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了需要过于悲观的时候吗?1990年的美国其实更糟糕

站在当下的我们,似乎被无所不在的悲观和焦虑包围。

的确,我们的各项经济数据都处在一个明确的下行通道当中。但是这种下行,到底是趋势性下行,还是周期性下行,这是有疑问的。

实际上,30年前,美国曾经面对着几乎和我们一样的局面,那么站在1990年的美国,他们面对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势呢?

一、债务的增长高于经济扩张

1980年,美国通过了《存款性机构放松管制与货币控制法案》,美国开始了金融放松的过程。美国在整个80年代,政府和居民部门经历了一次快速加杠杆的过程。美国政府的赤字快速上升,从这一时期开始,美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成债务国。

也就是说,彼时美国和我们一样,经济增长并不是内生性的。需要注意的是,从2015年开始,中国的广义赤字率已经开始超过美国。


我们到了需要过于悲观的时候吗?1990年的美国其实更糟糕


由于美国银行业放松对居民贷款的要求,居民不动产贷款总量快速上行,同时,房地产也迅速升温。


我们到了需要过于悲观的时候吗?1990年的美国其实更糟糕


房地产公司以疯狂的速度开发房地产,特别是商业大楼,使美国的办公大楼面积从1980年13亿平平方英尺猛增到1990年的25亿平方英尺。但是到了90年代,美国房地产快速降温,住宅和商业建筑价值大幅下跌,空置率上升,银行的坏账开始累积。


我们到了需要过于悲观的时候吗?1990年的美国其实更糟糕


二、金融机构膨胀过快,中小银行搞风险能力不足

在这一波加杠杆的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金融自由化。这一波金融自由化主要是伴随美国无风险收益下行一起的。金融机构通过衍生产品创新和拆借市场,将自身杠杆提升到极高的水平。


我们到了需要过于悲观的时候吗?1990年的美国其实更糟糕


另外,金融机构的扩张信用和参与投机的现象十分普遍,资产增速也快速上行,但是银行业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并没有相应提升。

在不动产市场出现调整的时候,导致美国储贷协会危机和大批银行的倒闭。1990年银行坏账达300亿美元。91年花旗银行裁员8000人,占花旗员工总数的8.5%。70年代美国还有15家银行享有AAA评级,80年代末已经没有银行还能保持AAA评级。

我们到了需要过于悲观的时候吗?1990年的美国其实更糟糕




三、日本崛起

1990年前后,日本达到了巅峰状态。1989年12月29日,日经指数达到38916的历史高点,按照当时的汇率,东京股票市场的总市值已经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日本的电子产品和汽车横扫美国,连好莱坞都不例外。

我们到了需要过于悲观的时候吗?1990年的美国其实更糟糕


在当时,美国最流行的书就是如何学习日本的成功,以及美国如何做好退居第二的准备。

1989年,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合著的《日本可以说不》横空出世,全书洋溢着不可一世的态度。美国为了对抗日本,在贸易领域发起了长达30年的毛衣战,如今这招又用来对付我们。

四、服务业快速衰退,失业人数剧增

90年初美国衰退有一个意外现象,就是第三产业衰退。本来服务业是抗周期能力较强的因素,但是这次却受到严重冲击。失业人数也快速上升,最高失业人数接近1000万。失业人数上升,美国的消费水平也出现下降。

失业人数的上升对一个国家的伤害的长期性的,因为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问题。


我们到了需要过于悲观的时候吗?1990年的美国其实更糟糕


五、高收益债市场崩溃,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德崇证券的迈克尔·米尔肯创造的垃圾债帝国,是80年代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在整个80年代,美国各公司发行垃圾债券1700多亿美元,其中德崇证券公司就发行了800亿美元,占47%。1988年垃圾债券总市值高达2000亿美元。

美国公司在这一时期,更加注重债务融资,轻视股权融资。财务杠杆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公司的发展会提供助力,但是如果财务杠杆过大,那么在信用收缩时期,对企业是种灾难,这种现象被称为“美国公司的逆资本化过程”。

从1988年开始,由于美国经济形势恶化,同时伴随信用收缩,中小企业的违约率快速上升,造成垃圾债市场的崩溃。


我们到了需要过于悲观的时候吗?1990年的美国其实更糟糕


垃圾债市场崩溃以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除了经济上的问题,美国在80年代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问题也非常严重,突出表现在两点:一是整个社会的焦虑感十分强烈,每个人似乎对现实不满,美国在80年代末的犯罪率达到了历史新高;二是美国社会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显著,美国作家斯塔兹·特克尔的《大分裂:美国梦的重新思索》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90年代面对的情况,和当下的我们对比,是多么的相似!

今天的我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呢?经济增速下行,房地产市场面临调整,地方政府和居民的杠杆过高,金融机构增速超过名义GDP增速,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以及社会上无处不在的焦虑。

然而,美国担心的事情最终并没有发生,他们做对了哪些事呢?

一、平衡财政预算

克林顿政府和里根、老布什政府的财政政策以减税并不一样,克林顿政府以展开以减少财政赤字为核心的振兴经济计划,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一时期总体是加税的,但是并没有影响美国经济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完美结果。

这实际上有点反常识,理论上在服务业衰退,消费不振的情况下,应该减税才是。但是克林顿政府反其道而行之,实际效果似乎也不错。考虑到里根政府减税取得巨大成功,所以,对于减税对经济的影响,还是具体事实具体分析。

而不是现在各路专家“言必称减税”这种口号式的舆论导向。因为减税意味着中央财政收入减少,考虑到目前中国的实际赤字率已经超过美国,其负面作用也应该认真考量。

二、重视科技投入

美国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来升级成“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即NII计划)”,计划用20年时间投入4000亿美元,对美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占领制高点功不可没。这一时期,美国科技巨头纷纷崛起,微软,英特尔,思科等等,为美国接下来占领IT高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美联储的中性货币政策

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主张顽强对抗通胀,同时在经济增长之间寻求平衡。他认为:货币政策当然适应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我们决不做刺激经济以观察它能增长多快的试验。

这句话,真的可以说给我们中国的金融决策层听听。这就是所谓的中性货币政策,也就是说,除非危机时期,不把货币政策作为刺激经济的工具。美联储主要盯住通胀和就业,而对于经济增增速,则处于次要位置。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实际上,站在90年代初的美国,他们看到的,是欧洲即将一体化,看到日本即将成为第一经济大国,整个美国都处于一种悲观状态,没人知道后来他们能重新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当然,也没有人敢预言日本后来的衰落。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真总结学习美国和日本的经验教训,毕竟,如果走错了路,代价之大,可能会让一代人蹉跎,走对了路,那么前方就是星辰大海。

考虑到有“911事件”这类极端事件,在选择之间,偶然性当然也有相当大的成份,所以,国运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真的很难捉摸。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与其过于焦虑还没有发生的事,不如踏踏实实的活在当下。

所以,站在当下的我们,其实没必要过于悲观。

我们到了需要过于悲观的时候吗?1990年的美国其实更糟糕

我们到了需要过于悲观的时候吗?1990年的美国其实更糟糕

风景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