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为何要对美团追杀到底?

hongse12304


就在两天前,美团在港交所宣布上市,市值高达五百亿美元。美团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和中国大多数的互联网公司都有所交集,包括阿里,阿里曾经帮助过美团在百团大战中杀出重围,不过最终却分道扬镳,在阿里看来,美团其实就是阿里的“反叛者”,这也是阿里和美团交恶的重要原因。如今在外卖领域,阿里扶持了饿了么,和美团的关系就更是视若仇雠。

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出现了“团购浪潮”,那时候的有美团,有拉手网等等,大家都知道市场在最开始的时刻比拼的其实是资本能力,而彼时的美团很显然缺乏足够的资金。2011年7月,阿里给美团投入了5000万美元,对于美团来讲,这笔钱就是雪中送炭,不过有时候“炭”是有毒的,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馅饼,阿里显然看重了美团在日常生活中线下线上结合的能力,并准备以此作为触角,使阿里发展更进一步。

不过蜜月只有一段时间,双方并没有能一起有大大最后,原因在于支付方式的分歧。阿里希望美团使用阿里独家支付宝,而美团却不愿意,对于一个王兴来讲,使用支付宝将会使自己受制于人,所以现在美团的支付界面支付宝是被折叠的。而阿里当然也不愿意自己为他人做嫁衣,于是双方不可避免的“拔刀相向”。


阿里之后就开始抛售自己在美团的股份,到现在只剩下一点。美团在寻求融资的时候,阿里却在一边打折抛售股份,这其实对美团的估值还是有不小的影响。美团如今虽已上市,开启自己的融资之路,但外卖市场变数仍然很大,美团未来如何,仍有可期待。


一树梅花一放翁


阿里和美团的恩怨情仇,说来可就话长了。其中的最核心的一点是,马云和王兴这两位大佬,都属于个性很强的人,谁也不太服输,谁也不太愿意被别人管束。

早年间,阿里对美团是十分支持的,在美团的好几轮融资背后,都能看到阿里系资本的影子。当时的市场格局是,美团背后是阿里,点评背后是腾讯。按照正常的逻辑,美团和点评的竞争,其实也是阿里与腾讯的竞争。比如当时的滴滴快的、现在的摩拜和ofo。

但据说,美团对于阿里在业务上的干预,是十分拒绝的。两家的关系就逐渐的不好了。对于一直独立创业、个性又比较强的王兴来说,不喜欢别人对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孩子指手画脚,也是人之常情。但对于阿里这样的产业投资方、尤其是团购这种涉及战略布局的事情,大约也是比较难忍的。

再后来,美团转身去拿了腾讯的钱。再然后,美团点评合并了,这一整合,腾讯成了更大的股东。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事情,就是阿里旗下第一代的口碑退隐江湖。这相当于是阿里在团购这种线下消费布局上的一次挫败。但这么重要的领域,一直做交易、又有中供铁军称号的阿里,当然是不能放弃的。

于是,就有了后来阿里和蚂蚁金服共同发起的新口碑,以及后来重金投资的饿了么。这下,阿里和美团成了一个赛道上的直接竞争对手。据说,阿里当时之所以在饿了么身上如此下血本,也有和美团一拼高下的意思。

直到现在,阿里手里仍然还有一小部分的美团股份,这当然是有意义的。此前就发生过一次,在美团积极寻求融资的时候,阿里在市场上八折出售美团老股,这当然会对美团的估值形成一定的打压效果。

总之,神仙打架,我们看戏呗。


科技考拉


美团对阿里巴巴威胁最大的一点在于,美团现在是国内To B能力第二强的互联网公司。


阿里巴巴为什么这么强大?你可以说他选择了电商这条正确的赛道,但是你也得看到,美国成功的电商公司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的模式完全不同。马云和贝索斯也根本不是一路人。贝索斯是个金融家和技术宅,而马云则是一个毫不懂得技术的老师。很长一段时间,远处杭州的阿里巴巴都被认为是中国最土的互联网公司。


但阿里巴巴也有自己的长处。互联网有很多挣快钱的机会,比如游戏,比如广告。但是,马云选择了最难的那条路,就是建平台,卖生态。不同于直接从消费者那里收钱,马云一开始搞的那个1688,就是要一家家地把企业搬上网。


这个看起来很重、很累的事情,后来竟然成为了阿里巴巴的核心竞争力之后。互联网一直分To B和To C两部分。中国的巨头里面,To C做好的很多,To B做的好的,唯独阿里巴巴一家。


