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田芳去世,很多名人都來吊念他,一個專家卻給衆老藝術家提了醒

9月11日下午3時30分知名評書家單田芳因病去世,傍晚18:00單田芳孫女在家人陪同下,單田芳遺體送至八寶山。

單田芳最近幾年身體抱恙,已經有兩年沒有工作了,今年六月單田芳因感染住院。

9月11日上午單田芳還看了《三國》,還問孫女單子惠有沒有把孩子送去幼兒園。結果下午心臟衰竭去世。家人都表示很突然,但單子惠表示單田芳走的時候很安詳,沒有痛苦,並謝謝社會各界的關心。

單田芳去世,很多名人都來吊念他,一個專家卻給眾老藝術家提了醒

9月13日,單田芳先生追思會在其家中舉行,下午15點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前來弔唁。李金斗很敬佩單田芳,並說單田芳是一位非常偉大的評書演播藝術家,最近還常常聽單先生的《明英烈》,還說單老師的作品形式多樣,每一部書都能給你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特別接地氣。

在李金斗看來,單田芳是一個很有文化底蘊的人,字也寫得好,待人接物和藹可親,要向老爺子學習,李金斗還表示,單老的離開對評書界是很大的損失。

單田芳先生去世後家中擺設靈堂供親友弔唁。姜昆、王迅等多位演藝明星到場弔唁。

單田芳去世,很多名人都來吊念他,一個專家卻給眾老藝術家提了醒

單田芳兒子單瑞林說:“父親去世前的當天上午,還在病榻上收聽老版《三國演義》,到了下午3點,他沒有言語,他的血壓先下來了……他走的很平靜,很安詳。”

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前來單田芳老先生家中弔唁,親筆寫下“一代大師單田芳老先生藝術風範永放光輝”的悼詞。

單田芳在2018年前做了胃癌手術後,自此體弱多病,但他仍堅持不懈地創作。後來癌細胞轉移到肝部,做了化療後,又轉移到肺部,他仍未停止創作。

單田芳去世,很多名人都來吊念他,一個專家卻給眾老藝術家提了醒

單田芳兒子單瑞林還說:無情地病魔並沒有打倒父親,他一直筆耕不輟。他對評書藝術的追求到了幾近嚴苛的地步。父親錄《亂世梟雄》時,看了百年史,光大類的書籍就有30多冊,每天閱讀量達十萬字。父親還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他答應別人的事情,要馬上完成。即便患病,只要病情恢復了,他就馬上投入工作當中。

1954年,單田芳走上評書舞臺,代表作品有《三俠五義》、《白眉大俠》、《隋唐演義》、《亂世梟雄》等評書。

單田芳去世,很多名人都來吊念他,一個專家卻給眾老藝術家提了醒

單田芳在2000年查出胃癌,做了手術切除手術,只剩下1/3的胃。

2014年,單田芳得了中風,把老人從昏迷中搶救回來後,他的腿卻動不了了。中風過後,他身體時好時壞,平時躺在床上,多數時候出行只能坐輪椅,即便是從輪椅到藤椅的這種挪動,都需要幾個人的共同輔助。

30歲後,人的腦細胞會以每年1%的速度丟失。人一旦進入老年階段,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認知障礙,像大多數人出現的意識淡漠、痴呆、反應遲鈍、說胡話等情況,都是腦細胞大量減少所導致的。

單田芳去世,很多名人都來吊念他,一個專家卻給眾老藝術家提了醒

受機體功能退化的影響,老年人的腦細胞本來就比年輕人少,如果再讓他們臥床休養、足不出戶、長期缺乏與外界的交流,不僅無益於疾病的康復,還會加劇他們的認知障礙(即說胡話),甚至出現幻聽、幻覺。

老年人一旦出現身體不適,最好不要臥床休養或待在家裡,而要多運動、多和外界交流,讓外部壞境來刺激腦部,激活腦部細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或減少老年人認知障礙的發生。

單田芳與胃癌抗爭了18年離世,長期臥床,對老年人有多可怕?

在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女性患骨質疏鬆的概率為90%,而男性只有60%。女性從絕經的前一年至絕經後5~10年,每年丟失的骨量佔骨總量的5%~8%,而一生中丟失的骨量佔骨總量的50%左右。

單田芳去世,很多名人都來吊念他,一個專家卻給眾老藝術家提了醒

臥床導致骨質疏鬆並不新鮮,尤其已經是骨質疏鬆的患者,臥床更容易加重病情。

老年人骨骼的含鈣量少於年輕人,是骨質疏鬆的高發人群,他們很容易骨折。如果老年人長期臥床,運動減少,每天丟失的鈣量高達150毫克,一週丟失的鈣量占身體總鈣量的1%,相當於正常人一年丟失的鈣量。

單田芳與胃癌抗爭了18年離世,長期臥床,對老年人有多可怕?

奪命肺炎,臥床的人幾乎都躲不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