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什么后世诗人多在诗词中怀念李广而不怎么推崇卫霍呢?

火车头27717902


都因为那句唐诗吧,"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我们的小学教科书里,把这里的"飞将"解释成李广,所以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汉朝有一个飞将军李广,但至于他有多少战功,估计很少有人真正知道。

但实际上,王昌龄的这句诗里的龙城飞将真的指李广吗?王昌龄自己没有明说是谁,但有很多人不这么觉得,我也不这么觉得。汉武帝时期,真正率军直捣龙城的是卫青,李广一辈子都没到过龙城,怎么会是说他呢?因此,这位传说中的飞将军应该是指卫青才对。如果我们的教科书里把"飞将"解释成卫青,我觉得卫青的名字也会逐渐家喻户晓。



如楼主所说,卫青霍去病的战功都远远大于李广。李广难封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他自己实在没有什么像样的战功,而且带兵途中还经常迷路,贻误军机,和对匈奴七战七捷的卫青,擅长长途奔袭以少胜多的霍去病差的确实有点多。



而且我们知道,卫青出身骑奴,最后做到大将军,青史留名,他的故事可比李广励志多了,也传奇多了;霍去病就更不用说了,中国历史上最神奇的少年军事天才,同样值得大书特书。在此,希望我们的传媒界朋友多出一些关于卫青霍去病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多多发扬他们的故事和精神。


北宋一书生


李广的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后人却怀念称赞的是李广,而不是卫霍二人?

我总结有以下原因:

一、先解析卫青的第一场胜仗。

当时汉朝派四位将军,分四路进攻匈奴。其中包括卫青、李广率领的数千骑。

由于李广被匈奴赞为飞将军。人怕出名猪怕壮。匈奴的主力全部来围歼李广的数千骑。

卫青趁匈奴后防空虚,突袭匈奴老巢。俘虏匈奴单于的妻妾奴仆,大获而归。

另外两位将军也不救援李广。而是负责皇帝小舅子左右翼的安全。

最终李广军全军覆没。如果没有李广吸引匈奴主力,卫青哪有机会直捣匈奴老巢?

事后卫青加官进爵,而李广被判处死刑,花钱赎罪,贬为庶人。

卫青凯旋后,并未向天子说明。正因为李广吸引了匈奴的主力,自己才能立下奇功。

二、李广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在这一点上,卫青不如李广。而霍去病更烂,对待士卒苛刻,不能与麾下同甘共苦。

三、如果说项羽神勇,千古无二。那李广的箭法,则是古往今来第一人。梁山好汉之一的华荣因箭法好,被称为‘小李广。’

四、李广的‘飞将军’之名是匈奴给予的。正如辽国称杨业是‘杨无敌’。

五、《史记》中文学造诣最高的有三篇,分别是李将军列传,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在这三篇中,李将军列传排第一。司马迁给李广做了一定的宣传。

六、霍去病品行低劣。用卑鄙手段暗杀李广之子李敢。最终霍去病莫名的早逝,其子也被汉武帝暗中毒杀。(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尽。有两人被杀,大快人心。一个是法家酷吏张汤,被另一个法家酷吏处死。一个是霍去病父子之死。)


杨朱学派


人称霍嫖姚,卫青也不少

谁说写霍去病的诗句不多,无论李白、杜甫、王维等等大诗人都写过霍去病的诗句,而且很多都是以霍嫖姚的形式出现。

不过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匈奴人写的那首: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失我今神人,使我不得祭于天。


而且关于赞美卫青的诗句也不少,所以并不是说没有什么人去赞美卫青霍去病。

名篇的效应

首先不否认李广这个人,只是可惜他没有像张骞和霍去病那样自带GPS的大脑,在进军匈奴的过程中迷路最后自杀,实在是可惜了这三朝名将了。
不过李广能在诗句中出名,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名篇的效应,像是王昌龄的《出塞》这等千古名篇就给后世记住李广这个名将加了一定的分数。(注:龙城到底指匈奴的祭天之处,还是指卢龙城即汉代右北平所在地,这里存疑不过后一种解释合理一些



