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书法的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

中国书法的传统经典派,特点是对古代的经典碑帖集继承弘扬,讲求笔法、笔意、笔势。

其实中国书法的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

名震天下的《兰亭序》摹本神龙本,表达出来的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确实非常精道——用笔神骏,铁画银钩,八面出风,性情张扬,而笔法则是内敛的。最初写得还比较端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当写到中间部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心情豁然开朗。但是写到最后:“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真可谓前欣后悲,悲欣交集。

其实中国书法的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

就书法而言也呈现出前松——心情宽博,前楷规范;而后紧——行距加紧,墨涂加多,笔势转快,更近乎一种心书,把王羲之那难以慰藉人生丧乱之痛表达出来,将魏晋人“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痛苦表达出来。

其实中国书法的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

王羲之写《兰亭序》是公元353年,才50岁,已然思虑到天命、死亡的问题,表现出王羲之精神世界的高迈对书法世界高迈的不可分性。王羲之在唐代还存在几千张作品,起码根据我收集的资料看有两千多幅作品,但到现在一幅不存。因为时间已经离今天一千六百多年,纸寿千年也早就过了。王羲之《初月》帖唐摹本,此帖书写神骏,笔法丰富。王羲之《丧乱帖》里还残存了部分章草笔法,但是像后面的“奈何奈何”,已经写得非常爽劲流动。王羲之《寒切帖》,扑朔迷离,气象朴茂。

其实中国书法的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很重要,今天很多人喜欢学明清的作品,明清的作品也有大家,如明末清初的王铎,还有傅山,但是也有很多有点像今天的一些边缘书法家,他们名气大过他们的书法,不少人的书法存在问题不少,不宜多练。

其实中国书法的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

在我看来,王羲之以来的中国经典草书的正脉必得关注“三王一孙”——王羲之、王献之、王铎、孙过庭。当然,张旭、怀素、米芾、傅山也值得关注。就我个人偏好而言,我认为王羲之是天才般的,而王献之同样是天才,但是与他的父亲相比整体上弱些,没有那种天纵之神。如果说王羲之字字独立而有神骏,那么王献之把几个字串起来书写的“一笔书”成为他的亮点。

其实中国书法的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

有一种不正确说法——尊碑贬帖。碑当然可以练,但是不能神话碑。可给大家描述历史的演进:距今天两千多年的汉代,某书家写了一方碑,请几个匠人将帖放大,在放大过程中结构走形是必然的。一群石匠刻完碑后,比照原稿必然有所走形。再经过两千年风吹日晒,变得斑斑驳驳。今人用拓片拓下来,让人用毛笔按照这斑斑驳驳的字去描,你说你描的还是当年书写的《碑》吗?非也。

其实中国书法的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

而王羲之、孙过庭、张旭、怀素的法书真迹历千年而纹丝不改,犹如刚刚书写完毕,为什么人们舍真帖而摹碑?为什么要排斥帖而进入已经变形、天作之合的碑呢?如果说古代见到真迹很难,重视碑刻尚情有可原,而今天书店里历代书法名篇原迹复制印刷品全有,非常容易获得,而仍然重碑,则由其他观念上之原因——主要原因在于清末康有为之所为,他把扬碑抑帖,随意以开新守旧同书法加以比附——以守旧党开新党之争来比附当时帖学碑学之争,武断地将所谓开新者视为碑学,而将守旧者看成帖学,进而从乾嘉时的金石学的路径走入民间书法,在北碑之后,从墓志书法、西北简牍(包括楼兰残纸)中汲取营养,这本来无可厚非。

其实中国书法的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

但是过分人为地将中国书法正脉——帖学加以断然否定,即使象赵之谦这样以帖写碑的人都逃脱不了抨击,其偏激的学术眼光造成了对帖学的不公正和对碑学的过分吹捧,实在是问题很多。从此,中国20世纪碑帖恩怨纠葛不清。

