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映在井陘縣城的微水鋪秦皇古驛道,書寫繁華落盡後的返璞歸真!

那時車馬很慢,走到微水鋪這裡,必定在附近店家打尖歇腳。

那時青青又石路,已經容不得摩托車行駛了,人少了。

那時水泥替石板,微水古驛大街已是一條村民居所,再沒外來的客人行色匆匆。

掩映在井陘縣城的微水鋪秦皇古驛道,書寫繁華落盡後的返璞歸真!

這就是井陘縣微水村的古驛大街,如今舊貌換新顏,那條熙熙攘攘的繁華大街已沒有了過客,而歷史永遠無法抹去她曾擁有那華麗身影。

“古驛道”,一條歷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她東起今鹿泉市郄莊,經下安、上安、東天門、五里鋪到達微水,經微水堖子坡至河西橋頭地,渡冶河(古代稱綿蔓河)到長崗,沿河西進,直達山西故關,為自古冀晉間主要交通線路。

掩映在井陘縣城的微水鋪秦皇古驛道,書寫繁華落盡後的返璞歸真!

古驛道於戰國時代開闢,秦漢時代修築其後歷代加修,路基寬6~8米,以土路和石板砌築路面相間,沿途設有官方驛站或驛鋪多處,微水即其中之一(古代稱微水鋪)。驛道越微水約5公里。

掩映在井陘縣城的微水鋪秦皇古驛道,書寫繁華落盡後的返璞歸真!

想必,當時的古驛大街門庭若市、車水馬龍的壯觀場面,傾斜的旗子上掛著自家的招牌。客棧隔三四五家,說不定還是個連鎖的星級酒店。後院還有偌大一個馬廄,停車場裡寶駒、騾子、壯牛聚一起,有專門給喂飼料加油。

掩映在井陘縣城的微水鋪秦皇古驛道,書寫繁華落盡後的返璞歸真!

1919年,因原石太鐵路改線之故,古驛道改線,自上安西轉向,到巖峰村北折南,經巖峰到微水河西橋頭地。這次改線,使微水堖子坡古驛街繁華數百年的商業從此蕭條下來,但卻因此保存了今東天門及微水古驛街等許多古驛道文化遺蹟。

歷史的變遷滄海桑田,她已年過數百或千年,退出舞臺後的她如一位和藹的老人,歸於了最初的寧靜。307國道代替了她繼續承載東西交通要道,青石路上的苔蘚和雜草漸漸多了,自行車和摩托車艱難的行走。終於,她被水泥所替換。

掩映在井陘縣城的微水鋪秦皇古驛道,書寫繁華落盡後的返璞歸真!

如今高速路、快速路、天路開通,越來越便捷的道路人人馳騁路過,而那一條歷經千年的古道路,是萬萬人的足跡磨塌、車馬木輪的呢喃交響,可惜,這條街頭巷尾的青石盤盤,已化作天邊的一道彩虹,即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