但是,现在突然又杀出来一个美团。美团一开始做商家也不行,但是后来干嘉伟来了以后,把阿里中供铁军的精神也带了过来,最后成为了美团的血液之一。现在互联网企业拼To B,拼忽悠企业主,拼执行力,美团也就仅此阿里了。甚至和阿里所属的饿了么及口碑血拼也是胜利。


这对于阿里来说是非常不好。To C的企业再多,伤不到阿里的根骨,因为给阿里钱的人主要是企业而不是消费者。但是来一个To B的企业,最后可能会和阿里抢商家,抢企业,这却是最致命的。


敦复


美团是阿里巴巴的一根刺,美团先接受阿里巴巴的投资然后又反出阿里,投奔腾讯,另外外卖业务是高频的支付场景和零售场景,对阿里影响和作用巨大,

所以阿里巴巴对美团类外卖业务不愿意放弃。



20101年,阿里在百团大战的背景下,对成立刚1年的美团进行5000万美元的a轮投资,此后又追加B轮3亿美元投资,可以说如果没有阿里巴巴的3.5亿美金,从百团大战中跑出来的是美团还是其他公司就不一定了。

在2016年,阿里巴巴试图更大规模的获得阿里巴巴的投资,同时更大规模的接入美团,遭到王兴的强势反弹,在2015年10月阿里巴巴抛售美团股份,即使在这个时候阿里巴巴承诺只要王兴愿意阿里巴巴可以双倍腾讯金额投资美团,最后王兴仍然不愿意,双方最终分道扬镳,王兴接受腾讯10亿美元投资,阿里几乎全部抛售美团股份。



而王兴显然低估了阿里巴巴对支付和零售的野心,2015 年 6 月,阿里宣布复活旗下 O2O 本地生活网站口碑网,此后全资收购了饿了么,并形成了大零售重要的一环。

而美团低估了阿里巴巴对于外卖领域的野心,阿里巴巴并不是单纯的想要一个流量入口,而是希望获得更多的化学反应,所以阿里巴巴复活类似点评业务的口碑,数十亿元补贴。然后又90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此时饿了么估值150亿美元,最后将饿了么纳入了大零售领域,和盒马鲜生,菜鸟网络等形成了生态,完成了最后一公里的布局。

当然,对阿里巴巴来说,如果每个人都像美团一样反出阿里,长有反骨,阿里巴巴的投资势必受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阿里巴巴和美团的竞争并不是阿里巴巴的意气之争,而且的确价值重大,毕竟大零售已经成为阿佳阿册未来的新故事。


毛琳Michael


说到封杀,可能有点过了,一方面,美团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市场影响力也已经足够大,不是想封杀就封杀的:另一方面,阿里巴巴也没有强大到可以封杀美团的程度,更何况,美团的背后还站着腾讯,腾讯是不可能让阿里把美团封杀掉的。

对美团来说,从阿里旗下投奔腾讯,虽是自身发展需要,但也有点“不够意思”、“不会感恩”的感觉。不过,市场经济下,利益是多数企业的最根本追求目标,跟谁在一起获得的利益多,就必然会选择谁。就美团“叛变”时的利益诉求,投奔腾讯,一定是能够获得的利益更大,所以,会弃阿里而去。

阿里如此对美团不依不饶,除了美团的“背叛”之外,最核心的还是失去了一次流量扩大的机会,或者说载体、平台。毕竟,美团已经建立起来的流量平台,能够给阿里带来巨大的收益和影响,能够帮助阿里与竞争对手展开有力竞争。可是,美团却跑到了自己的竞争对手腾讯那边去了。如果不是投奔腾讯,阿里或许还不会如此不依不饶。更别说,目前美团还收购了摩拜,更让阿里气不打一处来了。

所以,阿里对美团的追杀,会一直坚持下去。但是,翅膀已经相当硬的美团,要想追杀成功,概率也相当低。如此一来,流量市场的竞争,也就更加白热化了,残酷性也会越来越强。



谭浩俊


1、阿里和美团,先有恩后有怨。

在2011年百团大战时,拉手网、窝窝团气势如虹,腾讯和Groupon合资的高朋网人傻钱多。拉手网和窝窝团太贵,当时还不太阔绰的阿里巴巴无奈,选择投资了处在第二梯队的美团。

后续的发展出人意料,2011年下半年资本寒冬来临,拉手网、窝窝团、团宝网的IPO冲刺纷纷折戟;而美团在2011年底引进了阿里出身的干嘉伟担任COO,补齐了线下短板。一降一升,美团在2012年实现了在团购领域的弯道超车。

