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两个月,孩子总说适应不了学校,一直说不想上学

家长先别急,着急上火并不能让孩子快乐去上学,家长们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想去上学?

1. 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一年级的孩子不愿意去学校的重要原因,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在离开父母,周围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会变得非常焦虑、坐立不安。因为孩子不知道家以外的人会怎么对他,所以不愿意去学校。分离焦虑特别严重的孩子,原因甚至可以追溯到婴幼儿时期,在幼年期,他们没有跟母亲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对于有分离焦虑的孩子,父母要尽量给孩子安全感,如每天抱抱孩子、抚摸孩子、经常对孩子表达关心等。这对孩子有良性的暗示作用,坚持下来的话,很大程度上能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还有一些孩子并不缺乏安全感,反而长期被家长“过度保护”,这些孩子应对环境的能力很差,他们不想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所以不愿意去学校。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父母最好尽快地培养孩子独立能力,从小事开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一些事,承担一些责任。

2. 太过恐惧

有一些孩子会因为恐惧而不愿去学校。让孩子恐惧学校的原因比较多。家长要具体分析一下:比如老师经常用分数评判学生,在全面同学面前公开孩子的分数,孩子的父母对分数要求又很高,就会让孩子有强烈的焦虑情绪。这类孩子很害怕面对分数,尤其是越临近考试就越恐惧,更加不愿意去上学。严重的话,有些孩子会患有上学恐惧症,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才行。

3. 交友问题

有的孩子在学校里没有小朋友愿意跟他玩,被同学排斥,待在学校十分不开心,自然就不愿意去上学了。这类孩子的父母要让孩子多跟外界接触,带孩子多去一些地方,接触不同的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孩子的小伙伴们请到家里来玩,观察孩子跟小朋友们的互动,看看孩子跟别人玩时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从而对症下药,给孩子提供帮助。同学们关系融洽了,孩子也就愿意去上学了。

4. 学习跟不上

孩子不肯去上学,还可能因为他的学习能力达不到学校的要求。比如,听不懂老师讲课的内容,完不成家庭作业,或听说读写各方面都严重落后等。可能被老师一批评,周围同学一嘲笑,伤了自尊心,自然就不愿意去上学了。

面对这类孩子,只靠父母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找专业的老师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制定适合孩子的学习策略。比如,对孩子进行一对一课外辅导等。等孩子基本能赶上学校的学习进度,他才可能愿意去上学。

在孩子不愿意去上学这个问题上,家长们一定要有个正确的态度和认识。孩子不愿意去上学,一定是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家长们切忌责备,甚至打骂孩子,这样只会让问题更严重。家长们唯有耐心地帮助孩子、鼓励孩子,才能让孩子度过这个难关,更加健康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