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恐怕是中国新经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它固然为新旧经济形态的转换提供了极佳的通道与契机,但也在转型过程中让不再适应新经济形式的企业面临真正的生死之考。而资本以前所未有的强势姿态介入,也给了创业这道本身九死一生的难题一层不真实的光环,从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久经沙场的高管们,创业的时髦感淡化了慎行的严肃性,一枝独秀的背后更多是折戟沉沙的悲凉。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但技术的进阶和产业的升级,注定“双创”是未来必然的方向。与泥沙俱下的初期相比,“创业”与“创新”的质量才是发展中期最核心的关键词,这不仅是为了促进发展个体的健康,更是整体产业形态和经济形势的根本保障,而这也是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节点上举办的2018成都双创周的核心主旨——如何真正实现“高水平双创,高质量发展”。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为彰显自己的创新成色,也为了以更友好的姿态面对消费者,我们在CES和MWC这样的盛会上越来越多地见到了汽车品牌的身影,从汽车到科技,从驾乘到出行,转型的压力和寻找出路的冲动,驱使汽车品牌不断在突破边界上变换姿势。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如果说更多地与消费类电子产品融合代表了汽车品牌对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研判,那么在“双创周”这样的场合出现,则在更高的维度上表现出其对于创新驱动发展的认知。”“双创”与各行各业特别是汽车行业的深度融合,已然是不可忽视的趋势,能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并愿意在这样的场合与顶级的人才与技术共舞,本身就是一个汽车品牌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的表征。

这样的汽车品牌并不多,拜腾,便是其中之一。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作为唯一一家智能电动汽车公司,拜腾在双创周上受到的关注可想而知。除了参观了BAT这样的IT巨头,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还专程到拜腾的展台,听取了拜腾两位创始人毕福康博士和戴雷博士对拜腾整体发展状况和愿景的介绍。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两位德国人在中国创新创业并且还能在暗流汹涌的汽车行业游刃有余,这故事听起来固然具备足够的戏剧化元素,但是作为在造车新势力中并非拥有绝对优势的拜腾,能获得从国家领导人到行业主管再到地方行政长官的一致推许,显然绝不简单。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毕福康博士在宝马工作了20多年,他曾是宝马i系列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最为出色的产品便是BMW i8,被誉为“i8之父”,时至今日BMW i8依然是宝马新能源产品谱系中的先锋之一。戴雷博士则是汽车行业公认的“中国通”,担任过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以及华晨宝马营销高级副总裁。两位创始人的背景即使放在汽车行业中任何一个豪华品牌中都足以独当一面,而在传统汽车行业浸淫多年,让两位创始人以造车新势力的立场推进发展时,格外敏锐、审慎和具有前瞻性,对于传统汽车行业的深刻理解让他们既不轻言颠覆,又从不放弃创新。

拜腾在诸多新造车势力中算是相对克制和低调的,在正式对外发布品牌之前,外界几乎很少能够获取它的信息;而当正式亮相时,产品的成型度已经很高,大量的艰苦而寂寞的前期工作已经悄然完成。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在2018年1月的CES上,拜腾发布了首款车型BYTON M-Byte Concept——这也是本次拜腾带到“双创周”现场的产品。前卫而充满科技感的设计语言和创新的智能人车交互系统以及49英寸共享全面屏,即使在众多以吸睛为己任的造车新势力的产品中也是一种令人无法忽略的存在。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创始人深厚的行业背景、审慎而合理的产品规划、有序的融资节奏,以及自建工厂的稳步推进让投资者和地方政府有充足的理由对拜腾投下信任票。如果说“做得多,说得少”是拜腾对外沟通的风格,那么卓有成效的推进则是一直以来拜腾甚少陷入争议的根本原因。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与在实验室里看不见的高科技创新和随时都在身边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服务类创新不同,汽车行业的创新既有看得见的产品迭代,也有摸不着的行业进化,而逐利如嗜血的资本自然不会放过如此难得的载体。过去五年,我们见过的“造车新势力”比过去五十年都多,但2018年尚未终结,新势力的分化已经悄然现出端倪,风光无限的,悄然离场的,自说自话的,胸有成竹的,都在各自的角色中试图找到出路。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如同业界不断调整自动驾驶普及的时间表,普遍被看作是造车新势力“生死劫”的“交付时间”也一再变更。而拜腾标定的2019年第四季度的交付时间从一开始被业界视作“遥遥无期”再到众多新势力陷入窘境之后被重新审视为“理性而合理”,既体现了两位创始人对于汽车这一制造行业内在规律的充分尊重,也验证了他们对于产品周期的准确判断。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在成都“双创周”期间,我们得到一个难得的机会与拜腾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毕福康博士(Dr. Carsten Breitfeld)开放性地聊了聊拜腾的现在与未来:

