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暹罗国主到暹罗王,揭秘混江龙李俊在暹罗的创业史

《水浒传》中的李俊,绰号混江龙,安徽合肥人。原为扬子江撑船艄公,兼贩私盐。梁山大聚义后,李俊排名天罡星第26位,为水军统帅。

从暹罗国主到暹罗王,揭秘混江龙李俊在暹罗的创业史

关于李俊这一“混江龙”的称号,除了直面表示了这个人水性好且在浔阳江上左右逢源之外,个人认为背后的意义是李俊本为平民,但却是混迹于江湖之中的“真龙”。

话说南征方腊时,宋江取杭州,李俊率军攻打靠湖门,与石秀率先登城,合擒守将吴值。后来,李俊又率水军头领到清溪城中诈降,被方腊封为水军都总管,而后在城中纵火,协助大军破城,最终平定方腊之乱。

从暹罗国主到暹罗王,揭秘混江龙李俊在暹罗的创业史

宋江率领的梁山大军经过了南征北战之后,就在准备“兔死狗烹”时,李俊选择带着童威童猛两兄弟归隐。后来他们到了海外,李俊成为了暹罗国主。

这是《水浒传》中对李俊结局的交待,这也让不少读者羡慕李俊的成功,大呼他才是梁山上最好命、最聪明的人。不过,如果结合陈忱的《水浒后传》来看,李俊最终的结局可不是暹罗国主,而是暹罗王。一个是国主,一个是王,貌似一样实则差别很大。

那么,李俊在暹罗是如何从“国主”变成“王”的呢?

从暹罗国主到暹罗王,揭秘混江龙李俊在暹罗的创业史

话说李俊半途离开宋江后,便隐居到太湖过上了自己的小日子。后来因为被贪官和渔霸的欺压,带领童威童猛等人扬帆出来,来到了暹罗国的附属金鳌岛,占据了这里并以此为根据地,自称征东大元帅。

从暹罗国主到暹罗王,揭秘混江龙李俊在暹罗的创业史

“金鳌岛”是个非常有名的地名,众多仙家在此修炼。在《封神演义》中,摆下“十绝阵”的截教十天君也是在这个地方隐居,更有部分“封神”爱好者推断通天教主的碧游宫就在这里。金鳌岛到底在哪,近些年有些历史学者推断它是台湾北部那个充满“火药味”的小岛。但是李俊自称征东大元帅,如果是在那个方位东边就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征东征哪里?东南是太平洋,正东是太平洋,东北是日本岛......

从暹罗国主到暹罗王,揭秘混江龙李俊在暹罗的创业史

说得有些跑遍,今天不讲地理,接着解构小说。金鳌岛屡出仙家,李俊在这里的经历更是传奇。

自从李俊自封为征东大元帅之后,暹罗不断派出军队前来剿匪。不过每次都是无功而返,还反被李俊的军队兵临暹罗城下。暹罗国主马赛真遣使请和,愿招李俊的得理干将花逢春为驸马。通过和亲,暹罗国主缓了口气,李俊也返回金鳌岛整顿军备。

恰逢暹罗国发生内乱,奸臣共涛弑杀马赛真,自立为王。李俊率领金鳌岛所有将士倾巢出动,后来又加入了前来投奔的登云山和饮马川的好汉,打进来暹罗城内,平息了内乱。李俊因此被奉为暹罗国主,因出身大宋,他奉大宋为正朔,正式朝贡。

从暹罗国主到暹罗王,揭秘混江龙李俊在暹罗的创业史

在小说第三十七回,李俊成为暹罗国主之后,大宋朝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靖康之耻”后,高宗皇帝即位临安,信任王潜善、黄伯彦、汤思退一班无谋宰相,专主和议。斥罢李纲,张所、傅亮忠良之臣,汴京复失,两淮不守。被兀术长驱直入,攻破独松关,高宗遂幸明州,后来又被金军战败。

李俊率领暹罗大军在牡蛎滩救驾,并将宋高宗护送回朝。李俊被宋高宗册封为暹罗王,子孙世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