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酒店不賺錢,往往是因爲陷入了這個誤區!

投資的酒店不賺錢,往往是因為陷入了這個誤區!

中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存有許多誤區,而“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我們往往不覺其誤而津津樂道地沿襲著。

比如童年時語文課本中有劉文學一篇,講述了十二歲的小英雄如何為了阻止壞人偷竊集體田裡的蔬菜而英勇犧牲的故事,曾激勵和感染了幾代人,大家都把遇見犯罪行為、敢於與壞人搏鬥作為行為準則。

而在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只要遇見歹徒,其第一反應是立即報警,因為他們的教育使然。

我們新版的《小學生守則》中已經改成“珍愛生命,注意安全”,新版的《中學生守則》中明確要求“發現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報告”,最近頒佈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已經明確不提倡什麼青少年見義勇為、勇鬥歹徒了。

這樣的例子在我國不勝枚舉。錯誤滑稽的傳統觀念、不可思議的規範準則貽害了多少代人,給國家造成了多大的損失。

中國的酒店業何嘗不是如此呢?

從毛澤東時代的清一色招待所,到改革開放後完全照抄洋酒店的模式,到現在相互生搬硬套地模仿,於是,一家酒店中的錯誤,會很快被拷貝到許多酒店中。

大凡要建酒店的業主,不管是國企還是私營,他們總會先帶著設計師到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大酒店“考察”一圈,拍照些許,然後嫁接拼湊,長官意志加上個人偏愛,一幢幢酒店就這樣迅速克隆在世人的眼前,其生命力有多久,只有天知道。

造成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沒有看到酒店盈利的核心所在,打蛇打七寸,把住關鍵部位才能出效益。

而設計(又稱酒店總體規劃設計)就是酒店的靈魂所在,也是其生命所在。

酒店設計的成功案例是北京的建國飯店,開業十五年便賺回十六個建國飯店,究其原因所在,其飯店的投資者就是位設計師,他在該酒店的設計上下足了功夫,每一寸土地都利用得恰到好處。

投資的酒店不賺錢,往往是因為陷入了這個誤區!

一個設計優秀的酒店,哪怕管理者平庸無為,酒店也可能賺錢;換言之,若一個設計失敗的酒店,管理者哪怕再有能耐,也難逃虧錢的厄運。

酒店設計應稱為酒店總體規劃設計,其內容可分七個方面,若按建築時間順序可分為:選址、外形、建築、機電、室內設計、經營管理和景觀設計。

按科學流程順序可為:選址、室內設計、外形、機電、建築、經營管理、第二次機電、第二次室內設計、景觀設計。

本次分享對酒店來說最重要的四個關鍵點:

1、選對地址等於抓住流量

2、合理設計機電,等於打通酒店的任督二脈

3、設計不僅僅是給酒店“穿衣服”

4、合理的設計等於幫酒店減少管理成本

投資的酒店不賺錢,往往是因為陷入了這個誤區!

1.選對地址等於抓住流量

記得一位酒店前輩曾論及酒店有三要素:“第一是地點,第二是地點,第三還是地點”,由此可見地點對於酒店的重要性。

過去由於道路的簡陋,通訊的阻礙,交通工具的匱乏,酒店的地理位置一般以繁華市區和著名景區為宜,但現在選擇酒店地址應賦予新的涵義。

首先當然考慮其地理位置,是在商業區、政府所在地、大學城,還是在風景區、住宅區,根據周圍消費群來確定酒店的規模檔次、功能佈局、建築格局以及外形等。

其次是交通,若酒店不在鬧市區,只要通往酒店的道路寬暢,不堵車,且有幾條大道通往,這樣的酒店也會有生意;若酒店距汽車站、火車站或機場不遠或交通很方便,這都是招徠客人的因素。

最後是停車,現在私家車驟增,來酒店消費的客人多半駕車而來,若酒店沒有足夠的地下或地面停車場,客人就不願來消費,有些客人甚至不願意去地下停車,所以高檔酒店應在選址時考慮儘可能多的地面停車場面積,地面停的車多,還可彰顯酒店生意興隆,成為一大銷售亮點。

在選址時還要把客人的消費半徑擴展到周圍1公里、5公里、50公里和300公里,研究計算這個半徑區域裡的潛在消費對象,這個半徑都是客人最多在一天之內可以往返的距離。

高星級酒店不應選在居民住宅區或中低檔消費區域,別墅型和度假型酒店不應建在鬧市區,而經濟型酒店應選在周圍餐飲、娛樂和商業配套較全的鬧市區。

不管是什麼檔次的酒店,不要選在高速公路口、高架橋下或城市的單行道旁。

投資的酒店不賺錢,往往是因為陷入了這個誤區!

