,将害虫变成了盘中餐。

在北京、天津两地,老一辈的人非常爱吃蝗虫,天津卫还流行着一句歇后语,"烙饼卷油炸蚂蚱——夹(家)着吃去吧”。而在泰国,“油炸飞虾”这道菜人尽皆知,东亚飞蝗更是被列为“21世纪安全绿色食品”。

好啦,是时候秀出大家吃蝗虫的决心啦!

最出名的——云南十八怪,三个蚂蚱一盘菜!

蝗虫(蚂蚱)用热水烫一烫,去翅,然后在油锅里慢慢煎黄,加香油、花椒煸炒即可。咬上一口,清脆中还有一股青草的芬芳😁

而在北方一些城市的烧烤摊上,“烤蚂蚱”的受欢迎程度绝对不逊于小龙虾。炒上一盘,喝上几杯小酒,爽!

最后,想要尝鲜的童鞋,壹周君推荐万能的某宝,有几百家店铺售卖各种蝗虫的美食产品。一般是每斤50元—100元之间,最贵的进口蝗虫买到了每公斤300元以上。

果然是吃害虫的成本比较高😁


武汉壹周


理论上吃蝗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里的根本原因还是投入产出的问题,跟之前那个为啥不捉鱼捉野兔的题一样。



之前有答友说,吃蝗虫吃不饱肚子是因为蛋白质还是碳水化合物的差别,这倒真不是区别的事情,人家因纽特人只吃肉不也是过的好好的。所以,蛋白质一样可以吃饱肚子,这毫无疑问啊,但是前提得有足够的蛋白吃。


在自然界蝗虫吃草,大鱼吃小鱼,老虎吃野猪,每一个营养级的转化都是有限度的,简单说就是,人吃了饭也不是都变成肉了,我们保持体温需要能量,运动需要能量,甚至啥也不干的时候大脑和内脏也要消耗能量。那蝗虫吃了草也不是都变成蝗虫肉了。这就是生物链里面所谓能量流动的损失。


总的算下来,大概只有10%到20%的能量会流入下一级。就算我们把田里的蝗虫都捉回来吃了,还是不敌它们啃掉的庄稼多。饥荒还是一定会发生的。一山不容二虎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别看林子大草多果子多,但是能到老虎嘴里的饭并不多。


再加上蝗虫的活动性也是很强悍的,它们都是会飞的,千万不要以为它们吃完一个地方就老老实实地等着你来捉,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呢,就到另外的地里祸害去了。


当然,如果是迫不得已,我们人类还是会吃昆虫的。这里有个好玩的事情。我们都喜欢脆脆的口感,炸薯片,炸咯吱,炸油条,这种喜欢脆的口感并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在《肠子,脑子,厨子》这本书里有过一个理论很有趣。那就是这种偏好其实是为了帮助大家吃下更多的昆虫,因为昆虫的壳是脆的。OMG!是不是很颠覆。


当然了,今天来看,昆虫还是很好的产生蛋白质的工具,比家禽家畜都高,祝大家未来吃虫子愉快!


植物人史军


在今天山东地区,三只蝗虫都不敢在一起飞,怕被穿成串!

作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山东饕餮客,进入我口中的蝗虫可能都够一个师的建制了。当然,你可能会问:为何不是一个大兵团的建制?因为太少且紧俏!

去年在山东潍坊地区发生小范围的蝗灾,虽说玉米受灾,当地人彻底发挥了吃货的本质,男女老幼纷纷拿着抄网去抓蝗虫,着实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也成了饭桌上的盘中美味。


—————————分割线——————————

时间倒流回民国和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期,爷爷和父亲都曾跟我讲起过,那时的蝗虫还没有受到农药化肥等人工制剂的荼毒。在田野里,在山坡间,在秋天的黄昏,很多人会在回家的路上捕捉一些蝗虫,回家给孩子做一个油炸蚱蜢。是的,我吃的蚱蜢最早都是我爸捉到的。那时候,蝗虫确实可以考虑用来补充身体所需。但是蝗虫之短暂。往往一两个月便见不到了。

然而,蝗虫虽好,多则成灾。发生于民国时期1928年的大旱预示着一场饥荒的到来。入秋之后,蝗虫随之而来,本就长势弱小的秋粮作物,在还没有成熟之前便遭遇了蝗虫的洗礼。蝗虫成群结队,谈不上遮天蔽日,但也已是铺天盖地而来,

你一定会问此时的人们为何不捕捉蝗虫充饥呢?

