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爲什麼後世詩人多在詩詞中懷念李廣而不怎麼推崇衛霍呢?

火車頭27717902


都因為那句唐詩吧,"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在我們的小學教科書裡,把這裡的"飛將"解釋成李廣,所以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漢朝有一個飛將軍李廣,但至於他有多少戰功,估計很少有人真正知道。

但實際上,王昌齡的這句詩裡的龍城飛將真的指李廣嗎?王昌齡自己沒有明說是誰,但有很多人不這麼覺得,我也不這麼覺得。漢武帝時期,真正率軍直搗龍城的是衛青,李廣一輩子都沒到過龍城,怎麼會是說他呢?因此,這位傳說中的飛將軍應該是指衛青才對。如果我們的教科書裡把"飛將"解釋成衛青,我覺得衛青的名字也會逐漸家喻戶曉。



如樓主所說,衛青霍去病的戰功都遠遠大於李廣。李廣難封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他自己實在沒有什麼像樣的戰功,而且帶兵途中還經常迷路,貽誤軍機,和對匈奴七戰七捷的衛青,擅長長途奔襲以少勝多的霍去病差的確實有點多。



而且我們知道,衛青出身騎奴,最後做到大將軍,青史留名,他的故事可比李廣勵志多了,也傳奇多了;霍去病就更不用說了,中國歷史上最神奇的少年軍事天才,同樣值得大書特書。在此,希望我們的傳媒界朋友多出一些關於衛青霍去病的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多多發揚他們的故事和精神。


北宋一書生


李廣的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後人卻懷念稱讚的是李廣,而不是衛霍二人?

我總結有以下原因:

一、先解析衛青的第一場勝仗。

當時漢朝派四位將軍,分四路進攻匈奴。其中包括衛青、李廣率領的數千騎。

由於李廣被匈奴贊為飛將軍。人怕出名豬怕壯。匈奴的主力全部來圍殲李廣的數千騎。

衛青趁匈奴後防空虛,突襲匈奴老巢。俘虜匈奴單于的妻妾奴僕,大獲而歸。

另外兩位將軍也不救援李廣。而是負責皇帝小舅子左右翼的安全。

最終李廣軍全軍覆沒。如果沒有李廣吸引匈奴主力,衛青哪有機會直搗匈奴老巢?

事後衛青加官進爵,而李廣被判處死刑,花錢贖罪,貶為庶人。

衛青凱旋後,並未向天子說明。正因為李廣吸引了匈奴的主力,自己才能立下奇功。

二、李廣與士卒同甘苦,共患難。在這一點上,衛青不如李廣。而霍去病更爛,對待士卒苛刻,不能與麾下同甘共苦。

三、如果說項羽神勇,千古無二。那李廣的箭法,則是古往今來第一人。梁山好漢之一的華榮因箭法好,被稱為‘小李廣。’

四、李廣的‘飛將軍’之名是匈奴給予的。正如遼國稱楊業是‘楊無敵’。

五、《史記》中文學造詣最高的有三篇,分別是李將軍列傳,項羽本紀,淮陰侯列傳。在這三篇中,李將軍列傳排第一。司馬遷給李廣做了一定的宣傳。

六、霍去病品行低劣。用卑鄙手段暗殺李廣之子李敢。最終霍去病莫名的早逝,其子也被漢武帝暗中毒殺。(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有兩人被殺,大快人心。一個是法家酷吏張湯,被另一個法家酷吏處死。一個是霍去病父子之死。)


楊朱學派


人稱霍嫖姚,衛青也不少

誰說寫霍去病的詩句不多,無論李白、杜甫、王維等等大詩人都寫過霍去病的詩句,而且很多都是以霍嫖姚的形式出現。

不過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匈奴人寫的那首: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失我今神人,使我不得祭於天。


而且關於讚美衛青的詩句也不少,所以並不是說沒有什麼人去讚美衛青霍去病。

名篇的效應

首先不否認李廣這個人,只是可惜他沒有像張騫和霍去病那樣自帶GPS的大腦,在進軍匈奴的過程中迷路最後自殺,實在是可惜了這三朝名將了。
不過李廣能在詩句中出名,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名篇的效應,像是王昌齡的《出塞》這等千古名篇就給後世記住李廣這個名將加了一定的分數。(注:龍城到底指匈奴的祭天之處,還是指盧龍城即漢代右北平所在地,這裡存疑不過後一種解釋合理一些