都是杰出的将领

其实无论李广亦或是卫青、霍去病都是西汉将领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而流传下来的诗词虽然多,但是名篇相比这些诗词总量还是少的,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如今学的却又基本上都是名篇,恰好赞美李广的诗词又是名篇中的一篇。

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的错觉,认为只大力赞美了李广一人而已。所以说并不是没有去推崇卫青霍去病二人的功绩,而只是自己没有怎么去了解造成的误解。不过这也算后世为李广讨回了一个公道,毕竟我们的飞将军“李广难封”啊!


淡看天上月


李广一生的战绩其实非常一般,官位也非常一般,最终连一个最起码的侯爵都没有得到,和卫青、霍去病远远不能比。但是他对后世的影响,则明显地超过了卫青、霍去病。唐宋两朝,都把他放在古代最重要的行列,诗人赞叹他的诗词,那更是数不胜数。

(飞将军李广画像)

那么,李广为什么会在后世,尤其是在诗人中获得那么大的推崇怀念呢?

第一,诗人推崇李广,是因为感同身受。

古代诗人,尤其是诗词写得好的诗人,大都是不得志的。有一句话叫做“愁苦之词易巧,欢愉之词难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古代诗人才华横溢却不得志,李广武艺高强也是一生不得志,“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最终连一个侯爵都没得到。这样的境遇,让古代优秀的诗人们感同身受,所以,经常会以写李广来“浇心中的块垒”,抒发自己的郁闷之情。选择李广,而不是选择一生荣光无数的卫青霍去病来写,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了。

同时,选择李广作为写作对象,还有一个原因。中国古代从汉高祖那里传下来一个规矩,非同姓不封王,无战功不封侯。封王完全是一种奢望,封侯倒是可以追求的一个人生理想。但是封侯必须要有战功,所以班超“投笔从戎”开了一个先河,诗人们都想学班超,“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而李广作为一名能力卓著的战将,就算“从戎”了,就算立下了不少战功,依然不能封侯。因此,这不能不让人慨叹。

(大将霍去病)

第二,李广的“相对战功”,绝不输于卫霍

我这里所说的“相对战功”,是基于这个武将的身份,他所能带动的兵力情况,以及他所参加的战役情况进行的综合考量。

卫青、霍去病因为是汉武帝的亲戚,因为性格很好,又极力讨好汉武帝,因而深得汉武帝宠爱。他们由此成为三军统帅,所带的兵力非常多。基于汉武帝时期军队整体的战斗力强大,他们所打的都是大战役,获得的都是大胜仗。虽说这个大胜仗并不一定就是他们打下来的,但他们作为军队的最高统治者,肯定获得最多的奖励。

李广一生都只是个偏将军,他指挥的军队数量非常有限。当他单独出战的时候,所带的军队更少。虽然经常都能打胜仗,但是取胜的规模不是很大。当他作为大军团中间的一个方面军的时候,其战功又会被埋没。或者被安排去打战略不是很好的那种战争。比如他几次跟随卫青作战,卫青给他安排的路线都很糟糕。

不过就算这样,相对于他杀死敌人的数量,他的“相对功劳”并不在卫青、霍去病之下,所以后世的诗人们非常地同情他推崇他。

(卫青)

第三,李广具有强大的人格力量,这种人格力量折服后人。

李广的人格力量体现在两点:

一是英勇无畏。李广被称为“飞将军”,就在于他不但武功高强,骑射一流,而且英勇无畏。他数次深入险境,但最后都能依靠他绝世的谋略和不屈的精神,从险境中走过来。这种英勇无畏,是一个军人最重要的品格。李广就具有这样的品格。

二是不附权贵。李广之所以一生没有封侯,就是他不攀附权贵,因此也不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受汉武帝的重用。而这种不附权贵的秉性,也就是他人格最闪光的地方。