以往的惯例是,阿里投资的公司,发展到一段时间后会被阿里揉碎消化,然后创始人出局;被投公司的创始人对此有怨言,碍于阿里霸道,大多敢怒不敢言。美团翅膀硬了后,心高气傲的王兴想打破这个惯例,从2013年开始极力谋划摆脱阿里。

美团引入了新的投资方,平衡阿里的影响力;阿里想增持扩大话语权,王兴不从,怨气越积越深,但在2015年前双方面子上还能相安无事。等到2015年10月,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王兴收了腾讯大笔投资后,阿里巴巴再也忍受不了,双方的矛盾终于彻底爆发。

2、王兴后来选择了大树腾讯,从此正面对抗阿里。

王兴是个强势的角色,现在互联网圈公开怼阿里巴巴的主要就两个人,一个是刘强东,另一个就是王兴。这一点,财经杂志的美女记者小晚采访王兴的桥段可见一斑。

《财经》:互联网圈有谁是你的朋友吗?

王兴:腾讯。同时它也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股东。

《财经》:你碰到过最尊敬的对手是谁?

王兴:你重视他的战斗力和你尊敬他、认为他有竞技精神,是两码事。所以毛泽东说,在战略上你要藐视一切对手,在战术上要重视一切对手。从战斗力来说,阿里非常强,但如果他们各方面做得更有底线一点,我会更尊敬他们

《财经》:听说阿里现在依然没有全部卖掉在美团的股票。

王兴:还剩一点。它去年之所以兜售我们的老股是为了干扰我们融资

。如果你不看好这家公司,那干脆卖光好了,我们已经帮他们找好了买家。但他却不肯卖光,他一定要留一点,或许是为了将来能继续给我们制造点麻烦。

《财经》:与阿里巴巴糟糕的关系,会给美团带来什么影响?

王兴: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比如外卖,阿里为了给我们制造麻烦,不惜代价扶持饿了么,他们一年花了十亿美元。但归根到底最后还是看谁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否则即使你烧十亿美元,市场份额依然在下降。

3、O2O领域,阿里和美团的激烈战争拉开序幕。

美团崛起,阿里方面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一方面明显加大对阿里口碑的扶持力度,和美团核心业务展开竞争,另一方面直接收购了饿了么,再加上盒马鲜生等新零售布局,这场战役很有看头。

实际上,王兴在行业内一直有“小马云”之称,像如今美团业务已经扩展到电影、酒店、旅游、票务甚至打车等等,可见其做千亿美元公司的梦想。

马云这么强势的人,肯定想击垮想要超过他的那些人了。


吴怼怼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王天天:

百团大战

说到阿里对美团的追杀还要回到2011年的百团大战,2011年4月11日,拉手网宣布完成1.11亿美元的C轮融资。2011年4月26日,大众点评宣布完成超过1亿美元融资。2011年5月4日,人人打包糯米登陆纽交所,糯米网得到上亿美元资金后盾。一直颇为低调的美团,也被传出进行B轮融资洽谈的消息,这背后就是阿里的大力支持。



马云和王兴

美团的老总王兴和马云都是性格刚烈有自己想法的人,阿里的想法是,我可以给你投资,但你要听我的,任我摆布,等你发展壮大后完全成为我的人,让支付宝获取更大的平台,而王兴恰恰不是这样一个愿意受人摆布的人,他有自己的想法,不想让别人指手画脚,于是转去寻找新的投资方,也就是腾讯。




腾讯和阿里

众所周知腾讯和阿里本来就是竞争关系,马云怎么可能不火,于是阿里开始收购饿了么,自己发展一个与美团抗衡的平台并且手里还要攥着美团的原始股。说到底双方都有不对的地方,一个想要过分干预,一个过河拆桥,两个过分强势的人必然会引起冲突。


首席投资官



点外卖的时候包装袋里面商家打印的纸条🙄


郭大神是好人


01.

