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周邊這幾個AAA你都打過卡沒

1.東嶽寺

東嶽寺原名東嶽行宮,位於安溪縣治北郊風山山麓,是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無考,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由邑令李鑄重建。寺分前後兩殿,依山而建,高低相次。現存建築為清代康、乾間(1662一1795年)遺物。還有池頭宮、集賢堂、蓮花池、檀樾祠、釋子寺(即僧房)、萬善堂等。寺後有晦翁亭,寺前左右峙立牌樓式石坊。東嶽寺景色幽雅,北背鳳山,南面清溪,筆架三峰拱秀。俯覽城郭,煙火雲蒸;仰觀山峰,晨夕霞蔚。由於東嶽寺地處風山勝境,古來多有名人涉足於此,留下諸多題詠和文物古蹟,現寺中乃懸掛有明書法家張瑞圖親題“風麓古剎”、“慧光普照”二匾。南宋理學家朱熹登臨觀賞,到此標題“鳳麓春陰”,名列古代“安溪八景”之首。

泉州周邊這幾個AAA你都打過卡沒

2.靈應風景旅遊區

靈應風景旅遊區位於南安市東北部洪梅鎮玳瑁山,自省道305線沿洪(瀨)六(都)公路可直達景區,北連南安樂峰、洛江區羅溪鎮,南接洪瀨鎮,東與洛江區雙髻山風景區遙相呼應。靈應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史傳佳話:“靈應籤、仙公夢、靈應出茶葉、仙公出米石。”它座落在泉州市南安洪梅鎮六都的玳瑁山南麓。據傳後唐年間有個神童――李文愈坐化於玳瑁山南麓枷吊藤中,鄉人柯長者奇遇感其靈異,將他的真身塑造成佛,祀奉為“祖師公”,並建巖曰“紫帽巖”。“紫帽巖”歷經宋、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擴建,規模宏大(六落)。明末清初,改巖為寺,稱為紫帽寺。清道光末年,因連年旱災,武榮知縣梁韻清到紫帽寺向李公祖師求雨很靈驗,頓時普降甘霖,黎明百姓歡喜若狂,梁知縣也深感祖師公之靈應和厚恩,即呈報皇上,賜名為靈應寺,靈應寺由此更加名揚遐邇。

泉州周邊這幾個AAA你都打過卡沒

3.鄭成功紀念館

為經念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光輝業績,1962年在其家鄉南安市石井鎮鄭氏小宗祠建“鄭成功紀念館”,1981年在鰲峰山建新館,館內陳列鄭成功頭髮、玉袍、靴等重要文物200餘件。鄭成功紀念館介紹英雄一生的豐功偉績。前展廳表現了紀念館的中心主題,有鄭成功全身立像,“鄭成功大事年表”、“鄭成功傳”及鄭成功“復臺”、“北伐”詩篇,以及“鄭成功接受荷蘭殖民者受降儀式圖”和“臺灣人民熱烈歡迎國姓爺鄭成功”的彩色畫像。

泉州周邊這幾個AAA你都打過卡沒

4.圍頭灣

圍頭灣距金門島僅5.6海里,有金沙灣和月亮灣兩處海灘,水質清澈,沙質潔淨。沿海岸線岩石由於海水沖刷,形成了巖洞、石柱等獨特景觀,且形狀不斷髮生變化,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那裡海水藍藍,海天一線,沙灘上的沙粒柔和細軟,踩上去舒適愜意,那是上天賜給的美妙的風景線。圍頭灣一帶海闊水深,盛產黃魚、鯧魚、馬鮫魚和梭子蟹、對蝦、大龍蝦,每年可捕撈七八百噸各種魚鮮。圍頭灣與金門島隔海相望,是泉州最早的對外貿易港口之一,也是最早實現閩臺民間往來的港口。在圍頭灣,綠綠的是成片的木麻黃,在最貧瘠的土地生長,為風景提供最細心的呵護;在圍頭灣,最任性的是礁石,隨心所欲,形狀不拘,散見於各個角落。大自然給圍頭海太多的厚愛,讓這裡水產豐富,石斑魚、黑鯛、紅鯛、龍蝦、黃花魚……海的饋贈讓圍頭人代代蕃衍,煙火不斷。

泉州周邊這幾個AAA你都打過卡沒

注:以上資料均由網友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