都是傑出的將領

其實無論李廣亦或是衛青、霍去病都是西漢將領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而流傳下來的詩詞雖然多,但是名篇相比這些詩詞總量還是少的,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如今學的卻又基本上都是名篇,恰好讚美李廣的詩詞又是名篇中的一篇。

這樣就造成了一定的錯覺,認為只大力讚美了李廣一人而已。所以說並不是沒有去推崇衛青霍去病二人的功績,而只是自己沒有怎麼去了解造成的誤解。不過這也算後世為李廣討回了一個公道,畢竟我們的飛將軍“李廣難封”啊!


淡看天上月


李廣一生的戰績其實非常一般,官位也非常一般,最終連一個最起碼的侯爵都沒有得到,和衛青、霍去病遠遠不能比。但是他對後世的影響,則明顯地超過了衛青、霍去病。唐宋兩朝,都把他放在古代最重要的行列,詩人讚歎他的詩詞,那更是數不勝數。

(飛將軍李廣畫像)

那麼,李廣為什麼會在後世,尤其是在詩人中獲得那麼大的推崇懷念呢?

第一,詩人推崇李廣,是因為感同身受。

古代詩人,尤其是詩詞寫得好的詩人,大都是不得志的。有一句話叫做“愁苦之詞易巧,歡愉之詞難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古代詩人才華橫溢卻不得志,李廣武藝高強也是一生不得志,“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最終連一個侯爵都沒得到。這樣的境遇,讓古代優秀的詩人們感同身受,所以,經常會以寫李廣來“澆心中的塊壘”,抒發自己的鬱悶之情。選擇李廣,而不是選擇一生榮光無數的衛青霍去病來寫,就很容易讓人理解了。

同時,選擇李廣作為寫作對象,還有一個原因。中國古代從漢高祖那裡傳下來一個規矩,非同姓不封王,無戰功不封侯。封王完全是一種奢望,封侯倒是可以追求的一個人生理想。但是封侯必須要有戰功,所以班超“投筆從戎”開了一個先河,詩人們都想學班超,“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而李廣作為一名能力卓著的戰將,就算“從戎”了,就算立下了不少戰功,依然不能封侯。因此,這不能不讓人慨嘆。

(大將霍去病)

第二,李廣的“相對戰功”,絕不輸於衛霍

我這裡所說的“相對戰功”,是基於這個武將的身份,他所能帶動的兵力情況,以及他所參加的戰役情況進行的綜合考量。

衛青、霍去病因為是漢武帝的親戚,因為性格很好,又極力討好漢武帝,因而深得漢武帝寵愛。他們由此成為三軍統帥,所帶的兵力非常多。基於漢武帝時期軍隊整體的戰鬥力強大,他們所打的都是大戰役,獲得的都是大勝仗。雖說這個大勝仗並不一定就是他們打下來的,但他們作為軍隊的最高統治者,肯定獲得最多的獎勵。

李廣一生都只是個偏將軍,他指揮的軍隊數量非常有限。當他單獨出戰的時候,所帶的軍隊更少。雖然經常都能打勝仗,但是取勝的規模不是很大。當他作為大軍團中間的一個方面軍的時候,其戰功又會被埋沒。或者被安排去打戰略不是很好的那種戰爭。比如他幾次跟隨衛青作戰,衛青給他安排的路線都很糟糕。

不過就算這樣,相對於他殺死敵人的數量,他的“相對功勞”並不在衛青、霍去病之下,所以後世的詩人們非常地同情他推崇他。

(衛青)

第三,李廣具有強大的人格力量,這種人格力量折服後人。

李廣的人格力量體現在兩點:

一是英勇無畏。李廣被稱為“飛將軍”,就在於他不但武功高強,騎射一流,而且英勇無畏。他數次深入險境,但最後都能依靠他絕世的謀略和不屈的精神,從險境中走過來。這種英勇無畏,是一個軍人最重要的品格。李廣就具有這樣的品格。