极车制造:任何一家企业,除产品外,团队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拜腾生产的不仅是电动汽车,更是豪华智能的出行工具,所以团队里有相当比例的互联网行业人才。传统汽车行业和互联网企业,不管从思维方式还是行为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在拜腾团队里,这两个不同维度的人才队伍是否已经实现了高度融合?在拜腾未来发展过程中,这两方面的团队和人才将分别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毕福康博士:打造团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多元化团队也是拜腾的一个独特之处。根据我们的认知,造车需要三种不同的人才:

第一,造车人才。进行研发并实现工业化生产,这听起来不是最吸引人的工作,但它的确具有极大的挑战性。要高质量、大批量地生产汽车绝非看起来这么简单。

第二,需要懂智能化的人才来进行软件开发,包括独特的用户界面和系统,这是传统造车人才所不了解的。

第三,除了传统造车工程和智能化领域之外,还需要有数字化的生态系统,需要懂得怎么样建立并且来管控这一系统的专门人才,所以我们的团队背景非常多元化。

作为CEO,我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建立并领导这样的团队,打造全新的、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让团队融为一体。对于汽车工程师来讲,他知道如何开发一辆车,但是这款车很可能会在投产销售后连续七年都不会进行升级更新。在汽车投产前的两年,所有的相关配置和内容可能都会被固化,因此在上市之时,这款车可能已经过时了,这就是传统造车人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现在这个时代表现得更加突出。

数字化人才,拥有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他们眼中,一个产品永远没有真正做好准备。你需要不断的对它进行实时更新。我们要让不同专长的人才通力合作,因此需要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让拥有不同工作文化背景的人得以适应。同时,我们需要保留传统的汽车基因,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就像苹果手机一样,创新与颠覆的前提是保障基本的功能和安全。相比已有十万多人的大型传统车企,在整合不同技能的人才,打造全新的、以电子消费品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方面,我们有更大的优势。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极车制造:整个汽车行业这五年的变化,是过去五十年都没有出现过的,作为行业的观察者,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每一个行业参与者,不管是ABB和大众、福特这些传统汽车巨头,还是刚刚入场的造车新势力,以及Google这样的IT巨头,都试图在这个时间点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作为扎根中国的造车新品牌代表,拜腾怎样定义自己在整个行业中的位置,是一个新秩序的缔造者,行业的挑战者,还是其它?

毕福康博士:我们当然希望打造一个全新的市场秩序,传统车企固然有很多优势,但同时劣势也非常明显。在未来,出行领域不仅仅要进行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还要去打造自己的商业模式,在商业模式上的颠覆,是传统车企所面临的艰难挑战。现在即便是最优秀的车企巨头,汽车销售的利润率也已经非常微薄,未来可能更少。所以仅通过卖车实现盈利,并不是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希望把车作为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为用户提供数字内容,最终成为共享出行服务提供商。对于传统的汽车企业来讲,毫无疑问他们可以生产电动车。但要他们用打造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思维来打造汽车会非常艰难,更为艰难的是让他们转变业务模式,尤其是那些有10万多名员工的企业。对于Google、苹果、华为这些有着完善生态系统的企业,他们有懂得软件和数字化设施的人才,但他们并不懂如何造车。