李广一个不得志的将军,能够在后世有那么高的令名,绝不是偶然的。


张生全精彩历史


我们看国共战争片,一定会发现国民党军队有个大问题。凡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全部美式装备,各种补给都很充足。至于那些杂牌军,不光待遇差、装备差,往往还要充当炮灰。

其实,汉武帝治下,情况有些类似。

卫青、霍去病是汉武帝的近臣嫡系,汉帝国最精锐的士兵、战马任凭他们调度。李广是边境行伍出身的猛将,没有外戚的身份,相当于汉帝国的杂牌军。所以,李广所部,待遇、装备都比较差,出征匈奴时,还要承担最苦、最难出成绩的任务,自然付出伤亡多,看上去收效少。

要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就需要梳理一下汉代的骑兵战法。我们会发现,卫青、霍去病突击战法的成功,需要大量支线部队的辅助。这些支线部队,由点及线,切割草原的活动空间,这样汉庭才能把我匈奴主力方向,由卫霍率领精锐,给予致命打击。至于那些支线部队,兵力、装备有限,他们的生死成败,对于汉帝国来说无关痛痒——对汉武帝来说,作为炮灰的李陵就应该死在那里。


稍稍展开的话,最近李硕有一本新书叫《南北战争三百年》,对两汉至于南北朝的军事技术有比较深入的讨论。

作者指出卫青、霍去病的主力,其实是手持长枪的枪骑兵,这和长于骑射的匈奴骑兵有很大不同。概言之,匈奴人自幼骑马,骑马射箭是其长处;如果要和匈奴人拼骑射,那正好就撞到对方枪口上了。所以卫青霍去病发明出了一种新战术,就是拿着长枪往前冲,然后在白刃战中硬碰硬。在双方都没有马蹬的情况下,汉军在铁制兵器方面有天然的优势,长枪长戟是匈奴所不具备的,这样一来,卫青、霍去病军就可以扬长避短,取得佳绩。这一看法非常精彩,作者进一步列举汉代画像石等出土文物,为读者呈现出汉代枪骑兵的面貌,这里就不剧透了。

但作者对李广的分析就比较薄弱了。

他认为,李广在战法上保守落后,基本上还在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老路。所以,作者讲:“当卫青、霍去病已经做出表率、几乎所有汉军骑兵都接受了……冲锋肉搏战时,李广仍迷恋着他已经艺术化的骑射本领。”(Kindle版:loc 728)在他看来,既然卫青、霍去病开发出了枪骑兵冲锋肉搏的战法,全军就应该纷纷效仿;李广觉得自己了不起,硬是要和匈奴比骑射,他行他上了,可是他手下人不行啊,这样打能不输掉么?这样一来,他认为李广拒绝先进的、适合汉军的作战方式,走上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歧途。

我个人不太认同。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像对国军杂牌军说,你看,人家张灵甫的74师,可以快速突击,集中火力猛攻,你们怎么还在和共军瞎周旋,运动战你能打过共军?(当然,这里有一些不贴切的地方,张灵甫的74师也完蛋了……)

面对以骑射见长的匈奴,枪骑兵有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毕竟戈矛枪戟这样的兵器,最多不过2米多,箭怎么也可以射几十米。大家速度差不多快,于是问题就来了:我们一队枪骑兵冲锋寻求肉搏,对方骑射手机动后撤,一边撤一边射箭——速度一样的情况下,永远追不上的……同时,长途奔袭,冲锋突击,对马匹的消耗很大。东亚战马本来身材较小,耐力有限,一旦马匹大批死亡,刀笔吏就要来兴师问罪了……