2011年1月的某天,阿里正处在春节放假前夕,可能是快过春节略有余闲,没有看邮件习惯的马云心血来潮的收了下邮件。当马云翻了几封邮件之后,发现了不对劲,其中有一封是一个女员工在邮件里随口说了句:“TM的,我还在看一个案子,可能个别员工涉及到欺诈问题。”

马云对这个“TM的”很好奇,随后叫了这个女员工谈了谈。当天晚上,几个关键人物就匆匆赶回了杭州,可以预料的事情不那么简单,这个阿里巴巴在08年发起扶持中小企业的“春晖行动”就这样变成了欺诈阿里巴巴钱款的“春晖事变”。晚上的这个会开的马云很烦,马云一反常态的在春节的前三天离开了杭州。

春节期间,马云跑了一趟福建,在古田会议的会址上转了转,古田会议上整顿了Party内的思想问题,加强了Party对army的领导。马云出来后豁然开朗——卫哲还是要“杀”的。

马云后来已经不肯说怎么和卫哲谈的了,反正在春节后的董事会上,卫哲和COO李旭晖前后站起来提出了辞职,会后马云和卫哲的邮件就到了B2B的员工手上。阿里巴巴集团CPO邓康明也被迫离职,继任者是马云的嫡系彭蕾。在不久后,事件的影响被扩大化,吕广渝、干嘉伟、郑璐3位副总裁降职、降级;杨子江、雷雁群、陈盛、孙利军、刘自成、彭静6位总经理降职、降级或辞退。核心团队全部调整。3月10日,阿里巴巴B2B业务全国12个副总经理、区域经理降职、降级或辞退。

Jack Ma就是Jack Ma,这次清洗,完全延续了古田会议的要领,马云带着阿里又向着他的崇高理想进军了一步。

02.

干嘉伟在这次调整中,是被降职的那个。干嘉伟2000年就进入了阿里巴巴,在阿里工号是67 。阿里有个传统就是外来职业经理,犯错属于路、线问题,干嘉伟是老干部,犯错只是执行问题,只要待在阿里,早晚还会被重用。更何况干嘉伟还是阿里7000“中供铁军”的教头。

阿里巴巴在“春晖事变”后的五个月,敲定了与美团的投资协议,阿里巴巴携手红杉5000万美元投资美团。在这次投资里,干嘉伟负责了对美团的尽职调查,和王兴有了初次的大量接触。

这期间朱啸虎一直在私下挖干嘉伟去拉手网,但是干嘉伟一直没啥动静,倒是随后王兴六顾杭州邀请干嘉伟去美团,干嘉伟戴罪之身,得到了高层的首肯,带着阿里的价值观和使命北上成为了美团的COO。

带着组织交代的任务,干嘉伟在美团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没有干嘉伟在美团复制阿里中供铁军的经验培养了一支强悍的地推团队,也就没有美团的现在。干嘉伟在美团无时无刻不想着阿里,他曾在公开场合说,管理分为四个层次,阿里毫无疑问已经达到了第四层次。在美团内部,干嘉伟也是喜欢高谈阔论的,讨论到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时候,王兴也就不得不想想干嘉伟到底是谁的人。

最终剧本没有按马云预定的路线走,阿里和美团越走越远,终于在点评和美团合并之后爆发,美团在合并前夕连夜召开董事会再改组董事会,王兴用了马云的招数挤走了阿里巴巴,当年阿里巴巴开董事会,只提前两天邀请大股东雅虎的CEO巴茨参加,十几个小时才飞到杭州的巴茨压根来不及准备,只好马云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所以这次事件之后,王兴俨然脱离了阿里系的标签,但是干嘉伟还是给美团留下了一半的阿里DNA。

03.

把阿里的东西拿来用到阿里身上,这事儿王兴不止做了一次,简直是欺师灭祖。

后来王兴也学习古田会议,要清洗掉在美团的阿里人,纠正美团的价值观,整顿美团内部思想,干嘉伟就是要被拿来开刀的那一位。

王兴随后宣布美团组织架构调整,设立了一个所谓的互联网+大学,让干嘉伟出任首任校长。接替干嘉伟事业群的是王兴的嫡系——王慧文。05年,王慧文和王兴一同创办校内,随后被千橡收购后出走,最终在11年回归,后来13年美团外卖项目他是负责人。

干嘉伟在美团点评合并之后就已经从COO变为了一个事业群的负责人,同时王兴架空了整个点评系,飞鸟尽,良弓藏,兔死狗烹,在美团阿里关系变化中的干嘉伟只能出走美团。

大概从那之后阿里战略投资部的人就对美团就“恨之入骨”。阿里对美团的决策往往已经超出了理性追求回报的范畴。去年美团十分想要获取支付牌照,却一直在受到刁难和举报,又在美团融资的关键时刻,传出来阿里巴巴打折出售老股打压美团估值。再到后面重全面扶植饿了么,在背后主导饿了么和百度外卖合并;然后又在今天传出了口碑独立出来,直指美团的核心业务。至此,美团几乎在O2O的每条线上都在和阿里斗争,从机酒到外卖、打车、票务等等。

