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紙業數據出爐,「金九銀十」要變「黑九灰十」

國家統計局公佈了9月份最新的工業行業統計數據,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機制紙及紙板(外購原紙加工除外)產量達到989.9萬噸,同比2017年下降了4.7%。1-6月份累計產量達到8866.4萬噸,同比2017年下降了1.1%。

產量延續下滑趨勢

提到,今年6月份,全國造紙行業出現一個重要的拐點,受企業普遍停機的影響,當月紙機紙板產量創下2年以來的新低,而且同比增速出現5.1%的大幅下滑。

這樣的拐點信號,在3季度得到了確認。七、八、九三個月的紙機紙板產量同比2017年全部是負增長,其中七月和九月的月產量跌破1000萬噸,九月的下滑幅度達到4.7%,僅次於6月份。

從全年累計產量看,從6月份第一次負增長以來,到9月份,總產量下降幅度已經超過了1%。

月產量 萬噸同比 %累計產量 萬噸同比 %2018年9月989.9-4.78866.4-1.12018年8月1005.6-0.47925.4-0.82018年7月999.3-1.36923.3-0.92018年6月1013.5-5.15985.9-0.72018年5月1049.70.54983.60.12018年4月1068.22.33942.80.12018年3月1088.81.92882.5-0.8

限產也止不住價跌

從6月份開始,受需求不振的影響,紙廠開始大面積停產,力求維持供需平衡,保持紙價和利潤。但是從統計局公佈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來看,紙價的形勢也不樂觀。

從5月份開始,造紙和紙製品兩個行業的出廠價格指數環比就在不斷下降,唯有紙漿製造的價格指數在環比上升,但是如果考慮到通貨膨脹和人民幣貶值的影響,實際上這樣的增幅已經意味著價格已經在下降。

特別是9月份,前期一直上漲的紙漿製造的出廠價格也出現下降,造紙和紙製品製造的下降幅度當月也明顯放大。這是今年春節以後,紙漿製造、造紙和紙製品製造三個行業的出廠價格指數第一次同時出現環比下降。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上年同月=100)指標紙漿製造造紙紙製品製造2018年9月111.7104.7103.72018年8月115.1109.7105.62018年7月113.8112.7106.32018年6月112.9114.4106.72018年5月110.7115.2106.92018年4月111.5113.4106.22018年3月113.2111.4105.9

另外一個數據也能反映出行業的變化,從工業增加值的同比增速來看,從今年4月份以後,造紙和紙製品業的累計產值增長就開始放緩,尤其是9月份,同比2017年下滑了1.7%,是春節後第一次負增長。

指標當月增加值同比 %累計增加值同比 %2018年9月-1.712018年8月1.51.42018年7月1.41.42018年6月0.11.42018年5月11.72018年4月3.81.92018年3月1.71.3

金九銀十要變“黑九灰十”

“金九銀十”是各行各業傳統的旺季,但是今年無論是房地產、汽車還是旅遊、餐飲,無一例外都沒出現預期的好行情。造紙行業也是如此,9月份的經濟數據充分證明,行業正在向下運行,已經形成了“量價齊跌”的局面。

十月份雖然還沒有過去,但是從統計局發佈的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上旬和中旬兩次統計中,紙漿(漂白化學漿)和高強瓦楞紙兩個產品的價格在連續下跌。

另外、文化紙、白卡紙、生活用紙等產品也沒有明顯的漲價動力,市場需求平淡。預計雙十一過後,也將進入回調期。

2018年6月紙及紙板產量增速創3年來最大跌幅,市場能否扭轉?

國家統計局公佈了6月份最新的工業行業統計數據,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機制紙及紙板(外購原紙加工除外)產量達到1013.5萬噸,同比2017年下降了5.1%。1-6月份累計產量達到5985.9萬噸,同比2017年下降了0.7%。

產量連續三個月下降,6月增速創新低

進入2018年以後,造紙行業的發展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態勢,增速明顯放緩。

從春節後3月份開始,紙機紙板產量已經連續三個月下降,單月1013.5萬噸的產量是自2016年8月以來(除每年1、2月份),單月產量最低。

6月產量同比1-6月累計產量同比2018年6月1013.5-5.15985.9-0.72018年5月1049.70.54983.60.12018年4月1068.22.33942.80.12018年3月1088.81.92882.5-0.8

另外,從同比來看,今年上半年同比去年增速緩慢,特別是6月份,產量同比下降了5.1%,創3年以來(36個月)來的新低,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拐點。

都是停機惹的禍 一夜回到兩年前

同比下降5.1%,雖然稱不上斷崖式的變化,但是幅度在造紙行業已經是比較少見了。相比2017年6月份單月產量同比增長4.8%來看,兩年時間市場有了翻天的變化。2018年6月的產量已經回到了2年前的水平,甚至更低。

究其原因,與6月份國內紙廠的停機潮有直接關係。與以往月份單一紙種的停機不同,6月份,國內出現了罕見的“三停”:白卡紙、銅版紙、包裝紙三大紙種集體停產。

白卡紙停產中,萬國太陽、江蘇博彙紙業、晨鳴集團普遍停機在7-10天。

銅版紙停產中,APP金海漿紙、太陽紙業、華泰紙業、晨鳴集團普遍停機在6-15天。

停產最兇的當屬包裝紙,以玖龍、理文、建暉、金洲為主的幾家東莞企業率先宣佈停產計劃,後逐漸蔓延到其他省份。

市場未見好轉 7月仍以停產為主

雖然六月份的停機潮覆蓋面廣,力度也很大,但是對市場的改善效果卻很不明顯。三大紙種沒有扭轉市場頹勢,銷量沒有明顯增長,庫存壓力大,售價提升困難。為此,7月份至今,停產潮仍在繼續。

白卡紙中,晨鳴、博彙、萬國太陽繼續有紙機停產,且停產時間已經延長到10-15天。

銅版紙中,華泰和太陽已經宣佈了停機計劃。

包裝紙停機則繼續擴大,玖龍、理文、山鷹、聯盛合計有近40臺紙機正在或馬上要停產,同時,部分中小紙廠也加入了停機序列中。

目前來看,在下游需求減弱,國家環保政策的持續高壓以及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僅靠紙廠單方面停機保價,效果並不理想。未來,需要在供需上繼續尋找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