所以实战中,要实现骑兵冲锋的战法,有一些前提条件。战役准备上,需要有大量马匹,供主将任意使用。战术上要选择狭长地形(作者已经注意到)。更重要的是,在战略上,就需要攻其必救,打击其王庭、后方族帐。所以元朔五年(前124年),卫青需要,直接打击右贤王所部后方,最后俘虏“男女五千余人,畜数千百万。”这里,俘获人口牲畜的数字值得注意,这意味着汉军掌握了匈奴右贤王本部的动向,避开其外围游骑,直接向其男女老弱、牛马资产发起攻击。这样一来,匈奴弓骑不得不回师救援,由此才能迫使匈奴放弃“追逐骑射”,陷入“短兵肉搏”。(Kindle版:loc 666)

攻其必救的战略目标,不是一支军队可以实现的。这多个战斗单位共同推进。这个时候,谁能获得更多的战马、补给?谁能第一时间获得匈奴动向?在掌握有关情报以后,谁可以攻击匈奴薄弱的辎重,获得丰厚战利品?谁必须牵制匈奴精锐骑兵,甚至与其展开苦战?

司马迁告诉我们:这些军事决策背后,是残酷的政治现实。谁能获得皇帝的宠信,谁就能在战场上获得主动;相反,缺少坚实的政治背景,纵然有一身的武艺,也不过是大漠中的孤军,刀笔吏面前的败将。



在野武將


李广比卫青、霍去病出名,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李广自身的原因,李广抗击匈奴,有比较突出的贡献,而且为官清廉;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建庙追封,李广得以名扬后世。而李广和卫青、霍去病有一段私人恩怨,卫青造成了老年李广的自杀,霍去病则为私仇,故意射杀李广的幼子李敢,所以卫青、霍去病后世褒贬不一,这里我详细的介绍下。

首先,李广出名的原因是,一生鞠躬尽瘁,抗击匈奴,是汉朝的民族英雄,而且李广个人在汉朝和匈奴的影响力都比较大,李广善于射箭,也成为流传后世的一个佳话,比如《水浒传》中花荣因为箭法准,就有了“小李广”的绰号,但历史上的李广是死于自杀,《水浒传》中的“小李广”花荣,最后也是自杀而死。

其次,李广为官清廉,为军事百姓爱戴,李广常把自己的俸禄分赏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做了四十多年的官,两袖清风,也没购置自己的家产,为官清廉,为百姓所追忆。

最后,唐太宗李世民追认李广为自己的先祖,后来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时,就安排了李广,为李广建庙,一直到宋代,设古代名将庙,安排七十二名将时,里面依然有李广,所以李广的名声由于李世民的推动,在后世流传的更长远。

李广和卫青、霍去病之间有一段恩怨,因为李广晚年抗击匈奴时,汉武帝担心李广年老不能取胜,让卫青不要安排李广做前锋,于是卫青在与匈奴的战争中,故意安排李广进攻时绕远路,而又没有很好的与老将军协调好私人关系,导致李广为了抗击匈奴,率军进入沙漠后,因绕远路没有向导,而迷路,没能赶上大战。卫青自己与匈奴大战,又没捉住匈奴军的首领单于,因为李广没能加入战斗,卫青回来后又找李广对质,最后李广愤愧自尽。

卫青作为全军的统帅,由于管理上的失误,和下属在战前和战后,没有充分和谐的沟通,导致老将军李广自杀,卫青这个统帅有管理失当的责任,是难辞其咎的。李广自杀后,幼子李敢把卫青打了一顿,卫青因为心中有愧,把这事压了下来,也没向皇帝告状,但霍去病为了帮舅舅卫青报仇,在后来的甘泉宫狩猎中故意射死李广的幼子李敢,这是因私怨,蓄意杀害英雄后人呀,所以霍去病最后的下惨也不是太好,二十三岁号称因病去世,是因果循环,还是有内幕原因,真相只有历史自己才知道。


导演林增荣


因为《史记》本身就是有偏向的啊,写史书的人,也许不应该夹杂自己的好恶,但是太史公没有,当然事后有人认为其偏颇。宋代黄震就说过“卫霍深入二千里,声震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今看其传,英风犹在”。

