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秦坑埋40万赵军,次年赵军就大败秦军

提起长平之战,很多人都知道纸上谈兵的赵括,还有坑杀四十万赵军降卒的白起。但很少有人知道赵军在第二年就大败秦军。

长平之战秦坑埋40万赵军,次年赵军就大败秦军

秦赵同血脉,其实一家人

秦、赵两国国君其实都为赢姓赵氏,均为商纣王重臣飞廉的后裔。

飞廉的儿子叫【季胜】,其重孙【造父】为周穆王驾车,在平定徐偃王时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赏赵城,【造父】族人就以赵为氏。周孝王时,造父的侄孙【非子】因养马有功,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号称秦嬴。

秦赵世出同源,按当时的称呼叫法女子前名后姓,男子前氏后名,秦王政应该叫赵政。但在习惯上,后世称嬴政。

长平之战秦坑埋40万赵军,次年赵军就大败秦军

长平之战,坑杀赵国男丁40万

公元前二六四年,秦王国攻击韩王国,把韩王国跟北方的领土上党郡(山西长子)的联系隔断。上党郡郡长(郡守)冯亭,向赵王国投降。

随即秦军攻击上党,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攻破上党诸城,赵将廉颇收缩兵力于长平,构筑防御工事,坚守不出。秦军粮草有限,想速战速决,于是日日挑战,却再无进展。

随后,赵王听信谣言换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主动出击,然后赵军被秦分割包围,赵军突围不成,投降40万均被坑杀,二百四十人被释放回国,赵括本人也被射死。

长平之战秦坑埋40万赵军,次年赵军就大败秦军

秦再攻赵,失败而归

长平之战的第二年,秦举兵又攻赵。秦军包围邯郸。邯郸被围5个月没有城破,值得一提的是赵军皆为老年,和十几岁的孩子守城,随后魏、楚援兵到达,秦军兵败而退,秦军2万余人投降赵国。

长平之战秦坑埋40万赵军,次年赵军就大败秦军

摩擦燕国,力抗强秦

燕国在邯郸之战后趁危出兵攻赵。被廉颇领兵击败,并围困燕都。

赵悼襄王六年,秦将蒙骜率军十万攻赵被击败,蒙骜被射杀而亡。

赵幽缪王三年,秦军再出上党,李牧率兵一战称神,10万秦军全部被歼。

长平之战秦坑埋40万赵军,次年赵军就大败秦军

秦国,灭韩用了1年;灭魏用了3个月;灭楚用了4年;灭燕用了6年;灭齐一个月也没用完,但灭赵却用了14年。

长平之战秦坑埋40万赵军,次年赵军就大败秦军

正如亮剑中李云龙所说,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