2.合理設計機電,等於打通酒店的任督二脈

關鍵詞——系統設計合理,正確選用設備。

若把酒店比作一個人的話,那麼其建築就是人的骨骼,裝璜就是人的衣服,機電就是人的五臟六腑,器官筋絡。機電設計得不好,就會影響其功能的正常使用,就會減少其壽命。

業主往往重裝修而輕機電,這是萬萬不可的。粗略地說,機電設計主要在水、電(強弱電)和空調三大板塊,現就其重點表述之。

酒店的水系統應注意的是水的壓力平衡,應在屋頂或裙樓頂建冷熱水箱,必須有汙水處理,重水處理系統可視需而設。

強電系統應注意的是電的總容量,各地設計院一般配的負荷過多,由於酒店各個區域的功能不同,使用的總量常常是大大低於設計院計算的負荷,這樣就浪費了投資。

高星級酒店、電網不發達或電力不足地區的酒店都應配置發電機,其容量要能帶客梯、照明、部份負荷的動力和空調,滿足經營基本需求。

弱電系統中應注意的是網絡和背景音樂系統,做到真正百兆接入,客房網和辦公網物理獨立,防火牆能保證網絡無故障運行。

許多酒店的背景音樂音量不適,各區域的音質和音量都不同,這就要求設計時能分層或分區域控制。

機電設計中最重要、俗稱酒店臉面的是空調,凡空調效果不佳的酒店,其服務質量就不能滿足客人的需求,這樣的酒店是沒有什麼生命力的。(想了解具體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採暖製冷形式,在公眾號後臺回覆“123”即可獲取專業建議)

另外,空調中的新風系統很重要,特別像餐飲、娛樂、會議這些客人活動稠密區,客人對空氣質量的要求較高,而許多酒店的新風系統由於設計得不合理,新風量遠遠達不到要求,有名無實,便降低了酒店服務檔次。

除非層高在4m以上,否則,酒店各區域不宜用頂送風,而應採用側送風形式。

機電設計除在系統設計上必須下功夫外,重要還有兩點:

其一是配置,建議酒店裡的電梯要有到站、司機功能,要配層顯,配雙面控制板;

其二是安裝質量,許多業主往往抱怨電梯質量,其實多半是安裝造成的,所以我們在選購電梯的同時,必須選擇好安裝隊伍,特別是安裝電梯的過程中派專人跟蹤。

選擇鍋爐,不管是常壓還是蒸汽鍋爐,儘量選擇臥式,不要選擇立式。

不管選擇什麼樣的洗衣房設備,在設計洗衣房時都要考慮室內溫度控制在37℃左右,那麼設計時要注意廢熱水流向、熱管保溫、室內通風、大燙機加罩抽熱,這樣不僅有利於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也能改善洗衣環境從而穩定洗衣房員工。

酒店總機無需程控交換機,虛擬網現已完全滿足酒店管理需求。

排風扇要選擇電機噪音小的,安裝位置要巧妙,當然,客房衛生間可用集中排風方式。

一般酒店喜用液晶顯示空調開關,但我建議客房宜用機械式空調開關,因其方便使用,故障率低。

強弱電面板要有中英文刻字,開關面板聲音要柔和。

要因使用區域不同合理選用不鏽鋼管、銅管、鑄鐵管、鍍鋅管、塑料複合管、塑料管,同理選用不鏽鋼閥、銅閥、鑄鋼閥、鑄鐵閥。這類材料繁雜,如何選擇奧妙許多,不能在此一一贅述。

投資的酒店不賺錢,往往是因為陷入了這個誤區!