在太史公笔下,卫青还因为裙带关系直接上了史记中的佞幸列传,卫青霍去病尽管军功赫赫,但是也有前提,那是因为能征善战的兵都分给了霍将军。那么这样一来,他们个人的指挥能力,当然打了折扣。在读者看来,你是喜欢苦苦奋斗的人还是喜欢直接开挂的人民币玩家?结果当然显而易见,多数人都会喜欢飞将军李广。

观感是一方面,李广的个人经历又是一方面,空有一身本领只能苦熬,于是还有一个这样的成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怀才不遇是文人骚客郁结难舒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借古讽今,大多会以李广自比。霍去病和卫青也有典故,比如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卫青的“龙城”,但是一般情况下能用的时候不多。即使用了恐怕也没有怀才不遇的那些诗歌流传的广泛,更能让人共情。所以李广的英名事迹当然一代代流传下来。

当然,文坛会褒扬李广,但是在官方那里又是另一种情况了。比如武将在受到表彰的时候,大多会说有“骠骑将军的风采”,与卫霍比肩,这是极高的评价。没人上来说“将军作战英勇,像李广一般”,这太煞风景了吧。


光明大先生


唐朝有很多歌颂飞将军李广的诗句,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高适的《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王勃《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等。从唐宋众多的诗句中我们总归可分为两类,一是赞颂李广功绩和英勇善战,二是为李广终身未封而叹息不平。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但他在人们心中的存在感要强得多,这中原因应从多方面来看。


首先是因为他在抵抗匈奴的资历上要长得多。早在汉景帝时吴楚之乱,李广随周亚夫出战,李广任骁骑都尉,因立功,升任将军。后来镇守边关,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守护着汉王朝与匈奴对抗的前沿重地。那时汉王朝尚不具备与匈奴进行大规模作战的能力,国家与边民安危,全靠边关将士防守保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的这两句诗,就是对李广任雁门等地太守时的一种真实写照。飞将军这一称谓并不是自己所封,也不是上级所给,而是敌我双方共同认可的,当时可以说只要李将军在,匈奴就不敢轻易冒犯,李广威望之高可见一斑,那时卫青、霍去病还尚未出道呢。后来在汉武帝励精图治下,汉朝国力和武力大幅提高,一改过去的绥靖政策,开始了与匈奴大规模的战争,卫青及后来的霍去病先后横空出世,在沙场建立了不朽之功。遗憾的是在这些大规模决战中,李广建功相对很少,就连同他过去的功绩都淹没在别人巨大的胜利之中,被人淡忘。对后人而言,反观历史,李广的功绩就能再度呈现。



在汉朝建朝以来始终没有改变外戚当政的局面。可以说汉朝权力机构形成了一种等级,最高当然是皇权,二是外戚,三是功臣。一般是外戚把持朝政,卫青之姐卫子夫被汉武帝带入官后,几年即为皇后,卫青又娶汉武帝之姐平阳公主为妻,霍去病为卫青另一姐之子。卫青举家从草根阶层,一跃成了外戚中一股最大势力而权倾一时。但是应指出卫青、霍去病并不是依付在卫子夫裙带上成长起来的势力,只能说卫子夫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卫青、霍去病身服戎装,统帅大军7次远征沙漠,千里奔袭,基本摧毁了匈奴势力,为大汉建立了不朽功勋。而李广在后起的新贵面前已是暗然失色。除卫青、霍去病一门5人封侯,其手下将领公孙敖等数十人先后封侯,而老将李广却依然停留在原地。最后,在漠北一场大战中,作为前将军的李广本来可歼敌立功封侯的,但主帅卫青安排了他好友公孙敖为先锋主将,安排李广在沙漠中绕道漠北夹击,结果在沙漠中迷失道路未赶到参战,匈奴单于逃掉,李广羞愤自杀。我们可以分析,李广除运气差,全局战略不足外,受到打压也是一个原因。试想,如给他太多机会,地位迁升封侯,他比平级人的资历老能力强,势必难于驾驭,卫青本人则更愿提拔年青有为的将领,使用起来更得心应手,这种原因更造成李广难封的局面。




