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的变化

小村的变化

我成长于中国北方的一座小村子里,在我还不谙世事的时候,家里的条件还很艰苦。小时候妈妈的母乳不够所以我就需要喝奶粉,听妈妈说,小时候我喝的奶粉大部分都是从村子里的小卖部赊账赊来的。我有印象的时候,家里的白糖和酱油都曾赊过帐,跟亲戚借钱也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在我们那个村子里,村民们主要依靠种水稻卖稻米为生。村子的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每到春天插秧和夏天稻田生长的季节,就是村子里的风景最美丽的时候。小的时候稻子的价格还很低,我最初有印象的价格是一斤稻子八毛多,我不记得每年除去种子钱、肥料钱和上缴村委会的费用之后家里还剩多少钱了,但小的时候,家里的条件应该是很艰苦的,我之所以对小时候的艰苦条件没有什么印象,是因为小时候的我根本就没有苦涩的感觉。现在,家里的稻子钱已经是一斤一块五六毛了,有二十多亩地的家庭可以卖到五六万块钱,当然,成本和费用后续还是要减掉的,剩下的才能是这一年的辛苦所得。

小村的变化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从来都没有离开村子出外打工过,村子里也很少有人出去。大家都只是在农忙季节忙碌,在休息的时候娱乐,日子过的虽然清苦,但大家也过得安于现状、怡然自得。我渐渐长大以后,爸爸也开始出去打工挣钱了,最远的去到北京、天津,后来一般都是跟着村子里的同伴在附近的村子做一些力气活。现在,我们村子里插秧收割已经是机械化了,以前要几天才能干完的活现在只要半天到两天就全部搞定了,效率大大提高,大家更有时间去做一些别的事情了。

我直到上初中以前都没有长时间的离开我成长的小村子,偶尔离开村子也是因为和妈妈去二姨家,二姨家与我们在同一个市的不同县。小的时候觉得去二姨家是一段好长好长的距离,要坐很久的车,其实长大以后才发现只是换乘几辆车罢了。小学六年我是在我们村子的小学念完的。我们的小学是一排平房,有学前班到六年级的所有班级,我们的小学校长是一个特别严厉的人,学校里最无法无天的孩子都怕他。小学校长姓赵,在我去镇上的小学参加朗诵比赛之前,还曾问过我准备的一些情况。忘记了具体的时间,不记得那时我是否小学毕业,赵校长竟然得了重病去世了,留下了妻子和女儿。赵校长的妻子姓周,也是我们小学的一位老师,他们的女儿很乖巧。前几年回家的时候,听到提起周老师相亲的事情,我想起了赵校长,同时也希望周老师能找到陪她走完余下生命的另一半,我知道,赵校长和周老师是十分相爱的。现在我们的村子里已经没有小学了,村子里的孩子们都要到镇上去上学了,镇上有新建的学校,有崭新的教学楼,孩子们每天坐校车上学,非常方便。

小村的变化

关于自己生长的小村,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村子里的路。小时候,村子里都是土路,我最讨厌的就是下雨天。因为每到下雨天地上就全是泥巴,我就要穿雨靴带鞋子去学校。泥巴路特别难走,而且走路时溅起的泥点子总是把我的裤腿弄脏。在我儿时的印象中,村里的那条土路存在了一段无比漫长的时间,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哪怕下雨天也可以穿着自己喜欢的鞋子走在光滑整洁的大路上。高中时,我曾写过一篇作文,获得了我作文史上最高的分数——52分(满分60分),那篇作文的题目叫《无言的父爱》,其中有一个内容就是冬天下雪时爸爸为了怕我走路不方便而为我在回家的路上铲出一条便于行走的小路,直到那时,家里仍然是那条土路。终于,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家里的那条土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崭新的柏油大路,而且,路边都安装上了整齐的路灯。更让我感到欣喜的是,国家出资大部分为村子里的住户修建了院墙,安装了大门,在这之前,我家是从来都没有院墙和大门的。现在,村子里的天然气也已经开通了。我在小村成长的第二十多个年头后,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我感到无比的喜悦,同时也让我忍不住一声叹息。

小村的变化

我是成长于小村的人,小村的村民都是淳朴的农民,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面对生活,他们始终乐观。我想,苦难并不可怕,也没有难以忍受。当你并不把苦难当成一回事而专注于眼下的生活时,没有什么能打倒你。现在,小村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也衷心的希望,我们的国家所有的小村都能越来越好,同时,我也相信,尽管我们生活在小村中,我们也可以同样放眼整个世界。因为村子虽小,我们的心却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