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糧食價格一旦漲了就活不了,但是他們旅遊、喝飲料時就有錢,你覺得這些人是什麼心理?

上帝傀儡


其實對於糧食價格最敏感的人群無非是農民和底層生活,對農民來說是收入來源,對底層人民來說是生活成本。至於可以隨意出去旅遊、喝飲料的人來說,你糧食價格上漲50%,平均一個人每月增加支出不過100元,一年下來也不過1200元,而出國旅行,動輒一次數萬元,購買奢侈品,少則數千,多則數萬。

可能在他們看來糧食太過於常見,也就只能那個價錢,或者他們已經習慣了享受低廉的糧食價格,糧食漲價並不會讓他們吃不起糧食,只是他們單純的不能接受罷了。

1、我國糧食價格已經連降多年

實際上我國的糧食價格已經很久沒有漲了,不僅沒有漲,甚至還在降價。2014年,我國大豆國儲價格為2.4元每斤,而今天,大豆市場價格為1.7元每斤;2015年,我國玉米價格多在1.2元每斤左右,而現在,國內大多數玉米只有0.9元每斤左右。

2、今年糧食漲價的可能性也不大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比去年下降2.2%,早稻產量也下降4.3%。但由於早稻產量佔全年糧食產量比重較低,加之稻穀庫存較多,所以早稻產量下降對糧食價格並不產生多大影響。

從市場價格數據看,今年以來大米、麵粉價格保持穩定。8月中旬,36個大中城市晚秈米、粳米、標準粉平均零售價格,比年初分別略升1.9%、0.7%和0.4%,富強粉下降0.4%。

雖然說民以食為天,但糧食價格相對穩定有利於食品及眾多原料價格穩定,所以不只是今年,展望未來,我國糧價出現明顯上漲的可能性很小。

3、低糧價其實是國內農業轉型的需要

雖說相對於經濟的發展,通貨的膨脹,農村糧食價格其實也應該有相應的上漲,但我國糧價其實是與國際糧價接軌的,目前我國大量糧食是進口的,2017年中國糧食累計進口13062萬噸,較2016年增加13.9%,國際糧價持續走低,自然會影響到國內糧價。

因為西方發達國家的機械化種植使得糧食成本極低,而我國農業還處於小農經濟的模式,都是各自為營,農業沒有實現規模化、集約化,而不完成規模經營,就沒有規模效益,不利於節約成本、不能增強國際競爭力。

所以糧食低價不僅有利於國內脫離小農經濟,把土地流轉給大戶和經濟組織,集中利用,還能讓資本和人才介入,如此一來才能發展強大農業,不再讓他國影響我國糧價。


金十數據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這是矯揉造作心裡或故意看不起農民種糧不易的心裡在作怪,同時也忽視了國家財政所做的努力。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肉食不斷增長,現在一個人一個月到底又能吃多少糧食呢?回答是吃不了多少糧食。以大米為例,假如一個成年人一個月吃15公斤大米,以現在市場一般價格每公斤7元計算,人均每月支付的購糧支出不過105元,假如每公斤大米漲1元,一個月也不過145元,這點支出在一個人的生活成本中應該說是很少的一部分。

既然每人每月生活都離不開吃飯,而適當提高一點糧食價格,幹嘛就說得這麼嚴重?與糧食價格相反的是,各類其他商品比如衣服、其他產品的價格不斷上漲,旅遊開銷不斷增加,甚至喝酒、抽菸的開銷也不斷加大,人們為何都不會有糧食提價這麼敏感呢?

我看關鍵是國人長期享用低糧價已習以為常了,認為糧價低是天經地義的;可是他們忘記了為他們提供糧食的農民們,都是一種怎樣的心態,又都承擔了怎樣的利益犧牲,難道農民願意這樣、農民就應該承擔種糧低效益之苦嗎?非也,這是國家控制糧食價格而已,而且還通過從國外進口糧食來平抑國內糧價,國家也為此支付了巨大的財政成本。

如果真的有一天農民都不種糧了,或者發生了饑荒,缺乏糧食,再高的價錢都買不到糧,我看這些人還是什麼感受?看他們是不是還在感嘆糧食太貴?