二是不附權貴。李廣之所以一生沒有封侯,就是他不攀附權貴,因此也不像衛青霍去病那樣,受漢武帝的重用。而這種不附權貴的秉性,也就是他人格最閃光的地方。

李廣一個不得志的將軍,能夠在後世有那麼高的令名,絕不是偶然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我們看國共戰爭片,一定會發現國民黨軍隊有個大問題。凡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全部美式裝備,各種補給都很充足。至於那些雜牌軍,不光待遇差、裝備差,往往還要充當炮灰。

其實,漢武帝治下,情況有些類似。

衛青、霍去病是漢武帝的近臣嫡系,漢帝國最精銳的士兵、戰馬任憑他們調度。李廣是邊境行伍出身的猛將,沒有外戚的身份,相當於漢帝國的雜牌軍。所以,李廣所部,待遇、裝備都比較差,出征匈奴時,還要承擔最苦、最難出成績的任務,自然付出傷亡多,看上去收效少。

要深入討論這個問題,就需要梳理一下漢代的騎兵戰法。我們會發現,衛青、霍去病突擊戰法的成功,需要大量支線部隊的輔助。這些支線部隊,由點及線,切割草原的活動空間,這樣漢庭才能把我匈奴主力方向,由衛霍率領精銳,給予致命打擊。至於那些支線部隊,兵力、裝備有限,他們的生死成敗,對於漢帝國來說無關痛癢——對漢武帝來說,作為炮灰的李陵就應該死在那裡。


稍稍展開的話,最近李碩有一本新書叫《南北戰爭三百年》,對兩漢至於南北朝的軍事技術有比較深入的討論。

作者指出衛青、霍去病的主力,其實是手持長槍的槍騎兵,這和長於騎射的匈奴騎兵有很大不同。概言之,匈奴人自幼騎馬,騎馬射箭是其長處;如果要和匈奴人拼騎射,那正好就撞到對方槍口上了。所以衛青霍去病發明出了一種新戰術,就是拿著長槍往前衝,然後在白刃戰中硬碰硬。在雙方都沒有馬蹬的情況下,漢軍在鐵製兵器方面有天然的優勢,長槍長戟是匈奴所不具備的,這樣一來,衛青、霍去病軍就可以揚長避短,取得佳績。這一看法非常精彩,作者進一步列舉漢代畫像石等出土文物,為讀者呈現出漢代槍騎兵的面貌,這裡就不劇透了。

但作者對李廣的分析就比較薄弱了。

他認為,李廣在戰法上保守落後,基本上還在走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老路。所以,作者講:“當衛青、霍去病已經做出表率、幾乎所有漢軍騎兵都接受了……衝鋒肉搏戰時,李廣仍迷戀著他已經藝術化的騎射本領。”(Kindle版:loc 728)在他看來,既然衛青、霍去病開發出了槍騎兵衝鋒肉搏的戰法,全軍就應該紛紛效仿;李廣覺得自己了不起,硬是要和匈奴比騎射,他行他上了,可是他手下人不行啊,這樣打能不輸掉麼?這樣一來,他認為李廣拒絕先進的、適合漢軍的作戰方式,走上了個人英雄主義的歧途。

我個人不太認同。我覺得這個說法有點像對國軍雜牌軍說,你看,人家張靈甫的74師,可以快速突擊,集中火力猛攻,你們怎麼還在和共軍瞎周旋,運動戰你能打過共軍?(當然,這裡有一些不貼切的地方,張靈甫的74師也完蛋了……)

面對以騎射見長的匈奴,槍騎兵有優勢,但劣勢也很明顯:畢竟戈矛槍戟這樣的兵器,最多不過2米多,箭怎麼也可以射幾十米。大家速度差不多快,於是問題就來了:我們一隊槍騎兵衝鋒尋求肉搏,對方騎射手機動後撤,一邊撤一邊射箭——速度一樣的情況下,永遠追不上的……同時,長途奔襲,衝鋒突擊,對馬匹的消耗很大。東亞戰馬本來身材較小,耐力有限,一旦馬匹大批死亡,刀筆吏就要來興師問罪了……

