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email protected]

李詠去世了,今天早上李詠的妻子發這條微博,大家才知道他之前已經經歷了17個月的抗癌治療。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這件事很意外,因為去年年底愛奇藝驚叫之夜上還見到了他,他依然聲如洪鐘站得筆直。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今年4月,李詠的髮型上了熱搜,他從誇張的長卷發,換到短髮,後來又在兩側剃出一條線。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按照哈文說的,李詠抗癌17個月,那麼在驚叫之夜上,在他的短髮上熱搜的時候,李詠已經開始抗癌治療了,但是觀眾完全看不出來,覺得他沒什麼變老還變帥了。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想一想,《幸運52》走紅都是1998年的事情了。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從《幸運52》到《非常6+1》,那時候家庭聚會的飯桌上經常發生“李詠是好笑還是油膩”的爭論。有些大人說李詠有個性,一上來就“耶~~~~”滿場飛,看了就開心。另一些大人說李詠不行,“太隨便”,看了就想換臺。

但不管是哪種大人,到大合影階段,都要學李詠的手勢拍照片。因為流行的東西一共就那麼幾樣,對於普通人來說,選擇一種容易的流行來裝點熱鬧氣氛就好。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而創造一種流行本身已經不容易,李詠是踩到了時代的節骨眼上。

李詠年輕時候蠻瀟灑,還有點撞臉費翔。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開始主持節目後,李詠的外形就和以往的央視男主持人不一樣,燙染和長髮全佔了,衣服上還各種blingbling。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李詠在自傳裡說,王朔吐槽他「穿得像18世紀法國皇宮裡看大門的」。但其實講這話的不是王朔,而是王朔的朋友,原話更刻薄:「李詠穿的那身衣服,就是18世紀法國皇宮裡看廁所的人穿的,你非給穿上,貴族不穿這種衣服。中國沒有貴族,只有暴發戶。李詠可以跟山西的煤老闆相提並論。 」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比外形更讓觀眾感到異樣的是他的主持風格,極盡熱鬧之能事,在早期《幸運52》裡的出場就活躍到不行,一定要從觀眾坐席裡一路握手握下來。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李詠很喜歡設計好登場pose,要臺下觀眾大聲喊出“幸運52!”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他的肢體動作也總是比別人多,會給自己設計很多符號,臺上的人答完題目,他就拋手卡給觀眾,顯得很帥氣,也跟臺下有互動。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我很早就在書店裡翻過李詠的自傳《詠遠有李》,一開始只是覺得敘述太熱鬧了,像是他把耍嘴皮子的過程直接轉化成文字的。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但是後來稍微瞭解了一些傳媒和電視行業,再回去看他的自陳,又會有不同的感受。

李詠自己寫的《幸運52》誕生過程很有意思,這是央視第一檔引進版權的節目。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原版在英國叫《GO BINGO》,演播室裡大家競猜,最後獲勝者產生時,會從演播室頂上“天女散花似的”掉鈔票。喜歡熱鬧的李詠稱看原版節目看得“直咽口水”,先把節目推薦給央視對外部,又推薦給文藝中心,都不要,理由是“沒法嫁接”。

所謂“沒法嫁接”的困難也很明顯了,原版節目對標的概念是“博彩”,要的就是刺激、中大獎。中國觀眾的收視習慣和央視風格做出來的內容就不能這麼簡單粗暴。

後來李詠把節目樣片送到二套,終於被收下了,開始籌備節目組做節目,找不到主持人他就自己上了,因為對原版節目太熟悉,完全瞭解英國主持人的風格和節奏,加上李詠本身的個性,所以英國版權方派來的人對他很滿意。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為了抖機靈,李詠研究出的方法是“有話就不好好說”,繞來繞去,武松不是武松是“潘金蓮的小叔子”,丈母孃不是丈母孃,是“我老婆的媽”。

《幸運52》的片頭是李詠站在小電視的動畫裡撿起小蝸牛,告訴觀眾:“誰都有機會!”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其實這種方式未必正確,肯定也有人不愛看故弄玄虛和誇張的表達,但是那是1998年,電視節目普遍都還是很教化面孔的時候,一點點不正經都會讓觀眾感到新奇、另類和突破。

湖南衛視的長壽王牌綜藝《快樂大本營》誕生於1997年,時任湖南電視臺臺長魏文彬當時給快本節目組的信裡,要求他們學會不要裝腔作勢:“娛樂就是娛樂,不要裝腔作勢,只要是健康的、無害的,那怎麼樣做都可以。”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那麼在央視節目《幸運52》裡,不好好說話到處亂比劃的李詠,和快本一樣,都是在做出“學會娛樂”的探索。那個時代裡越早悟出“不要板著面孔”的電視人,越受歡迎。

