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35根煙囪本月底全部「放倒」

紅網時刻10月30日訊(寧鄉分站記者 劉漢光)“煙囪炸掉了,這水庫裡應該能養魚了!”寧鄉市道林鎮鑫星村村民佘尚雲站在大墳山水庫塘基上,看到水庫對面金鋒耐火材料廠那根矗立了20多年、近30米高的煙囪在近日被採取定向爆破方式安全“放倒”,既欣慰又興奮。連日來,寧鄉市東南片區的道林、花明樓兩鎮,35根耐火材料廠煙囪將在湖南中人爆破公司的連續奮戰下,全部完成爆破拆除。原來從長韶婁高速經過時這一片區呈現的煙囪林立景象,將從此一去不復返。

林立的耐火材料廠煙囪成了高速公路旁刺目的“風景”

“對這些煙囪的爆破拆除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必然之舉,市裡非常重視,我們鎮也是全力以赴。”在鑫星村煙囪爆破拆除現場,道林鎮鎮長陳浩告訴記者,鎮裡的耐火材料廠曾是寧鄉鄉鎮工業的一面旗幟,僅鑫星村就聚集了近30家,可以說在當時的發展背景下,為寧鄉的工業經濟作出了特殊貢獻。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企業由於原料開採對生態的破壞、產品燒製對環境的汙染,越來越不適應生態建設要求,甚至成為當地群眾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而產業轉型升級的巨大投入,也使這些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難以承受,以至於目前鑫星村24家耐火材料廠基本處於停產和半停產狀態。企業停產後,地處長韶婁沿線的鑫星村,這些高聳的煙囪就顯得格外刺目,可以說與當下的生態建設格格不入,同時這些煙囪由於長年風吹日曬和熱脹冷縮,都或多或少出現開裂等安全隱患,周邊群眾對此十分擔心,意見也很大。對這些煙囪進行爆破拆除,可以說是發展所需、人心所向。

以每天8根的進度推動35根菸囪在月底前安全倒地

當日上午,在現場各部門和鄉鎮的緊密配合下,鑫星村的解明耐火材料廠、金瑞新特耐火材料廠、中南耐火材料廠、金鋒耐火材料廠四根菸囪全部按時、定向安全爆破倒地。據在拆除現場負責技術審查和安全監管的市規建局質安站常務副站長陳惠軍介紹,為確保35根菸囪在10月底前全部安全拆除到位,市領導專門召開了由公安、規建、環保、所屬鄉鎮以及實施爆破單位中人公司參加的協調會,進行了專題部署,並對每個煙囪的爆破、拆除制訂詳細方案,對其安全倒地可行性逐一進行了論證。同時,還邀請國防科技大學博導、爆破專家朱金華教授在爆破現場坐鎮指揮,使該項工作得以緊張有序、安全穩妥推進。負責現場技術的湖南中人爆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向陽告訴記者,公司從26日進場後,每天以爆破至少8根的進度推進,本月底可全部完成。他表示,煙囪拆除採用的是定向微差爆破,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加上有規建把關,公安指導,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以及有經驗的公司實施,他有信心確保此次任務圓滿順利完成。

截至記者發稿時,寧鄉市道林、花明樓兩鎮的煙囪爆破工作有序推進,拆除工作已接近尾聲。

這是寧鄉市繼年初成功爆破拆除81根菸囪後,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採取的第二次集中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