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非要保护洱海

  在高原,湖泊尤其珍贵。云南人珍惜水,他们习惯叫湖泊为海子。海——生命起源的地方。海拔1980米的洱海,是云南九大高原明珠之一,也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在大理苍山的环抱中,这样的一个海子,成为了大理的经济文化旅游中心。大理人,视洱海为母亲,它孕育着生命。

  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距今约一万年。由于洱海是断层陷落湖泊,湖水透明度很高,自古被称作“群山间的无暇美玉”。洱海不仅仅具有旅游观光的功能,更重要的,它是大理及周边人民的饮用水源。

  几千万年来,人们傍海而居,习惯了有洱海的庇护。随着近代文明的不断兴起,人类对于自然的索取越来越甚。长期以来,洱海周边湖滨湿地受到不同程度地侵占,人进湖退,一些湖湾和滩涂被蚕食,部分湖岸房屋、客栈、餐饮密集,钢筋混凝土和石砌挡墙阻断了水体和湿地生态系统,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洱海,对洱海湖滨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脆弱的水生态让洱海不堪重负。

  白族先民为之骄傲的“金月亮”,如今也面临着水质不断恶化、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蓝藻不时爆发的困境。

  PART1

  一份洱海自检报告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洱海“病了”,有人信,有人不信。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底至2016年底,洱海逐月水质达标率(即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II类水质标准)仅在16.7%~66.7%之间,12年间,仅有1年(2008年)洱海水质标准年度考核。因此,2017年初,大理市召开开启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模式实施“七大行动”动员大会。洱海水质“十一五”期间有21个月为Ⅱ类;“十二五”期间有30个月为Ⅱ类;2016年有5个月为Ⅱ类,2017年有6个月为Ⅱ类,2018年1~5月为Ⅱ类。

  洱海来水主要通过地表径流、湖面降水及地下径流进入洱海。多年平均(1956-2013年)净入湖水量为8.26亿m³。但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今,洱海净入湖水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洱海流域水资源短缺日益凸显。近年来,由于洱海流域连年干旱,加剧了洱海水资源的短缺,2009-2013年年均净入湖水量仅3.59亿m³,较上世纪平均(1956-2000年)下降了59.3%。近年来由于洱海水位降低,洱海净流出量每年呈下降趋势,2012-2014年年均净流出均少于2亿m³。

  净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意味着洱海水动力不足,水循环自我修复条件不佳,洱海的水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加上工业、农业、旅游业快速发展、污水排放量增加,洱海水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增加。

  

观点一:“抢救”洱海刻不容缓

  2017年9月27日,时任大理州环保局局长李劲松在参加“砥砺奋进的五年”大理州专场新闻发布时提及洱海保护问题时,曾这样说道:历史欠账太多,洱海已经到了好坏的关键点。多年来,洱海清水入湖量严重不足,水体置换周期长达2.75年,自净能力弱,现在是洱海湖滨缓冲带保护的关键时期。

  洱海是病了,可喜的是尚未病入膏肓。环境专家认为,在这个时期进行生态环境和物种的保护尤为重要,治理的效果最好,因为一旦破坏后,再治理和恢复的难度较大。现在正是实施区域保护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佳时期,必须抓紧时间开展洱海的环境保护。

  大理洱海流域今年来旅游事业发展迅速,不可避免地给周边的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极大压力,并且尚有大量极具潜力、未经开发的旅游资源,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旅游人口和旅游项目会进一步增加。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洱海环湖区域环境和生态保护现状的滞后。虽然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环洱海128公里湖滨带建设已初具雏形,但生态功能不能与周边急剧增长的人口、经济发展相适应,已出现恶化的趋势,对现有的湖滨区域进行新的建设和保护刻不容缓。

  洱海正处于富营养化初期和保护治理的“拐点”,洱海水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 洱海保护治理到了必须开启抢救模式的时刻。

  观点二:洱海依然“风花雪月”