其实中国书法的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

但是二十世纪,沈尹默先生、于右任先生,两位都是深谙碑文的帖学大家,他们坚持以帖为主,以碑为辅。故而二十世纪上半叶,不管康有为的碑风吹得多么厉害,连徐悲鸿写字也是以碑为主,但是大部分书法家还是以帖为主。但沈尹默、于右任两位老人先后去世,中国再也没有与碑学抗衡的帖学大家,只有启功先生等仍坚持帖学本源。当年用碑学骂沈尹默帖学“其俗在骨”的是陈独秀,其实书法与沈尹默差距甚大,我把陈独秀的字与沈尹默的字做比较,发现陈独秀的字倒可谓“其俗在骨”。

其实中国书法的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

历史经常开玩笑,王羲之死后的二三百年,在唐太宗以前,书法家们都标举王献之,忽略王羲之的成就。从唐太宗为王羲之写传并翻案以后,才从根本上奠定了王羲之书圣的地位。而王铎因为做了二臣,人格有亏,国人不太喜欢,所以相当一段时间是重视与王铎差不多同时代的傅山。

其实中国书法的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

但是自从前些年河南书风标举王铎以后,王铎的书法才慢慢重新受到书法界的重视。王铎草书写得确实非常高妙,值得重新评价。孙过庭不仅是书法理论家,更是草书大家。他写《书谱》不仅内容精警,而且书法颇精,八面出锋、阴阳向背、不可端倪,实为草书规范。张旭、怀素也有其特点,张旭笔法取横式,怀素笔法取圆式,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笔势连绵回绕,酣畅淋漓;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笔致出神入化,而法度具备。他们在草书中追求“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的险绝美,充分显示出唐代书法的鲜明特色。唯独米芾《论书帖》评价很低:“草书若不入晋入格,辄徒成下品。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

其实中国书法的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

颜真卿《祭侄稿》,字字挺拔,笔笔奔放,圆劲激越,诡异飞动,锋芒咄咄逼人,渴笔和萦带历历在目。书作意境浑穆,情溢辞切。全篇以悲思忠胆为骨而以真率意情胜,表现出书家的鲜明个性、精神品格和艺术魅力,被称之为“天下第二行书”。

其实中国书法的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

苏东坡《寒食帖》让我震惊:“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苏东坡被流放到黄州,心情苦闷,揭不开锅。破灶烧湿芦苇,根本点不着,那知是寒食节不能开锅。“但见乌衔纸”,那些乌鸦衔着纸到处飞,可以想象场景和心境非常凄惨。但是,你读这几行书法看苏东坡写得多么神骏,尤其是“但见乌衔纸”,写得从容镇定,洒脱高迈。可见苏东坡处变不惊,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能在人生艰难面前保持超越性和优雅的风度。不像今天有的书家平时一味“为赋新诗强说愁”,而面对一点点挫折就拿书法撒气,狂怪斗狠,黑云压城,还美其名有个性!

其实中国书法的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

中国书法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大体上说,传统派重视笔画和字之间的勾连去表现出书法飞动的气势,展现线条空间的变化。这种空间变化不仅仅是毛笔和宣纸之间的位置变化,而且还是作为精神主体对宣纸操控产生的墨色空间变化,是精神之舞的时间性迹化。因此,毛笔和宣纸之间的每一次遇合都是书法主体在与生命大地相摩荡,提笔而立,面对素笺犹如站在茫茫大地,胸中有万千意绪,喷薄欲出,只在笔墨须臾之间,便呈现点画形质于纸上。

其实中国书法的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

这里与其说是精细的布算认为,还不如说是书法自身的时间性绽出,是一个主体精神的迹化过程。走向经典书法的关键美学原则是:书法不能“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一旦书法沾上俗,这个人的字就无可救药。传统书法崇尚的精神高地是“雅”。

其实中国书法的大军非常多,但是80%都是传统经典的继承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