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30多年前的灰堆遺址、客運站、公園是什麼樣子?

35年前的灰堆遺址是什麼樣子?

秦始皇焚書坑儒,許多人都耳熟能詳。而那焚書之地,便是今天渭南沋河岸邊的灰堆遺址。在秦之後漫長的歲月中,這灰堆就是一個黃土堆,雖有千年歷史積澱,可鮮有人問津。

渭南30多年前的灰堆遺址、客運站、公園是什麼樣子?

2018年的灰堆遺址(渭南日報 供圖)

而今,改革開放40年也讓這個曾經的“土包包”換了新顏,千年黃土封存的歷史積澱變成了如今的秦代遺址公園,那些淹沒在書本里的歷史也開始被更多的人所記起。 渭南日報 記者 李沛華 彭一鵬 攝影報道

渭南30多年前的灰堆遺址、客運站、公園是什麼樣子?

1984年的灰堆遺址(渭南市城建檔案和規劃展示館 供圖)



33年前的渭南客運站是什麼樣子?

在改革開放漫長的40年間,坐大巴出行是每個渭南人必有的記憶之一,客運站也成為這個記憶中無法抹掉的一塊。

渭南30多年前的灰堆遺址、客運站、公園是什麼樣子?

2018年渭南市客運站(渭南日報 供圖)

而隨著客車每次進站出站帶來的人口流動,也不斷推動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10月24日,記者航拍渭南客運中心站。極具現代化氣息的建築與老客運站形成鮮明對比。

渭南30多年前的灰堆遺址、客運站、公園是什麼樣子?

1986年城區老客運站(渭南市城建檔案和規劃展示館 供圖 )



33年前的渭南沋河南北橋是什麼樣子?

渭南30多年前的灰堆遺址、客運站、公園是什麼樣子?

2018年的沋河南、北小橋(渭南日報 供圖)

改革開放前,沋河上陸續建了兩座橋,渭南人稱之為南、北小橋,由此拉開了渭南由東向西發展的序幕。40年彈指一揮間,如今,除了南、北小橋依舊,其它都換了新顏。

渭南30多年前的灰堆遺址、客運站、公園是什麼樣子?

1986年的沋河南、北小橋(渭南市城建檔案和規劃展示館 供圖)

你都經歷過這座城市的哪些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