所以實戰中,要實現騎兵衝鋒的戰法,有一些前提條件。戰役準備上,需要有大量馬匹,供主將任意使用。戰術上要選擇狹長地形(作者已經注意到)。更重要的是,在戰略上,就需要攻其必救,打擊其王庭、後方族帳。所以元朔五年(前124年),衛青需要,直接打擊右賢王所部後方,最後俘虜“男女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這裡,俘獲人口牲畜的數字值得注意,這意味著漢軍掌握了匈奴右賢王本部的動向,避開其外圍遊騎,直接向其男女老弱、牛馬資產發起攻擊。這樣一來,匈奴弓騎不得不回師救援,由此才能迫使匈奴放棄“追逐騎射”,陷入“短兵肉搏”。(Kindle版:loc 666)

攻其必救的戰略目標,不是一支軍隊可以實現的。這多個戰鬥單位共同推進。這個時候,誰能獲得更多的戰馬、補給?誰能第一時間獲得匈奴動向?在掌握有關情報以後,誰可以攻擊匈奴薄弱的輜重,獲得豐厚戰利品?誰必須牽制匈奴精銳騎兵,甚至與其展開苦戰?

司馬遷告訴我們:這些軍事決策背後,是殘酷的政治現實。誰能獲得皇帝的寵信,誰就能在戰場上獲得主動;相反,缺少堅實的政治背景,縱然有一身的武藝,也不過是大漠中的孤軍,刀筆吏面前的敗將。



在野武將


李廣比衛青、霍去病出名,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的原因是由於李廣自身的原因,李廣抗擊匈奴,有比較突出的貢獻,而且為官清廉;第二個方面的原因,是由於唐太宗李世民的建廟追封,李廣得以名揚後世。而李廣和衛青、霍去病有一段私人恩怨,衛青造成了老年李廣的自殺,霍去病則為私仇,故意射殺李廣的幼子李敢,所以衛青、霍去病後世褒貶不一,這裡我詳細的介紹下。

首先,李廣出名的原因是,一生鞠躬盡瘁,抗擊匈奴,是漢朝的民族英雄,而且李廣個人在漢朝和匈奴的影響力都比較大,李廣善於射箭,也成為流傳後世的一個佳話,比如《水滸傳》中花榮因為箭法準,就有了“小李廣”的綽號,但歷史上的李廣是死於自殺,《水滸傳》中的“小李廣”花榮,最後也是自殺而死。

其次,李廣為官清廉,為軍事百姓愛戴,李廣常把自己的俸祿分賞給部下,與士兵同吃同飲,做了四十多年的官,兩袖清風,也沒購置自己的家產,為官清廉,為百姓所追憶。

最後,唐太宗李世民追認李廣為自己的先祖,後來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時,就安排了李廣,為李廣建廟,一直到宋代,設古代名將廟,安排七十二名將時,裡面依然有李廣,所以李廣的名聲由於李世民的推動,在後世流傳的更長遠。

李廣和衛青、霍去病之間有一段恩怨,因為李廣晚年抗擊匈奴時,漢武帝擔心李廣年老不能取勝,讓衛青不要安排李廣做前鋒,於是衛青在與匈奴的戰爭中,故意安排李廣進攻時繞遠路,而又沒有很好的與老將軍協調好私人關係,導致李廣為了抗擊匈奴,率軍進入沙漠後,因繞遠路沒有嚮導,而迷路,沒能趕上大戰。衛青自己與匈奴大戰,又沒捉住匈奴軍的首領單于,因為李廣沒能加入戰鬥,衛青回來後又找李廣對質,最後李廣憤愧自盡。

衛青作為全軍的統帥,由於管理上的失誤,和下屬在戰前和戰後,沒有充分和諧的溝通,導致老將軍李廣自殺,衛青這個統帥有管理失當的責任,是難辭其咎的。李廣自殺後,幼子李敢把衛青打了一頓,衛青因為心中有愧,把這事壓了下來,也沒向皇帝告狀,但霍去病為了幫舅舅衛青報仇,在後來的甘泉宮狩獵中故意射死李廣的幼子李敢,這是因私怨,蓄意殺害英雄後人呀,所以霍去病最後的下慘也不是太好,二十三歲號稱因病去世,是因果循環,還是有內幕原因,真相只有歷史自己才知道。


導演林增榮


因為《史記》本身就是有偏向的啊,寫史書的人,也許不應該夾雜自己的好惡,但是太史公沒有,當然事後有人認為其偏頗。宋代黃震就說過“衛霍深入二千里,聲震華夷,今看其傳,不值一錢。李廣每戰輒北,今看其傳,英風猶在”。