哪个老板不恨欺师灭祖吃里扒外的呢?从周鸿祎追杀傅盛,任正非羞辱李一男,丁磊抓捕魏剑鸿脚踩唐岩到腾讯调查刘春宁,古永锵举报卢梵溪,这样的事年年都在发生。

老板们怕的就是你跑了比之前过得还好,这样队伍就不好带了。传统行业一家独大,就很看前老板的德行,比如郭德纲和曹云金的事儿,郭德纲曾经说过:我让谁红,谁就能红,让他7月15日红,他就7月15日红。于是郭写了个家谱,跟大字报一样,把“欺师灭祖”之徒在“家谱”里标注了出来。

建country都七十周年了,居然有人还想恢复封建礼教。让自己的门下弟子三叩九拜这种事儿,我记得以前有个人做过,但是他在北京的什么大舞台,好像被拆了。


TechGround


阿里巴巴追杀美团似乎很符合阿里一贯的作风。这次阿里与美团点评的"恩怨"中,我们看到阿里展现出的霸权与不诚信。↓

据美团点评CEO王兴得知,去年阿里之所以兜售美团老股是为了干扰美团融资。

"如果你不看好这家公司,那干脆卖光好了,我们已经帮阿里找好了买家,但他却不肯卖光,他一定要留一点,或许是为了将来能继续给我们制造点麻烦。"王兴还说到,阿里为了给美团点评制造麻烦,不惜代价扶持饿了么,一年花了十亿美元。但归根到底最后还是看谁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否则即使阿里烧十亿美元,市场份额依然在下降。

在历年的双十一猫狗大战中,天猫强迫商家"二选一"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是,你知道吗,锤子科技天猫官方旗舰店已经下架了所有的手机产品,之前在售的旗舰M系列如今也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了包括手机保护套、外壳、耳机线等在内的各种配件。

或许,不会认为这是阿里在搞“二选一”。但是,你如联系去年传出的"阿里将投资锤子",以及罗永浩也曾在去年6月份将自己锤子的股份质押给阿里,换取现金用于公司运转,吃瓜群众就表示不明觉厉了。

今年8月份,锤子科技此前的投资方、紫辉创投创始合伙人郑刚今日在朋友圈指责阿里承诺投资锤子却拖延半年后放弃。郑刚表示锤子"差点被阿里巴巴害死!!明知道创业公司拖不起,前前后后弄了半年,最后说不!好厉害!操!要是不是紫辉的坚持,你怎么在陌陌上赚了10亿美元!!"

并且郑刚对BAT的投资总结了经验教训:

"以后 1、没有钱、缺钱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找他们,他们是大怪兽,对创业公司无法、不可能怜悯和雪中送炭;2、对待这类公司不能区别对待,就是一个投资,没啥BAT不BAT的,在陌陌上也没帮屁忙,白给了;3、他们天生就是接盘侠,不到企业发展的成熟期,千万不要让他们投!"郑刚的言论,坐实了去年传出的"阿里将投资锤子"的消息,但是结果确实"前前后后弄了半年"最后却没谈成。这次失败的投资或多或少也导致锤子一度陷入了资金困境。

阿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一直存在,广为人知的是历届电商促销期间与老对手京东的撕逼大战。2015年双十一活动期间,京东就向国家工商总局实名举报阿里巴巴集团胁迫商家对京东和阿里进行"二选一"的行为。然而阿里并没有悔改,强迫商家"二选一"现象依然存在。

然而,淘宝的淘小二又何尝不是阿里霸权的一个缩写

去年就有媒体披露了淘宝员工集体性腐败行为,一群被称为“淘宝小二”的内部工作人员,拥有“神一般”的权力,可以在收取利益后,帮助商家刷信誉、删差评、违规参加促销活 动、获取竞争对手商业信息,几乎掌握淘宝商家生命线。一些品牌老总都要向“淘小二”低头。

小小职位的“淘小二”们为何可以获取这么大去力,还不是背靠“淘宝、阿里”这棵大树!

以此看来,阿里追杀美团的做法到不新奇了。虽然说,商业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利益,但是为了利益,这样做是不是也有点不合道德和正义呀?毕竟,一个企业的信誉和口碑也是很重要的。本来一直认为阿里氏我们中国的骄傲,但是看到这些新闻,我的内心还是拒绝的,毕竟阿里还是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和好处的。希望阿里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