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變了?推崇多年「全自動駕駛」的特斯拉,竟悄悄撤下相關宣傳……

眾所周知,在暢想“全自動駕駛”的路上,最積極的非特斯拉

莫屬了。

多年來,馬斯克到處高調推廣,聲稱特斯拉的汽車很快就將實現全自動駕駛目標

特斯拉在公司網站上更一直宣傳“全自動駕駛是購買新車的附贈服務”,消費者只需要多花幾千美元和一點耐心即可用上這個功能。

马斯克变了?推崇多年“全自动驾驶”的特斯拉,竟悄悄撤下相关宣传……

然而,10月22日,卻有媒體發現,特斯拉公司網站的訂單頁面中竟沒有了 “全自動駕駛”選項。

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馬斯克竟有了這麼大的轉變?

(一)

儘管眼下所有相關的宣傳都籠統的用著“無人駕駛”,

但嚴格來說,“無人駕駛”有著L0~L5的等級之分。

其中,L2為部分自動駕駛,具備了若干預輔助類的ADAS功能,比如自適應巡航(ACC),緊急自動剎車(AEB),車道保持輔助(LKA)等。

L3則屬於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即在某些環境條件下,你可以完全放棄操控,交給系統進行操控。

駕駛這樣的車,你不需要時時刻刻盯著路況,可以去做一些分心的事情,但系統隨時會需要幫助,你得做好接管車輛的準備。

至於L4,那就更牛了,屬於高度自動駕駛。

汽車能夠做到由自動駕駛系統完成所有的駕駛操作,還可以對環境做出識別,一旦遇到自己無法掌控的情況,就能在沒有人干預的情況下自動停下來。

而“科技狂人”馬斯克自始至終看上的則是最高級別L5。

即無論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任何條件,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司機的雙手可以離開方向盤,全程駕駛權全部交給機器。

2017年時,馬斯克就曾聲稱“我們致力於兩年內讓司機可以在車內睡覺”。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目前,包括全球範圍內各大廠商,所具備的自動駕駛技術還遠遠達不到第五級別。

而那些宣傳用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最多也只能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自動駕駛,並且仍需要司機的監督。

就在今年4月,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汽車先驅企業Waymo向加州車管局(DMV)遞交申請,尋求獲得旗下52輛完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的駕駛許可。

但加州車管所卻要求所有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配備遠程操作人員,以應對汽車突發故障、撞車等情況。

至於特斯拉,也於近期承認自己需要用新的硬件、尤其是新的人工智能芯片,來升級已上路的汽車,才能實現全自動駕駛。

這無疑說明特斯拉離實現全自動駕駛同樣很遠,和馬斯克口中迫在眉睫的突破明顯有出入。

(二)

然而,對於只能看看“熱鬧”的外行人來說,又怎麼能分得清這些技術上的問題。

相反,面對鋪天蓋地的“全自動駕駛”宣傳,很多人就真的相信了。

2016年1月20日,在國內的高速上發生了一起撞車事故。

司機當時駕駛著一輛特斯拉Model S,與前方的道路清掃車發生追尾事故身亡。

彼時這輛特斯拉正是處於Autopilot(自動駕駛)模式。

正如前面提到的,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遠不是全自動駕駛技術,駕駛員仍然需要時刻保持專注。

但在死亡者家屬看來,恰是特斯拉誇大宣傳自己的自動駕駛功能,導致死亡者掉以輕心,發生了車禍。

無獨有偶,時隔不到半年的時間,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發生了類似的一幕。

駕駛著Model S的車主也是開啟了Autopilot功能,但是前邊有一輛卡車橫穿馬路,由於特斯拉Autopilot系統判斷錯誤,車在毫無減速的情況下撞上了卡車,車主當場死亡。

可見,因為過於相信宣傳中的噱頭,導致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程度有誤解的人其實有很多。

他們無疑都可能成為潛在的“受害者”!

技術的最終目的是造富人類,誰能想到如今卻成了悲劇的源頭.......

(三)

马斯克变了?推崇多年“全自动驾驶”的特斯拉,竟悄悄撤下相关宣传……

馬斯克一直都是個很有野心的人。

他還曾向世界宣告“他想要造出重型獵鷹火箭”的瘋狂想法。

就當全世界都嗤之以鼻的時候,2018年2月7日,SpaceX“重型獵鷹”宣佈發射成功,並完成一級火箭回收。

然而,造火箭和追逐全自動無人駕駛明顯是不一樣的。

前者涉及的或是單個企業的成與敗,而後者的技術若不成熟,關係到的還有眾多司機的生命。

顯然,特斯拉把“全自動駕駛”的高調宣傳撤下,是早該做的事。

也許,在經歷過任性發布特斯拉私有化消息而被迫需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至少三年的事情後,

馬斯克終於明白做企業不僅要有野心,更要始終有為消費者及投資者負責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