在太史公筆下,衛青還因為裙帶關係直接上了史記中的佞幸列傳,衛青霍去病儘管軍功赫赫,但是也有前提,那是因為能征善戰的兵都分給了霍將軍。那麼這樣一來,他們個人的指揮能力,當然打了折扣。在讀者看來,你是喜歡苦苦奮鬥的人還是喜歡直接開掛的人民幣玩家?結果當然顯而易見,多數人都會喜歡飛將軍李廣。

觀感是一方面,李廣的個人經歷又是一方面,空有一身本領只能苦熬,於是還有一個這樣的成語“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懷才不遇是文人騷客鬱結難舒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們借古諷今,大多會以李廣自比。霍去病和衛青也有典故,比如霍去病的“封狼居胥”,衛青的“龍城”,但是一般情況下能用的時候不多。即使用了恐怕也沒有懷才不遇的那些詩歌流傳的廣泛,更能讓人共情。所以李廣的英名事蹟當然一代代流傳下來。

當然,文壇會褒揚李廣,但是在官方那裡又是另一種情況了。比如武將在受到表彰的時候,大多會說有“驃騎將軍的風采”,與衛霍比肩,這是極高的評價。沒人上來說“將軍作戰英勇,像李廣一般”,這太煞風景了吧。


光明大先生


唐朝有很多歌頌飛將軍李廣的詩句,如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高適的《燕歌行》:“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王勃《滕王閣序》“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等等。從唐宋眾多的詩句中我們總歸可分為兩類,一是讚頌李廣功績和英勇善戰,二是為李廣終身未封而嘆息不平。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但他在人們心中的存在感要強得多,這中原因應從多方面來看。


首先是因為他在抵抗匈奴的資歷上要長得多。早在漢景帝時吳楚之亂,李廣隨周亞夫出戰,李廣任驍騎都尉,因立功,升任將軍。後來鎮守邊關,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守護著漢王朝與匈奴對抗的前沿重地。那時漢王朝尚不具備與匈奴進行大規模作戰的能力,國家與邊民安危,全靠邊關將士防守保衛。”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王昌齡的這兩句詩,就是對李廣任雁門等地太守時的一種真實寫照。飛將軍這一稱謂並不是自己所封,也不是上級所給,而是敵我雙方共同認可的,當時可以說只要李將軍在,匈奴就不敢輕易冒犯,李廣威望之高可見一斑,那時衛青、霍去病還尚未出道呢。後來在漢武帝勵精圖治下,漢朝國力和武力大幅提高,一改過去的綏靖政策,開始了與匈奴大規模的戰爭,衛青及後來的霍去病先後橫空出世,在沙場建立了不朽之功。遺憾的是在這些大規模決戰中,李廣建功相對很少,就連同他過去的功績都淹沒在別人巨大的勝利之中,被人淡忘。對後人而言,反觀歷史,李廣的功績就能再度呈現。



在漢朝建朝以來始終沒有改變外戚當政的局面。可以說漢朝權力機構形成了一種等級,最高當然是皇權,二是外戚,三是功臣。一般是外戚把持朝政,衛青之姐衛子夫被漢武帝帶入官後,幾年即為皇后,衛青又娶漢武帝之姐平陽公主為妻,霍去病為衛青另一姐之子。衛青舉家從草根階層,一躍成了外戚中一股最大勢力而權傾一時。但是應指出衛青、霍去病並不是依付在衛子夫裙帶上成長起來的勢力,只能說衛子夫為他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臺。衛青、霍去病身服戎裝,統帥大軍7次遠征沙漠,千里奔襲,基本摧毀了匈奴勢力,為大漢建立了不朽功勳。而李廣在後起的新貴面前已是暗然失色。除衛青、霍去病一門5人封侯,其手下將領公孫敖等數十人先後封侯,而老將李廣卻依然停留在原地。最後,在漠北一場大戰中,作為前將軍的李廣本來可殲敵立功封侯的,但主帥衛青安排了他好友公孫敖為先鋒主將,安排李廣在沙漠中繞道漠北夾擊,結果在沙漠中迷失道路未趕到參戰,匈奴單于逃掉,李廣羞憤自殺。我們可以分析,李廣除運氣差,全局戰略不足外,受到打壓也是一個原因。試想,如給他太多機會,地位遷升封侯,他比平級人的資歷老能力強,勢必難於駕馭,衛青本人則更願提拔年青有為的將領,使用起來更得心應手,這種原因更造成李廣難封的局面。