所以,我覺得現在應該向國人進行宣傳,讓全體民眾懂得現在的低糧價是農民付出巨大的利益犧牲和國家支付了巨大的財政成本才換來的,大家千萬要珍惜,不能再產生不切實際的埋怨!


財經深思


現在農民種地不賺錢已經成為公開的事實,很多農民只能去城市裡打工掙錢謀生。我從農村出來的,已經離開農村20年了,可謂體會非常的深。當我離開農村時,北京的房價是2000多一平米,麥子價格是7角多一斤,現在北京的房價是10萬元一平米,而糧食價格才1元多一斤。也就是說糧食價格上漲的額度還趕不上基本的通貨膨脹,更不要說與房價相比了。

拿北京的房價來說,一套90平米的房子就要大幾百萬,甚至超過千萬,而農民一畝地的小麥才一千元左右,扣除成本一年能掙500元不錯了。也就是說農民種的糧食買房子是絕對不現實的事情了。這個事情也說明糧食價格確實是比較低的。就算不與房價比,與其他的行業相比,糧食也是價格較低的。

有的人說糧食價格上漲就活不了啦,其實就是因為他們習慣了低糧價,習慣了農民的低收入。很多人吃喝、旅遊等不害怕花錢,但是卻總是害怕糧食價格上漲,主要還是心理問題,他們就覺得農民的糧價不應該漲。其實讓農村更好的發展,糧價適當的正常的上漲是需要的也是必然的,當然其不可能像房價一樣數十倍的上漲。


深度軍備


這些人我是強盜土匪小人心裡,在北京或上海一線城市買房每平米十多萬元。他不賺貴,去日本韓國旅遊一擲千金,買馬桶蓋洋洋得意回來,狗奴才,但坑中國農民和老百姓是他們一慣作風。坑害百姓越慘,它們就越有成就感。就象晚清的政權,清狗們本就是狗奴才,在洋人面前象條狗。在老百姓面前是條狼。


仙童652


說糧食漲價人民就無法活了的人,都是他媽的喪心病狂的畜牲。當今社會人均每天囗糧一市斤就夠用,也就是每人每年有三百六十五斤就可以了,一斤糧食再漲一元,一個人一年也就多花四百來元的人民幣,我們日常生活中衣,住,行等其他開資哪一項低於吃糧食的價格,每年多花幾百元買糧食吃就不能活了純屬放狗屁


有角有稜的圓滑


農民是最苦的,是最沒有話語權,最大的一個底層群體。當農民辛辛苦苦把一年的收成賣掉時,一算帳發現自己白辛苦一年,掙不到錢還要虧錢時,農民是會有想法的,這個想法就是不種或少種地。



一直有人說,中國當下最大的危機是房地產泡沫,一旦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破裂,中國的經濟將整個崩盤! 其實,當下中國最大的危機並不在房地產,而是在一個你看不到甚至想都懶得去想的地方——農業! 是的,當前的中國農業,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危機,甚至事關國家的生死。沒辦法,民以食為天,當有一天,你跑到超市去買米,卻發現往日擺著一大堆米的超市居然一顆米都沒有時,你會是什麼感覺呢?或許你覺得這樣的畫面永遠不可能出現,然而,它卻越來越有可能成為一種現實! 曾經那個自給自足的中國,早已經從當年的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變為世界最大的糧食進口國。


2015年我國進口糧食12477萬噸,同比增加了24.2%,而我國全年的糧食產量僅為12428.7億斤(約62143.5萬噸),進口量佔到了我國糧食產量的20.1%,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我國2016年夏糧的總產量才只有13926.0萬噸! 中國的糧食危機,正越來越嚴重,中國也從一個糧食出口大國,變成一個需要外國的糧食來養活國民的糧食純進口大國,而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的糧食儲備,最多隻能供應半年左右(這還是理想狀態,因為我們實在無法肯定下面的糧倉有無造假行為),中國人的脖子,第一次這樣赤裸裸地伸了出去,隨時有可能被人掐住!在這種環境下,我們還一次次的突破自我保護底線,現在連18億畝保命耕地這個紅線線也崩潰了。
當糧食危機真正變成現實後,不要說糧食漲價你就活不下去了
,到時你就是把你家的資產全變賣,可能也買不來能保你活命的糧食。

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關係到國家的根本。所以再一次訴求,希望全社會能重視農民的利益,國家能真心實意的為農民辦實事,讓農民的勞動成果能真正養家餬口,請給農民希望吧!


