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岛|改革开放40年之后,我们的复兴到了哪一步?

今天我们谈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是难免会和历史上曾经的中华盛世做一番对比。

在改革开放40年之后,今天的中国站在了怎样的历史节点上呢?

观察岛|改革开放40年之后,我们的复兴到了哪一步?

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做对比,多少会有“关公战秦琼”之感,很难得出一个标准答案。如果我们将民族复兴理解为中国在世界上曾经拥有的实力和地位,从这个角度来看,还是可以大致做一个对比。

如果从经济总量来看,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的经济实力高居全球第一,乾隆盛世时,清朝的GDP占全球比重大概1/3,当时的大英帝国虽然已经崛起,但是经济总量只有清朝的1/7。今天的美国是毫无争议的全球霸主,但是GDP占全球比重也不过1/4。

如果以乾隆盛世为终点往前倒推中华民族大概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始终占据全球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直到汉朝时期。虽然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但由于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罗马帝国也正值鼎盛时期,所以我国的汉朝在当时的世界还算不上绝对头号大国。随着西罗马帝国在公园5世纪崩溃,欧洲进入漫长黑暗的中世纪时代,而中华民族慢慢迎来大唐盛世,中西方的实力对比开始逆转,

中华民族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着领先地位

观察岛|改革开放40年之后,我们的复兴到了哪一步?

《康熙王朝》剧照

不过,明朝时期中国开始收缩海上力量,实施闭关锁国,中国的经济实力就开始走下坡路,到了清朝的乾隆盛世,其实已经是外强中干。当时的欧洲已经在工业革命的滋养下快速成长,而清朝仍然处在落后的农耕时代,表面上看起来清朝的GDP仍然高居全球第一,但东西方的真实实力对比其实已经发生了逆转。

当欧洲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到1911年清朝灭亡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已经从巅峰时期的1/3下降至不到9%。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经济总量占比更是下降到不足5%。

如果我们将恢复全球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视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核心,那么,在经过了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今天的中国离曾经的盛世还有多远呢?

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的GDP实现了34倍的增长,占全球经济的比例跃升至15%,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中国GDP大约为12万亿美元,美国约为19万亿美元,假设中国GDP增速比美国每年高出3%,大约15年之后中国经济总量将可以超过美国,这个时间点大致对应着2032年,假设中国GDP增速比美国每年高出2%,大约需要23年,这个时间点大致对应着2040年。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未来20年左右中国经济不出现大的波动,将有可能重新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这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一刻,意味着鸦片战争200年之后,中西方的实力再度逆转。

不过,经济总量重回全球第一,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已经完成了复兴之路。经济总量只是意味着国强,在我国大规模的人口基数之上,国强并不完全意味着民富,只有国强民富两大目标双双实现,才算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观察岛|改革开放40年之后,我们的复兴到了哪一步?

我国的经济总量虽然已经高居全球第二,但人均GDP的排名并不乐观,去年的人均GDP将近9000美元,在全球排名只在70位左右,远远不能和中国经济总量的地位相匹配,也不能和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的辉煌相比。

如果从人均GDP这个指标来看,按照经济学家的测算,在公元1世纪初,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西欧的人均GDP高于中国。西罗马帝国崩溃之后,欧洲进入中世纪,中国的人均GDP开始长期领先于西欧,尤其是唐宋时期的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繁荣。从明清开始,中国经济总量虽然依然保持领先,但是人均GDP开始落后于西欧。

观察岛|改革开放40年之后,我们的复兴到了哪一步?

如果将人均GDP理解为民富的指标,这也就意味着,在过去100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人民也长期是这个星球上最富足的人民。而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还只能勉强跻身全球中上水平,全球排名只在70名左右。如果我们民族复兴的目标包含让中国人民重新成为全世界最富足的人民,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复兴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仅有国家实力强大,而没有民众富足,对于一个伟大的民族而言还远远不够。乾隆盛世时的经济总量在全球遥遥领先,但是人均GDP不仅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而且已经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国富民穷的结构也注定了大清的脆弱,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时毫无还手之力。

尽管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均GDP也会自动增长,因为随着未来经济增速放缓,单纯依靠经济增速来提升民众收入已经越来越难,只有通过深层次的收入分配改革才能实现民众收入的增长。

观察岛|改革开放40年之后,我们的复兴到了哪一步?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将近10%的高速增长,提升民众收入水平主要靠的是做大蛋糕,但是在分配机制上一直存在较大的不足。在相当长时间里,收入分配秉持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主要强调效率而相对忽视了公平,这就使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67,连续两年保持上涨势头。通常而言,基尼系数高于0.4,说明贫富分化已经很严重。

随着未来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蛋糕的增长越来越小,不仅提升民众收入越来越难,贫富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只有对收入分配体制进行实质性改革,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让收入分配更多向普通民众倾斜,才有可能实质性提升民众收入,实现民族复兴中从国强到民富的飞跃。

观察岛|改革开放40年之后,我们的复兴到了哪一步?

提升民众收入不仅是民族复兴的重要部分,反过来看也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重要出路。

随着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外部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内需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希望所在。只有实质性提升民众收入水平,释放出更多的消费潜力,才有可能带领中国经济走出当前困境。

改革开放40年之际,中国经济来到了相当复杂的十字路口。从过去的成果来看,40年来的积累,使得中国前所未有的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而从未来的挑战来看,压力之大也是前所未有。过去40年来,中国的改革历程历经风雨,每次都是以前所未有的勇气释放出更大的改革红利,最终才能推动中国经济一步步前行。

这一次能否走出困境,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改革的勇气,唯有通过更大力度的改革,才能释放出新的改革红利,引领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继续前行。

——长按关注“观察岛”——

欢迎加入观察岛官方粉丝团

做有思想的自媒体 带你解读复杂中国

联系方式: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