還有一點,漢代時都以殺敵多少俘虜多少來論功行賞,這種以人頭確定軍功的方式在古代也是普遍現象,而且古代不及現在那樣論資排輩,只要有人頭軍功就能遷升,這就使很多艱苦的戰事如誘敵、掩護、牽制等,那些即艱苦又容易犧牲且不易立功的工作,就只能由非嫡系來承擔,李廣承擔了大量此類軍務,不能殺敵當然難立功,後人說李廣命運差應也包含了這些內容。

李廣的兒子李敢終於被封侯,總算完成了父親的夙願,難道他比他老爹功勞大?是不是李廣枉死,對其子有所憐憫也未可知。但他年青氣盛,因父死一直不平,後來找衛青理論,並打了衛青,卻被霍去病用箭射殺。其子封了侯卻不得善終,李廣可悲啊!

@湘水微波


湘水微波


不說李廣的遭遇,今天特此糾正一個很多人都弄誤會的一個常識性錯誤!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飛將指的是誰?有說李廣的,有說衛青的,更有奇葩說是霍去病的,今天把個人意見說明一下,共同探討!

我個人認為指的就是衛青!

原因如下: 但使龍城飛將在,應該這樣讀:但使.龍城飛將.在, 意思是說龍城飛將是一體的。前綴龍城是為了襯托飛將。

都知道衛青初次出征就直接長途奔襲幾百裡偷襲了匈奴的祭天聖地龍城,據說是在現在的蒙古國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請注意一點,那個時候可沒有現在的交通工具,完全是靠馬來機動的,而衛青之前幾十年甚至數百年以來,匈奴對先秦和漢王朝都保持著絕對的機動優勢!匈奴絕對不可能想到衛青居然會深入他們的境內來往數百里,還能大勝而歸!在匈奴和漢朝雙方的印象裡,這是不可能發生的, 就像是從天上飛過來一樣! 所以,後人稱呼衛青是龍城飛將,無論從歷史事實還是從個人感情上來講,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如果非要這樣讀,但使龍城.飛將在, 非要把龍城和飛將分開,還有什麼意義?李廣被稱作飛將軍,這個沒問題!但是龍城呢?單獨拉出來龍城有什麼意義? 即便作者想按龍城大捷來誇衛青,也不能單單寫龍城倆字啊!沒有任何指向性!

所以,不能因為李廣被稱作飛將軍,就把飛將當做是他!前面的龍城已經確定了歷史事件,這個時間和李廣一點關係都沒有! 什麼在這個大作戰當中,他還是戰敗的一隊!

至於霍去病,那就更不可能了。龍城大捷和他沒關係,至於飛將軍的稱號,也和他不沾邊!

以上純屬純屬個人想法!





太上老君的葫蘆


因為文人總愛把戰爭當作風月。歌頌李廣的文人,王維也好,王勃也好,蘇軾也好,他們都是純粹的文人,就算是到過邊塞,也只是考察,巡視,很少有真正參軍打仗的。反過來,真正打過仗的,或是親身經歷過戰場殘酷的,比如高適,范仲淹,文天祥,很少歌頌李廣的,同情的都少,職業的將軍更是如此。說明了什麼?李廣名聲很大,就如同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一樣,吹捧的成分太多了,真正打仗,即便是最講究官兵一致的解放軍都不會那麼帶兵。

所以問題來了,為什麼李廣還是受文人吹捧呢?

首先一個原因,他作古已久,拿他做文章不會有太多苦難。

第二,太史公偏愛李廣,硬是把他塑造成了一個悲劇英雄,和項羽一樣。

第三,衛青出身低賤,但是關係太硬。文人們大多沒有這樣的關係網,言談之間總會帶有一種羨慕的輕蔑,故意忽略衛青的才能,堅持認為這就是吃軟飯的。

第四,文人們科舉出人頭地很難,就算進入官場,起起伏伏,難以預料,低谷的時候,就愛找歷史人物類比,好抒發自己的心情,李廣恰好也是鬱郁不得志,名聲也不錯,就成了這些人的偶像。粉絲力量大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