  洱海还好,还没有到“抢救”的程度,是这部分群体所持的观点。

  有网友曾发文称:洱海本来已经在走向清澈的道路上。自19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以来,因为禁止网箱养鱼、禁挖河沙等一系列措施,洱海总体水质实质向好,维持在III类水和II类水之间,而此前洱海曾一度恶化到Ⅳ类水。在保持现有水质向好的趋势下,踏踏实实做好细节才是让洱海边的更好的正确道路。

  还有人认为,洱海水质明明还不错,为何还要整治?不论是用肉眼看,还是从官方公布的数据看,洱海的水质均保持在II类——III类水标准。在每年公布的《环境公布》来与全国各大湖泊纵向比较,洱海的情况也很乐观。

  因此,如今采取断然措施,抢救洱海,这部分群体认为有点言过其实,甚至有点矫枉过正。洱海保护,提得是不是过了?

  PART2

  洱海对于云南

  有多重?

  是否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只能如哈姆雷特的选择,两者只能择一?在梳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科学布局、统筹规划,保护与发展,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是可以和谐共赢、持久存续的。

  当人们为此争执不下时,不妨先来了解一下,洱海这颗高原明珠的独特性。

  洱海是——大理80万人口的饮用水源地

  洱海是大理市主要集中饮用水源地,全市6个供水厂中5个取水源地为洱海,供水量总计15万m³/日,共涉及人口约30多万。同时,每年洱海水供给宾川县饮用水7300万m³/年,供给祥云县饮用水2000万m³/年。因此,洱海水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大理市及周边饮用水安全。而饮用洱海水的人口还将持续增长,这就意味着洱海的水质直接关联着将近80万人口的饮水安全。

  洱海是——大理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本

  大理城市发展目标定位:是把大理市建成独具特色的国家级山水园林大城市、风花月雪大花园;带动全州、辐射滇西、吸引全国、面向东南亚的开放型现代化滇西中心城市;最适宜人类居住和投资创业的城市之一。

  大理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其人口将继续以较大的幅度增长,经济将以较高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面源污染量及污染物总量的增加,给已经污染的洱海带来更大的压力。城市发展的内在可持续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洱海是——大理人赖以生存的基础

  洱海是大理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具有工农业生产用水、调蓄、防洪、旅游、航运、水产养殖、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对大理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洱海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理人民的生存,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城市气候气温,农副产品品质等,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的关系,将有助于提升大理城市形象和环境价值,构建宜居城市,是建立人民幸福、生态、健康生活的基础。

  洱海是——西南生态屏障

  苍山洱海位于大理国家风景名胜区内,也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洱海总出水量是滇池的2倍,是滇西发展的重要淡水资源。洱海的特殊生态地位及丰富的淡水资源,使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作用,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板块。洱海保护治理是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中之重。

  因此,保护好洱海,在大理市的生态持续方面,在全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以及在国家战略层面,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PART3

  洱海流域现状

  再迟一步 我们或许会失去洱海

  近十年来,洱海流域GDP平均增速达到10%以上,是云南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然而,由于洱海流域的产业结构层次总体较低,发展模式粗放,洱海流域污染问题突出,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较重,环湖旅游、农村生活以及城镇生活污染负荷增量大。污染导致的水质富营养化,是水生态退化的主要因素。

  洱海水生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包括洱海水位变幅区和邻近洱海、对洱海环境造成直接影响的陆域。经过“十一五”、“十二五”的建设,整个洱海大部分区域已形成初步的水生态核心保护区,对于洱海水质保护和生态修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许多遗留问题至今未能彻底解决,又面临很多新的问题:洱海补给水源不足;旅游发展带来新的人口和污染负荷压力;核心区生态结构破坏严重,生境恶化。

  “十三五”期间,洱海继续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环境形势:流域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与调整、农村面源、城镇生活污染治理需完善、流域低污染水净化系统未构建、主要入湖河流清水产流机制急待修复、洱海湖滨生态系统亟需改善、流域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近十年 洱海流域污染负荷增加50%以上