对于拜腾而言,我们是唯一一家能够把造车、智能化和生态系统三者结合的企业。通过这种结合,我们可以打造全新的业务模式,这是其它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极车制造:拜腾把自己的产品定义为智能的平台,您刚才也谈到把汽车作为一个平台使用,最终是为了向更多的用户输出更有价值的数字化内容,包括拜腾曾经提出过“为了让车内的生活更美好”其实也是基于这一理念。其实生态的内容非常丰富而庞杂,那么今后有没有可能有限度有规划地让粉丝和外界工程人员更多地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

毕福康博士:我们认为开放的平台才符合未来潮流的。但是我们不会自己做生态系统,而是提供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去搭建生态系统的框架,然后让所有的开发人员和相关的合作伙伴参与进来,以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让生态系统里的参与方和拜腾一起成长,这也是我们秉持的理念之一。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极车制造:拜腾车内的共享全面屏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车载屏幕,非常炫酷。当屏幕大到一定程度时,人机交互的内涵和外延都会发生变化。您不仅仅是公司的创始人,也是一名工程师,您怎么看待未来车内人机交互方式的走向?拜腾在今后的车内设计上还会有类似共享全面屏这样突破性的设计和设想吗?

毕福康博士: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都是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更新的,而且需要根据用户的习惯进行调整。我们车内有一个脸部识别摄像头,这个摄像头会识别你的身份,将你所有的电话、信息、个人偏好从云端进行下载。不管你身处何地,只要你进入一辆拜腾汽车,你都会觉得这就是你的私人座驾,而这也是未来出行的一个基础立足点。

像滴滴和优步,由于使用的车辆无法根据你的喜好进行个性化配置,很难提供定制化的用户体验,而拜腾可以通过脸部识别进行个性化配置。我们还有触摸控制、手势控制和语音控制等。未来我们会更多采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和方式,去预测用户的需求。我们能够看到的未来的愿景是你不再需要与系统有太多的互动和操作,系统自身知道你想要什么。我们现在还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实现这个目标,但这是一个未来的趋势,人工智能的确将会带来更多机遇 。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对于拜腾来讲,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更是一片最为适合创业的沃土。中国的投资者非常乐意对一些新奇、大胆的想法和创意进行投资,他们承担风险的能力和意愿都较强,也愿意为一些出色的团队投资。而作为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制造能够得到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拜腾的发展已经验证了扎根中国这个选择的正确性。

拜腾的南京工厂正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一年前,南京工厂举行了奠基仪式,试制车间已经于2018年4月投入使用,整车生产基地今年10月底将完成五大厂房封顶。2019年上半年开始试生产,第四季度量产车型就将正式交付。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从蔚来的IPO到一些电动车品牌的陆续交付,这个领域瞬息万变,单纯的交付已经不会被视作造车新势力“上岸”的标志,甚至成功IPO也并不能成为行业和用户眼中的护身符。一直保持相对低调的拜腾,在稳步推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冷静地观察着整个行业和细分领域的变化,从竞品身上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除了在产品研发和自建工厂的推进上保持了一贯的稳定和高效,拜腾在融资的节奏和对象选择上表现出了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灵活性和敏锐度,从B轮开始引入一汽集团,让行业资源背景更加厚重;引入宁德时代,与世界一流的供应商结伴,让技术资源背景更加坚实;而前段时间通过100%收购一汽华利又为拜腾正式获取造车资质铺平了道路。


除了交付,双创周上现身的拜腾还回答了几个更有意义的问题


在拜腾身上,我们能看到在造车新势力中少见的矛盾统一。一方面,产品设计的天马行空表现出一种突破性创新的激进;另一方面,在现实制造和商业架构搭建上又展示出一种非常成熟的稳定和柔软。显然,由两位德国创始人带领的整个团队,既秉承了一贯的德式严谨,又在高速发展而又充满变数的新造车领域锻造出一种长袖善舞的灵活身段——这恐怕才是拜腾未来发展中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