蝗虫一般都是沿着一个方向铺展而来,对当地的作物啃食一光之后,便扬长而去。非常迅速。所以基本上能够捕捉蝗虫的机会只有一两天。但你可要知道,真正的大饥荒在来年开春等着无辜的农民百姓。

1928年的《申报》发表过这样的记载《山东遍地灾荒之惨状》:

“鲁省灾祲无岁无之,而以民国十六年者为最巨,其西南各地……复被民国十六年之旱灾,变为赤地 ……积旱连年,兵匪纷扰,致呈一片荒凉……因兵灾匪患,旱蝗交侵,竟使若干人民死亡离散。综而言之,鲁省灾情,实因连年叠至而底斯极也……仅将各地灾民情况,口志如下:……今年苦旱,夏目无收,秋禾未得播种,以故居民乏食,迁徙流离。或出卖妇女,或以小孩易粮,或远走关外,或散之四方……”

由此可见,发生在1928年的北方八省的大旱,是一次以旱灾为主,同时又有蝗灾、风、雪、雹、水、瘟疫并发的罕见灾难。


即使能够靠蝗虫充饥几日,但谁又来拯救寒冬腊月的冬天和青黄不接的春天里的遍地饿殍的百姓呢?

灾难无情,人间炼狱,我们的先人连草根树皮都吃了,甚至吃“白肉”易子而食。蝗虫怎么会不吃?但那颗粒无收饿殍遍野的冬天和开春。哪又有蝗虫可食呐!


珞珈山的猫


时代真的变了,过去人们怕蝗灾,现在的人巴不得蝗灾呢。

先讲个真事,去年潍坊的峡山发生了蝗灾,在干旱的水库边上,蝗虫漫天飞舞,玉米叶都被啃光了,玉米减产。当天,新闻媒体对此做了报道。

结果,听到这个消息,全市人民都沸腾了。第二天,水库边上的那条路直接堵车了。拿着网兜的,拿着手电的,纷纷都出动去捕蚂蚱。大晚上的,到处都是晃来晃去的手电筒。

有捕蚂蚱的能手,都是一袋子一袋子的装,一晚上能抓到几百斤。被蚂蚱啃食的玉米地的主人,也下手抓蚂蚱了,一斤蚂蚱十块钱都供不应求,算了算,竟也差不多能弥补玉米的损失。

政府部门的出动加上人们的抓捕,不几天,蚂蚱就绝迹了。我想,要是蚂蚱会话说,一定会哭着说,倒了八辈子霉了,以后再也不来了。

油炸蚂蚱,在潍坊人民的眼中,绝对是美食,很好的下酒菜。炸焦了,又脆又香,营养还丰富。市场上的蚂蚱,一般都卖到十多块钱一斤呢,要是在饭店点个炸蚂蚱,一盘怎么也得二三十以上。

有人说了,蚂蚱这么受欢迎,那古代经常发生蝗灾,人们不高兴死了。哈哈,还真不是真么回事。过去,科技不发达,哪有什么防治蝗灾的手段,一般都是眼睁睁地看着庄稼被吃掉。即便是这次潍坊的蝗灾,其实大部分功劳还是政府部门的,撒了蝗虫药,才能很快扑灭。在古代,那蝗灾真的是分分钟把粮食都吃光了。

那用蚂蚱来代替粮食行不行,当然不行。蚂蚱说到底只是个下酒菜而已,吃个一顿两顿还可以,吃长了身体受不了。人体机能能接受的主食还是粮食,主要成分是淀粉,易于消化吸收,对于蚂蚱这种高蛋白来说,很难吸收利用。

再说了,古代,即便抓了蚂蚱,保存也是个问题,几天就臭了,即便做成咸菜腌着,你能天天吃咸菜吗?

粮食,才是国之大事,蚂蚱,只是个下酒菜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