  在《云南省洱海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有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洱海流域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氨氮的排放量分别为33496吨、5440吨、562吨、2436吨,其入湖量分别为11911吨、2094吨、161吨、466吨。畜禽养殖、农田面源、农村生活、城镇生活(含服务业)是主要的入湖污染来源,环湖旅游污染占较高比例。五类污染源总氮的占比分别为16%、22%、23%、19%、7%;总磷占比分别为17%、23%、18%、21%、9%,工业源、城镇面源、水产养殖、水土流失、干湿沉降等五类污染源占比不足15%。

  近五年,环湖餐饮客栈发展迅速,新增了2000多家,近湖区域旅游设施违规和无序建设现象严重,截污治污设施滞后,污染问题突出。

  《规划》中称,近十年来,洱海流域污染负荷排放总量增加50%以上,环湖旅游井喷式发展、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是导致洱海流域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

  洱海水质总体稳定 但波动性较大

  洱海的水质总体稳定保持III类水标准,但波动性较大。洱海水质稳定向好的趋势尚未形成,蓝藻水华的风险依然存在。

  尤其是流域入湖河流水质成缓慢下降趋势,2016年弥苴河江尾桥水质为V类,其余6个省控考核断面中,白石溪白石溪桥、万花溪喜洲桥断面水质为III类,波罗江入海口断面水质为V类,白鹤溪丰呈庄、永安江江尾东桥断面水质为劣V类。

  2016年,洱海富营养化综合指数为42.3,处于中营养水平。洱海水生态系统脆弱,鱼类杂性化和小型化趋势明显,土著鱼类濒危或消失,虽然实施了近2年的封湖禁渔和土著鱼类增殖放流,但鱼类群落结构仍呈退化趋势。

  水生植物成边缘化分布,不足以对藻类造成竞争优势,在夏秋季蓝藻占明显优势,洱海爆发蓝藻水华的风险依然较高。

  湖滨带生态结构破坏严重

  与相邻生态系统相比,洱海湖滨带内的营养盐和有机物含量相对较高,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生产量也相对较高,优势的生态条件使得人类开发利用活动的干扰也相对比较强烈。改造湿地修建水田,填筑宅基地和擅自填湖建码头,湖滨带蚕食现象十分严重。

  洱海湖滨带自然群落的生态结构缺失,由水生植物群落向陆生植物群落的连续完整的演替系列即由苔草群落→微齿眼子菜群落、黑藻群落→满江红群落→茭草群落、芦苇群落→湿生植物群落→陆生植物、人工植被的完整演替系列已经很罕见,湖滨带作为营养盐储积库和物质流、能量的缓冲带的功能也随之减弱。这就进一步加剧了由于污染物的输入而引起的水质恶化和湖泊富营养化。

  洱海湖滨带背倚苍山,面临洱海,凭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的声誉,具有得天独厚的风景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差,建设资金不足,并且对湖滨带的保护和管理缺乏足够认识,人为干扰活动强烈,使得湖滨区自然景观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降低,其美学和观赏价值也大为降低。

  从湖泊生态系统保育的角度来看,亟需构建环湖缓冲区域。近年来当地政府虽然在湖滨带范围内开展了大量保护治理工作,如沿湖重点部分村落分散型污水处理、湖滨带建设等,但其形成的处理、净化能力仍严重不足,湖滨区域生态建设工程也未形成规模。

  洱海湖滨缓冲带的构建将成为流域“生态保育”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湖泊重要的保护区域,对洱海水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PART4

  保护洱海

  大理这样做

  启动“七大行动”开展流域环境综合整治

  2015年,大理市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洱海清、大理兴”的理念,坚持“统筹兼顾、环保先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疏堵结合、边整治边规范”的原则,以双廊、挖色、才村、桃源、金梭岛等区域和环洱海沿线、大丽路沿线、大凤路沿线、主要入湖河道沿线为重点,开展为期一年的洱海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重点解决洱海流域存在的垃圾乱丢,污水乱排,私搭乱建,违法经营和土地、规划管理不到位,社会治安隐患突出,执法不到位等问题,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2017年至今,大理市积极持续开展以流域“两违”整治、村镇“两污”治理、面源污染减量行动、节水治水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工程、流域综合执法监管、全民保护洱海为重点的“七大行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划定洱海生命线 生态核心区生态搬迁