3.設計不僅僅是給酒店“穿衣服”

過去所說的裝璜設計提法不科學,因為這塊的設計師不僅僅要考慮如何給酒店穿衣服,還要考慮酒店的功能佈局、通道、服務流程、客人心理等諸多因素。

僅僅懂得美學和建築學知識的設計師是萬萬不能為酒店做室內設計的,所以高星級酒店不宜請裝璜公司的設計師來完成室內設計的重任。

我常常給室內設計師三個原則:就湯下麵;看菜吃飯;內外有別。

具體說來,許多酒店在確定其建築用途、請室內設計師操刀時,整個建築已經完成,這時的室內設計師就必須儘量順著原來的結構設計,避免過多的敲砸更改,特別是結構上的更改,此謂“ 就湯下麵 ”

業主有多少錢,會投入多少到裝修工程上,是設計師必須清楚的,否則,設計得好看,但業主無錢實施,也是廢紙一堆,所以設計師應該提供給業主一份比較準確的裝修預算,這叫

“看菜吃飯”

有許多酒店客用區裝修豪華,後臺服務區也裝修得十分氣派,比如消防樓梯都用石材鋪地,不鏽鋼做扶手,這大可不必,設計師應把資金花在刀刃上,這叫“內外有別”

投資的酒店不賺錢,往往是因為陷入了這個誤區!

在堅持這三個原則的前提下,確定了酒店的規格、客源和檔次後,就可以確定其功能佈局,就能給土建定框。

酒店宜建條狀形,不宜建異形、正方形、菱形、多角形、圓形、橢圓形,因為條狀形的酒店最易產生效益。

設計師還應合理規劃客房、公共區域(前廳、餐廳、娛樂、健身等服務項目)及後臺支持區域的比例,高星級酒店的正確配比是客房:公共區域:後臺支持區=0.5:0.25:0.25。

舉例來說,一間擁有3.6萬m2的四星級酒店,規劃客房的面積應為1.8萬 m2,公共區為0.9萬m2,後臺支持區域為0.9萬 m2。若以60m2一間客房計,這個酒店可做300間客房。

設計師還應把握好酒店的合理造價,還以四星級酒店為例,若建築面積為3.6萬 m2,則土建需1000元/m2,機電及裝璜各需1200元/m2,土地費用不計,(因區域不同而價格迥異),那麼該酒店總投資約需1.2億。

再以時尚型酒店為例,若建築面積為1萬m2,則土建需800元/m2,機電及裝璜各需900元/m2,那麼總投資共需2600萬元。

設計師還應會同酒店管理者對酒店的功能合理佈局,客房區的豪華套、普通套、單雙間的配比要合理;公共區域應佈置哪些對客服務項目,酒店準不準備評星,因為評星與否所上的項目是不同的;後臺區域該放哪些項目,放在哪兒便於管理和服務。

因此,設計師應考慮交通流程:物流,員工和客人的通道,廚房到餐廳的交通,布草通道及工作間的位置。

設計師還應站在業主投資的角度考慮室內設計,比如設計風格,建議一般酒店以現代主義風格為主,適當輔以後現代主義風格,不要輕易採用歐式風格。

設計師要在用材的巧妙而不是用材的豪華高檔上做文章,要在色彩的和諧搭配、形式的變異上下功夫。

再說客房設計,地毯不一定選擇絨較高的,著重選好地膠墊,不但讓客人踩上去覺得有檔次,需換地毯時也不用換地膠墊,節省改造費用。

入戶門不宜用實木門,可用實芯夾板門,只要注意雙面材料對稱就不會變形;建議入戶門做隔音條,但最好不裝閉門器。

選擇窗簾

不要追求面料的高檔,設計師應主要考慮其遮光度是否好,窗簾軌拉起來是否輕便。

衛生間牆、地面不一定鋪貼石材,可選用仿石材的磁磚一樣達到效果。

洗面臺可用顏色淡雅的人造石,取代昂貴的天然大理石。

投資的酒店不賺錢,往往是因為陷入了這個誤區!