《幸運52》一開始選的是早上七點一刻開播,因為怕反響不好被撤了,如果是清晨檔節目,悄悄換也沒什麼人注意,但是沒想到這個節目放在很差的時間段還越播越火,贊助商滾滾來,於是很快換時間了。

李詠之後的節目《非常6+1》,創造了兩個影響深遠的符號。

一個是他的開場方式:非常6+1,耶。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第二個是砸金蛋中獎這種節目形式,到現在詐騙短信裡都有“恭喜你贏得《非常6+1》大獎”的套路,而我們今天去逛商場,還能看到商家在用砸金蛋的方式促銷。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李詠毫不掩飾自己對“熱鬧”的追求。

他曾經給大連電視臺做過一個操作方式更奇特的娛樂節目《久久閤家歡》,創意是“全城尋寶”,節目組把不同價值的十個獎品藏在城市裡,直播開始的時候李詠公佈藏寶地點,市民自己去找,找了之後衝到直播室就能領獎了。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但這個創意是有爭議的,比如在一些關鍵的熱鬧的地點藏東西,人群蜂擁而至,就會引發混亂。

也是在很多年後我看到李詠回憶大連電視臺這一段經歷時感受到,不管你是否認同他的風格,他所有臺上的表現出發點是“讓觀眾開心”。

李詠在回憶大連這檔節目時敘述非常亢奮。錢是不重要的,節目造成的轟動效應,讓觀眾有參與節目的方法,“瘋玩兒”,這是他的重點。

當時這檔節目火到什麼程度呢?贊助商開支票都不行,必須拿現金來才能定上廣告位。但李詠自己只有固定酬勞從8000漲到10000。製片人說還能再漲,李詠說不用,夠了:“我也不是為掙錢來的”。

在總結如何給《非常6+1》熱場時,李詠甚至直接在書裡寫,他把節目當成“夜總會”。

「我壓根兒沒把這地方當成“演播室”我當它是“夜總會”。誰呼哨打得響,誰帶頭嗷嗷叫,我說誰是雷鋒,要的就是這架勢!」

(李詠:《詠遠有李》)

李詠這種太過熱鬧甚至可以說是浮誇的主持風格,被激烈地討論了若干年,保守的人不喜歡他,不少知識分子也反感他,認為他製造笑聲的方法並沒有什麼含金量。

李詠推崇接地氣的聊天方式,經常跟觀眾或者嘉賓拉家常。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這有時候看起來親切,有時候又顯得太不拿自己當外人。

在2006年金鷹獎上蔣勤勤是挺著孕肚去的,李詠就想起來問她肚子圓還是尖,又問陳建斌蔣勤勤走路先邁左腳還是邁右腳,引發了一場“這樣算不算沒禮貌”的大討論。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後來李詠在央視多個頻道都通吃了,就有網友留言說:“這小子禍害完二套,又去禍害三套,據說,還要去禍害一套。”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然而李詠主持方式是獨樹一幟的,收視率也是他受歡迎的證明。2006年美國《蒙代爾》雜誌做了個“中國最具價值主持人”排行榜,認為李詠品牌價值高達5億人民幣。李詠自己說這個排行榜不科學。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不管是視頻還是文字,做過內容的同行都知道,分寸感很重要。李詠對於“high”的節目效果有很偏執的追求,但也不得不對批評做出一些妥協。

《幸運52》曾經做過一些調性上的改變,例如把“獎金”改成“學習基金”,贏得獎金的人要捐錢出去做慈善;但是在如何讓觀眾更有興趣上又沒什麼別的改動。

李詠是認為《幸運52》無法全部複製英國原版節目的娛樂精神,導致了這檔節目不能像原版節目那樣持續受歡迎。在做不到最開心和重起爐灶之間他直接選了後者,停掉了《幸運52》,因為不想一個節目“苟延殘喘”。

他在2005年對《南方週末》說過一句名言:“我就是央視娛樂的底線。”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南方週末》)

李詠自己都知道,喜歡他的觀眾是真喜歡,但討厭他的觀眾也是真討厭。他在大連做節目的時候,《大連日報》頭版分正反兩派意見辯論李詠的節目好不好,李詠出現在大連時不得不僱貼身保鏢,因為會有人冷不丁衝出來說他“禍害人”。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李詠被粉絲圍觀的熱鬧場面)

為了在爭議中保持自己的風格,李詠想了很多方法,例如他的髮色很矚目,在央視舞臺上顯得不夠莊重。央視的規定是男主持人不能留長髮不能染髮,李詠的長髮已經是破例了,染髮就經常被批評。他的方法是乾脆不染了,做節目配合衣服在頭髮上畫顏料,但是下了節目一洗頭髮還是黑的,這樣領導看見他抓不住現行就算了。

