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0万人报名的北马落幕了 但“袭胸事件”不能就这么过了

9月16日,北京马拉松盛大开幕,作为无数马拉松爱好者心中的经典赛事之一,北马一直以来是大家必打卡的赛事。

伴随着近几年国内马拉松市场的热潮涌动,北马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更是节节高升,每年都创造着新纪录,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北马在商业价值的开发和参与人次上再创新高。

超10万人报名的北马落幕了 但“袭胸事件”不能就这么过了


据悉,今年北马的报名人数超过了10万,但最终只有3万个参赛名额,低中签率再创历史新高。不过在商业价值上一路水涨船高,今年的赞助商就由去年的18个增加到21个,赞助商品类也进一步扩大。

马拉松热引爆路跑市场 现26万人同日奔跑盛况

作为国内马拉松赛事的标杆,北马素有“国马”的美誉,其发展历程多少有着中国式马拉松发展的历史缩影,从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突然爆发,背后是整个社会环境的变迁和人们对体育展现出的极大热情。

众所周知,马拉松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虽然当下在中国热度不减,但此前在市场却一直不见水花。

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仅有51场马拉松相关赛事,2015年放开赛事审批后,在中国田协赛历上的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就达到约130场,到了2016年,这一数据增至328场,2017年是爆发期,达到了1102场,这其中还不包括没有注册的赛事。


超10万人报名的北马落幕了 但“袭胸事件”不能就这么过了



当然,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之中,今年的4月15日被称为路跑“春运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大大小小40多场路跑赛事,超过26万人同日奔跑。

跑步热潮的涌现,一方面得益于“全民健身”口号的兴起,当大众的收入水平提升之后,便会更加追求健康,锻炼的热情自然提升不少。

比起其他的运动项目,跑步作为入门级的运动,自然成了首选,不管是对装备、场地还是对个人能力的要求,跑步可以的算得上的无门槛。

潜在跑者数量巨大,路跑市场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催生出了一批批相关赛事,马拉松成了筐,大小城市都想往里装。但入局容易,深耕难。即便是北马这样的高规格赛事,也会时常有各种状况出现。

北马袭胸事件 马拉松高速增长背后的隐患

此前替跑、猝死等事件曾不止一次的发生在北马的赛场,这些事件也促使着整个赛事在技术与安检层面的进步。

不过今年在北马的赛场依旧出现了状况,一位参赛选手疑似对啦啦队女生“咸猪手”的视频在网络引起热议。画面显示,这名选手将手伸向女生,触碰到身体,并笑着离开。


超10万人报名的北马落幕了 但“袭胸事件”不能就这么过了


虽然与此前的猝死、替跑事件相比,该事件具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但是带来的影响力却不容小觑,事件目前还在持续的发酵。

涉事选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当时是和志愿者击掌却没有击到,对方好像躲了一下,不小心手才滑到肚子,摄影师是背对着拍的,看视频像是在摸胸,其实并非这样。

根据涉事女生事后的表述,该男子并非与她击掌,而是直接上手摸她。目前该女生已报警。北京市体育局竞赛中心18日回应称,很重视这次事件,仍在讨论处理方案。这也是第一次在比赛中出现类似事件,主办方和组委会正在积极协调。

体育代表着积极、阳光、健康的正能量,赛场上公然出现如此状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提醒着我们的赛事方,除了在硬件技术上的投入,在参赛人员的筛选上也要有一定的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