还有一点,汉代时都以杀敌多少俘虏多少来论功行赏,这种以人头确定军功的方式在古代也是普遍现象,而且古代不及现在那样论资排辈,只要有人头军功就能迁升,这就使很多艰苦的战事如诱敌、掩护、牵制等,那些即艰苦又容易牺牲且不易立功的工作,就只能由非嫡系来承担,李广承担了大量此类军务,不能杀敌当然难立功,后人说李广命运差应也包含了这些内容。

李广的儿子李敢终于被封侯,总算完成了父亲的夙愿,难道他比他老爹功劳大?是不是李广枉死,对其子有所怜悯也未可知。但他年青气盛,因父死一直不平,后来找卫青理论,并打了卫青,却被霍去病用箭射杀。其子封了侯却不得善终,李广可悲啊!

@湘水微波


湘水微波


不说李广的遭遇,今天特此纠正一个很多人都弄误会的一个常识性错误!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有说李广的,有说卫青的,更有奇葩说是霍去病的,今天把个人意见说明一下,共同探讨!

我个人认为指的就是卫青!

原因如下: 但使龙城飞将在,应该这样读:但使.龙城飞将.在, 意思是说龙城飞将是一体的。前缀龙城是为了衬托飞将。

都知道卫青初次出征就直接长途奔袭几百里偷袭了匈奴的祭天圣地龙城,据说是在现在的蒙古国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请注意一点,那个时候可没有现在的交通工具,完全是靠马来机动的,而卫青之前几十年甚至数百年以来,匈奴对先秦和汉王朝都保持着绝对的机动优势!匈奴绝对不可能想到卫青居然会深入他们的境内来往数百里,还能大胜而归!在匈奴和汉朝双方的印象里,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就像是从天上飞过来一样! 所以,后人称呼卫青是龙城飞将,无论从历史事实还是从个人感情上来讲,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非要这样读,但使龙城.飞将在, 非要把龙城和飞将分开,还有什么意义?李广被称作飞将军,这个没问题!但是龙城呢?单独拉出来龙城有什么意义? 即便作者想按龙城大捷来夸卫青,也不能单单写龙城俩字啊!没有任何指向性!

所以,不能因为李广被称作飞将军,就把飞将当做是他!前面的龙城已经确定了历史事件,这个时间和李广一点关系都没有! 什么在这个大作战当中,他还是战败的一队!

至于霍去病,那就更不可能了。龙城大捷和他没关系,至于飞将军的称号,也和他不沾边!

以上纯属纯属个人想法!





太上老君的葫芦


因为文人总爱把战争当作风月。歌颂李广的文人,王维也好,王勃也好,苏轼也好,他们都是纯粹的文人,就算是到过边塞,也只是考察,巡视,很少有真正参军打仗的。反过来,真正打过仗的,或是亲身经历过战场残酷的,比如高适,范仲淹,文天祥,很少歌颂李广的,同情的都少,职业的将军更是如此。说明了什么?李广名声很大,就如同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一样,吹捧的成分太多了,真正打仗,即便是最讲究官兵一致的解放军都不会那么带兵。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李广还是受文人吹捧呢?

首先一个原因,他作古已久,拿他做文章不会有太多苦难。

第二,太史公偏爱李广,硬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悲剧英雄,和项羽一样。

第三,卫青出身低贱,但是关系太硬。文人们大多没有这样的关系网,言谈之间总会带有一种羡慕的轻蔑,故意忽略卫青的才能,坚持认为这就是吃软饭的。

第四,文人们科举出人头地很难,就算进入官场,起起伏伏,难以预料,低谷的时候,就爱找历史人物类比,好抒发自己的心情,李广恰好也是郁郁不得志,名声也不错,就成了这些人的偶像。粉丝力量大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