4.合理的設計等於幫酒店減少管理成本

設計師多半注重視覺效果,不大考慮管理成本,所以建議設計師在有經驗的酒店管理者指導下,處處為經營和管理著想,這樣設計出的酒店就會有旺盛的生命力。

比如木線條、石材線條等各種類型的線條要少做或不做,因其投資大,做工耗時,管理成本加大。

前廳的接待總檯宜用坐式,對客人和員工都更顯人性化。

普通客房可取消落地燈、檯燈、壁燈、鏡前燈,代之以頂燈,並增加天花吊頂暗藏的燈帶,增加照度,同時可減少投資,減少維修,減少服務員清潔工作量。

地毯選擇的花色不宜太淡,便於清潔,為防菸頭燙傷而無法織補,地毯可用部份含量的羊毛與尼龍或絛綸混紡。

標準房傢俱可根據人體工程學設計成流線型,櫃子可以無門,桌子可以不設抽屜,床頭櫃可以懸挑不落地面,不但減少投資,還可縮短查房時間,客人沒有丟落東西之虞。

普通單雙間少用、不用浴缸。

衛生間的底部須做防潮處理。

壁櫃門宜用美國“斯丹利”門做法,用金屬邊框嵌玻璃鏡,既可用作穿衣鏡,拉起來舒適靜音,門又不會變形,省了維修的煩惱。

衛生間可設置背景音樂或電視伴音,讓本來客人在衛生間活動時期的寂寞時光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若房間衛生間與臥室間的隔牆採用透明或是磨砂玻璃,既擴大了臥室的空間感,而且會大大降低造價和管理成本,特別是使用透明玻璃隔牆的客房,會給酒店經營帶來賣點亮點,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回報。

設計師要注意客房的隔音效果,客房有三處易發生串音問題。

一是床頭櫃,只要不用床頭控制板就可避免串音;

二是衣櫃,一定要處理好衣櫃背部的隔音;

三是衛生間頂部的隔牆,封不嚴實的隔牆可用塑料發泡的方法把縫隙堵實。

設計師一定要時刻記住,客房的噪音會大大降低客人的舒適度,會大大降低酒店的檔次,酒店的生命就會大打折扣。

若是城市商務酒店,設計時可考慮單人間多於雙人間,面積較寬敞的單人間宜用2m×2m的大床,雙人間宜用1.35m×2m的床。

會議及度假型酒店要注重供團隊就餐、客戶開會的宴會廳、會議室及多功能廳的設計。客房的長度最好在9m以上,寬度分別為 4.5m(度假酒店和白金五星)、4.2m(四、五星)、3.9m(時尚酒店)。

客房的陽臺適用於度假酒店,城市酒店不能用。

投資的酒店不賺錢,往往是因為陷入了這個誤區!

小結:

酒店設計必須找對設計師,由業主牽頭成立一個由酒店管理者、建築師、機電設計師和室內設計師、財務專家、規劃師組成的設計小組。

最好請一家深諳酒店知識、能從建築一直設計到機電、室內裝璜、景觀的設計公司。

設計整體一氣呵成,省去了許多矛盾,少了許多煩惱,減少了投資的浪費,節省了設計和施工時間,更重要的是,酒店的經營和管理者們就會感到得心應手,酒店想不賺錢都難。

但是,由於中國現有的學府沒有酒店設計專業,而上述設計又各行其是,最終生產出來的酒店就會在經營和管理上出現致命的問題,而設計師又不必承擔任何責任,業主只能自吞苦果,有的業主因為造了一個酒店而拖垮了其它企業。

只要找準了設計公司,業主就必須相信他們,設計的圖紙不宜多改,特別是主線不能改。

業主審圖不要摻雜長官意志,即使改圖也只能從兩個方面改,一是投資角度不合適,二是管理角度不合適,這兩方面往往是設計師的弱項。

要確保建成的酒店能夠賺錢,必須牢牢抓住和深刻體會上述四大環節,其中奧妙細節很多,象如何選擇衛浴就可寫上三、五千字,限於篇幅不能細表。只要潛心於每個環節的每個細節,酒店必會充滿無限的生命力,為業主和社會創造無盡的財富。

以上乃筆者獨家之言,不當之處,敬請讀者賜教垂詢(E-mail:[email protected])。瞭解更多設計、建造、籌備等方面的知識可購作者新書《走出中國酒店建設和管理的誤區》詳細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