一直到2012年的春晚上,李詠還是唯一的長髮男主持人。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李詠有一個觀點:逗樂觀眾就是“伺候人民”,就是“為人民服務”。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李詠愛打扮、愛名牌、愛穿得渾身閃亮,十幾年前媒體就這樣描述他的行頭:“範思哲的腰帶,名貴手錶,鑲滿鑽石的時尚手鐲,戒指,藍寶石項鍊,這身價值十多萬元。”

李詠會自誇自己的服裝綴滿了施華洛世奇,但是他也說,這樣的華服,為了逗樂觀眾,可以弄壞,掉鑽也不心疼。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和李詠極其熱鬧的外表形成反差的是,他的愛情和家庭是簡單到不可思議的童話故事。

李詠和哈文上大學時就認識,談戀愛結婚,一起開拓事業,生了女兒。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李詠很愛女兒,他上《中國新歌聲》自稱是零號學員,把《聽媽媽的話》改成了《聽爸爸的話》:“聽爸爸的話,別讓你受傷,你快快長大,才能保護我。”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當時他在新京報的採訪裡說,這首串燒是為自己的女兒準備的,女兒是自己的夢想:“《春天裡》是年輕的時候,沒有剪去自己的頭髮,很張揚的那個時代。《情非得已》,纏纏綿綿的,我愛上了她。《征服》就是我被我女兒徹底地征服了,最後要《聽爸爸的話》。她今年14歲,已經進入了青春期,我希望她平平穩穩的。我覺得我女兒就是我的夢想。”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李詠在臺上說,女兒總會給他很多力量,他出門會隨身帶著女兒為他定製的手絹。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這是個粉色的手絹,上面繡著的是李詠女兒8歲時的油畫作品。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李詠在微博中也曾曬過這個手絹的照片,配文是:“平平穩穩就好。”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在《超級演說家》裡,李詠還專門誇自己的妻子,那個看上去是雷厲風行女導演的哈文,生活裡“很萌”。每次李詠回到家,哈文就會很親熱的說:“老公你回來啦~”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李詠說自己很習慣了,但是總是自己的女兒被他們倆的甜蜜日常膩到,會在一旁嘟囔:“我還在呢!”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李詠在《超級演說家》裡有個演講就說:自己最愛、也是最怕的人就是妻子哈文。“能給名女人做老公的男人,都不是一般的男人。”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他以前在專訪裡也表示:哈文有能力,自己願意做她背後的男人。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哈文2012年在完成了春晚導演工作後,有記者在後臺就拍到李詠親吻哈文的這一幕。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李詠回憶,自己上了大學之後只對一個女生感興趣,那就是哈文,剛上大學就開始追求。他把哈文比作“塑料花”,因為“普通,用不凋謝,擺哪兒是哪兒,水靈兒。”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李詠和哈文在他們的網綜《偶像就該醬嬸》裡)

哈文寫過這麼一段:“我們的朋友說,要分析婚姻問題,千萬別拿李詠和哈文當例子,他們那都不叫生活,叫童話。我聽了,當然很受用,但終究每個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種什麼因,結什麼果。”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那17個月的抗癌時光,不知具體細節如何,但李詠和哈文一定是用了超越常人平靜和樂觀來面對的。

哈文低調地解散了公司,李詠悄悄辭掉了手上的節目。哈文的微博裡發李詠的帥照祝自己生日快樂,大家誇讚李詠變帥為哈文送上祝福時,誰都不知道他們正在面對什麼。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有網友發現,最後的日子裡哈文不斷地在微博發早安消息。其實這個習慣她原來就有,她喜歡跟粉絲道早安,只要有人留言說“今天我生日”她就會說生日快樂,“早”和“生日快樂”之後,才是哈文這一天要發的其他社交媒體信息。

而最近她幾個月,哈文的微博頁面上會有一長串的“早”,極少發其他內容,直到那條“永失我愛”。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李詠在自傳裡這樣想象自己的葬禮。

將來我給自己錄一段遺言,專門在告別儀式上放的:

“歡迎大家光臨我的告別儀式,勞累各位了,你們也都挺忙。今天來的都是我的親朋好友,既然不是外人,我也沒跟你們客氣,走之前都說好了,今兒來送我,就別送花了,給我送話筒吧。我希望我身邊擺滿了話筒。人生幾十年,一晃就過,我李詠這輩子就好說個話,所以臨了臨了,都走到這一程了,還在這兒說話。沒嚇著你們吧?”

在特定的舒緩音樂中,旁白仍在繼續:“前來送話筒的有……”

閉目在話筒叢中,我肯定特安詳。

我這個自封的“終身成就獎”挺有創意吧?您覺得怎麼樣?

現實版本是他沒有聲張自己的痛苦,跟李詠哈文夫婦非常熟悉的朋友都不知情,哈文宣佈李詠離開時,葬禮已經辦完了。


自稱是“娛樂底線”的人走了


現在我們懂了,李詠在“讓大家開心”這件事上,從頭到尾都在堅持,甚至沒有表現過自己的一絲絲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