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其实是你逼着孩子不讲信用

这样做其实是你逼着孩子不讲信用

回想你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因为时间有限,仅仅只能同意孩子看半集动画片?往往当你到了时间停止动画片播放时,孩子开始极力争取将动画片看完。这时,你是否开始责骂孩子说话不算话,甚至教育孩子做人应该讲信用。

但是,当我们换一个场景。当你饥肠辘辘的大口吃饭时,有人来把你的菜都端走,请问你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或许,你会觉得不让人吃饱饭不对,那是刁难人,这和看电视不一样。看电视有种种弊端,对眼睛不好,不早点睡第二天早上起不来,要培养孩子好的作息习惯,等等。

这样做其实是你逼着孩子不讲信用

也许,你的理由是对的,但你是否忘记他还是个孩子?在亲子关系中,很多家长面对年幼的孩子丧失了基本的同理心,无意识地把自己置于绝对权威的角色上,让“规矩”变成"统治”,让“建议”变成“命令”,让“教育”变成“刁难”。

表面上看,确实是孩子说话不算数,但真是是孩子出于内心同意看一半的吗?相对于一点不能看,看一半总归要好一些,孩子当然会选择好一些的。他在作出“看一半”的承诺时,是出于本能,仅仅是为了妈妈能同意打开电视,满足眼前的需求;不履行“诺言”也是出于本能,孩子不会考虑自己的意志力有多大,到时能不能控制住自己想看的欲望,小孩子只是走到哪步再说哪步的话,得过且过。

这样做其实是你逼着孩子不讲信用

其实是你挖了一个坑让孩子掉了进去。你不体恤孩子,所以向孩子提出“看一半”的建议;你注意不到她的年龄,只把注意力放在你的要求是否被执行上。孩子在不能辨析“条约”本身是否合理的情况下和你“签约”,你却在最后拿出 这“不平等条约”来批评孩子说话不算数,让孩子丟面子、自慚形移--这是强势家 长经常对孩子做的事,因为小孩子实在太好欺负了!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总是这样 达成协议”,经常签这种"不平等条约”,那么培养一个言而无信的人基本不成问题。

不要孤立地看一个问题,不要轻易评价孩子不懂事或不守诺言。如果你在生活 中做到了真正尊重孩子,从不刁难她,她总能得到足够的尊重和即时满足,孩子就 不会那样固执和任性,就不会坚持必须在那么晚的时间看动画片。再说,即使很晚 了看动画片,这又有什么不可以?不就是晚睡一会儿吗?不就是第二天晚起一会儿 吗?那么小的孩子,有必要一切都像大人一样按时按点吗?

太早绐孩子立规矩的弊病非常多,造成的后果就是对孩子限制太多,使孩子大 部分能量用于和家长对抗,同理心、自控力等无法充分发展。孩子本不存在不讲信 用的问题,不去遵守一个被迫的承诺,这不是言而无信,犹如拒绝参加一项没意义 的比赛,不能叫作缺少竞争力一样。路上没有坑,孩子就不会掉下去。

所有的孩子都是善良的,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如果要孩子品格优秀,心理健康, 家长首先要在精神上绐孩子铺设一条阳光大道。爱孩子,先学会体恤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