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区高山古石桥“怀德桥”今日露出真容

高山古石桥“怀德桥”今日露出真容

云冈区高山古石桥“怀德桥”今日露出真容

该桥位于大同历史古村高山村,位置在明代高山城的西门外,由石头砌筑,桥上留有深深的车辙印。石桥的东侧原有一块石碑,现存于高山村村委会院内。碑中记有原高山村镇边寺(南寺)住持募化修筑该石桥的情况,但字迹漫漶,已经找不到碑刻落款时间。依据行文推断,该碑立于清雍正五年。据此可以确定,该碑至迟筑于清雍正五年。据碑文内容也可推断,该桥名怀德桥。

云冈区高山古石桥“怀德桥”今日露出真容

据大同市文物局专家依据桥面石质推断,该桥至少有过一次修缮,修缮时使用的石料极其风格与原桥石料有所不同。专家推断,原石料的石质与明代高山古城墙基石的石料相同。据此,可以推断该石桥应为明代所筑,清雍正年间进行过修缮。

云冈区高山古石桥“怀德桥”今日露出真容

今天,高山镇对该石桥的周边环境整治以及桥涵下部的淤泥进行清理后,发现该石桥确实名怀德桥,并且石桥较为宏大,从桥涵洞券顶部到桥面大约有十米左右。更让人惊喜的是石桥底部中央,有一巨大的右手手印。

云冈区高山古石桥“怀德桥”今日露出真容

据传说,该石桥最初为鲁班所筑。一日,八仙之一的张果老路经高山,要过此桥。便向鲁班询问,该桥是否结实。鲁班答到:非常结实,请你放心通过。然而,张果老骑着毛驴,走到桥中央,石桥就开始出现颤动。情急之下,鲁班下到桥涵内,用手一托,将桥托住,于是,桥涵洞券顶部就出现了巨大的手印。

云冈区高山古石桥“怀德桥”今日露出真容

传说故事毕竟为故事,但由此可见,古人造桥不仅讲究实用性,也讲究艺术性。同时,也有宗教崇拜的成份在里面。

云冈区高山古石桥“怀德桥”今日露出真容

“江山留胜迹”,高山位于古武州塞的西口,在历史上的多数时间里为驿站。有传说,汉代时,昭君出塞曾在高山驿住宿停留。明清时期,高山官道也是西出杀虎口到达蒙古及俄罗斯的必经之路。可见,怀德桥堪称大同茶马古道第一桥。今天,这一古石桥披尽泥沙,露出了它真容。

云冈区高山古石桥“怀德桥”今日露出真容

2018年10月1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