  2018年5月30日,大理市向社会公布《大理市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划定方案》,划定了洱海保护“生命线”。

  “三线”分别为蓝线、绿线和红线。蓝线即洱海湖区界线,是以“2007年环洱海数字化修测地形图”和2014年勘定的1966米湖区范围界线划定。该区域是洱海水生态核心区,可以说是洱海的“心”;绿线,即洱海湖滨带保护界线,是以蓝线为基准线外延15米划定。该区域是洱海水生态修复区,可以说是洱海的“肺”;红线,即洱海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界线,是以洱海海西、海北(上关镇境内)蓝线外延100米,洱海东北片区(海东镇、挖色镇、双廊镇境内)环海路道路外侧路肩外延30米划定。该区域是洱海水生态净化区,可以说是洱海的“肾”。

   大理市常务副市长赵永祥介绍,大理市将在“三线”范围内实施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用地依法有偿征收,项目范围内土地房屋有序腾退,涉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设施、零星林果木等依据相关规定补偿。征收的土地全部用于湖滨缓冲带、生态湿地和生态廊道建设,恢复洱海自然生态岸线,形成完整的陆地与湖泊水体的过渡缓冲区域,对于提高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防止生态退化、改善水质具有重要作用。

  恢复洱海水生态保护核心区及湿地建设

  湖滨带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重要的生态交错带,是健全的湖泊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湖滨带的湖泊是十分脆弱的。在非生物生态因子的环境梯度以及地形和水文学过程的作用下,矿物质、营养物质、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必须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穿过湖滨带才能从流域进入湖泊水体。因此湖滨带在一定程度上是湖泊的一道保护屏障,是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洱海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是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是整个流域乃至大理州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 从整个洱海流域来看,由于洱海流域自身的特点,人口、农田都聚集在靠近洱海的坝区,污染负荷大,陆域污染物入湖率较高,从湖泊生态系统保育的角度来看,亟需构建环湖缓冲区域。

  此外,洱海流域还将建设科研基地,即洱海流域生态环境研究站、洱海湖泊水生态系统综合研究基地、洱海入湖河口湿地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洱海土著水生动物繁育恢复基地、洱海水生植物苗圃基地。

  环湖截污工程 为洱海穿上“防护服”

  在保护洱海的工作上,是存在历史欠账的,尤其是排污管网的铺设滞后。大理市自2015年10月全面开工建设环湖截污工程,洱海环湖截污工程分为一期和二期工程,一期工程相当于是大动脉,而二期工程则相当于毛细血管。

  管网完善工程位于生态搬迁区内,即洱海西岸南自下关镇小关邑村起北至喜洲镇桃园村止,环湖工程一期截污干管未覆盖东侧自然村范围。从北向南主要包括23个自然村:桃源村、深江村、沙村、江上村、河矣江村(部分)、北登村、石岭杨家村、大林邑村、北磻村、磻溪村、下波淜村、白塔邑村、马久邑村、龙凤村、才村、瓦村、小邑庄、下龙龛、北罗久邑、南罗久邑、下末南、下末北、洱滨村,共计服务村落面积约433.88 hm2。

  环湖工程二期在洱海的东岸、西岸和南岸建设总规模为592万立方米的生态塘库,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截留,削减进入洱海的污染负荷,降低农业灌溉对洱海清水的消耗。同时,工程还对洱海流域的9个镇实施村落污水收集工程、村落污水处理工程。

  6月30日,洱海环湖截污工程完成闭合,目前正在调试运行阶段。之后,大理市将做好环湖截污一期、二期、百村村落污水收集管网、农户化粪池的连接等相关扫尾工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截污治污体系闭合后应急预案》和《大理市洱海流域环海截污PPP项目运营考核体系》,强化运行监管,考核付费工作,确保截污治污体系及时建成、顺利对接、收集到位、有效运行、处理达标,杜绝“重建轻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