滾滾的熊貓世界


說糧食漲價了就活不了的人大有人在,他們恨不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地過一輩子,出去旅遊購物都不要錢才對得起他們,否則就是別人和他們過不去,他們也就沒法活了。這樣的人不要責備他們,可以大大方方的告訴他們:吃屎去吧,這個世界上屎是最廉價的,但是也要錢。要是吃屎還活不下去那就不要活了,去死。死了也得花錢火化,花錢買墓地………要是覺得死也死不起就別橫挑鼻子豎挑眼地對付著活吧。你對付著活別人也要活,還是乖乖的服從社會法則吧。別一天到晚牢騷滿腹淨看見別人享福看不到別人遭罪挨累。農民容易嗎?他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也是為了生活為了養活老婆孩,樓房漲價了他們的孩子買房也要多掏錢,車票漲價了他們也得坐車出門………憑啥他們的勞動成果就不能隨著物價潮流漲漲價呢?你是怎麼想的呢?


陽光121712821


確實如此,糧食的價格一直是由政府部門調控的,農民是國人的衣食父母,要養活這麼一大家人確實不易,農民一直都是充當著父母的角色,古人說的好: 上樑不正下樑歪。為人父母理應以身作責,護犢子是父母的天性。

糧食價格一直這麼低廉,但農民還是這麼執著、這麼全心全意地為國人種糧食,說到底就是農民人心向善,不願意看到國人都餓著肚子,為人父母,有幾個何尚不是這種情懷呢?所以說農民是老實巴交的正人君子。

在現實生活中,不是每個做父母的都稱心如意,有時由於對孩子的教育不當,也有不少養了不孝之子的,好吃惡勞,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忘記了父母對他的養育之恩,甚至壓榨父母的血汗。

象這種不孝之子做父母的應該用什麼方式來對待他,相信很多人都見到過現實的例子,現在社會上也確實有很多的人,生活過得十分的奢侈,一個名牌包包就能抵上農民幾十噸糧食,而讓農民的作物漲一點價就大呼“活不了”,這究竟還有沒有天理呢?農民的位置到底是在他們心目中還是在他們的腳底下呢?如果他們心中還有農民,這種大言不饞的話是說不出口的,我認為他們的心理完全是被扭曲的。不說了,說多不但自己來氣,讀者心裡也不好受,最後謝謝各位的閱讀。





頁川木木1


現在有些國人恨不的農民餓死,農民辛辛苦苦種地打糧養這他她們,他她們還瞧不起農民,糧食不漲錢農民根本沒法種了,有些人一次出國旅遊的錢,是一個農民家廷一年的總收入,糧漲價吃不起,你不吃,房方那麼貴都買的起,車油都貴都用的起,一碰到農民的東西總有一部分人說這說那,什麼玩意,。


用戶80586967973


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農民收入都高過城市白領,國家對農民有求必應,大力補貼。

現在的中國人是“談農色變”,認為農民是貧窮的代名詞,愚昧落後的代名詞,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蘇秦說過“使我洛陽有二畝田,焉能配六國相應”。

中國曆朝歷代都不會用土地去做生意,因為他們知道土地是立國之本,農民是國之根基。

看一個國家發不發達,不是看商人有多富有,而是看農民過的有多好。

我們中國的農民生活水平還停留在八十年代,這不應該是第二大經濟強國應有的水平。

個人認為,中國對農業的扶持力度應該增加,對農民醫保,社保應該增加,至少不能輸於公務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