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扩大开放的有力举措

美学者: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扩大开放的有力举措

10月15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在哈佛大学出席 “中国经济发展与中美关系论坛” 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摄影:钱珊铭)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纽约记者 钱珊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日前,多位美国学者对进博会表达了高度期待,称这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担大国责任的具体体现。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于11月5日在上海拉开帷幕。截至目前,备受瞩目的进博会已经吸引了来自130多个国家的3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00家。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日前在波士顿表示,上海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将通过承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我相信,(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会非常成功。上海(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是中国经济长足发展的缩影。来自各国的领导和参展人员将会(通过进博会)亲身体会到这一点。”

美学者: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扩大开放的有力举措

10月15日,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在哈佛大学出席 “中国经济发展与中美关系论坛” 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摄影:钱珊铭)

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指出,进博会向世界释放了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积极信号,“中国即将举行的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一项创新之举,表明了中国积极扩大进口的强烈意愿。中国将向全球开放市场,向世界各国进口商品,而这些商品将被用以满足其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需要。可以说,进博会将为全球许多公司提供大量向中国出口商品的机会。”

库恩认为,通过举办进博会,中国不仅展现了向世界开放市场的积极姿态,更是在用实际行动促进全球贸易平衡的健康发展,“中国即将举办的进博会,将正面解决一些贸易问题,例如中美贸易问题。面对(贸易等)问题,中国选择直面问题,而不是将责任推到其他人头上,推卸责任往往容易得多。中国清晰地表明了其意愿,即中国会承担其(大国)责任,通过扩大进口等方式减少与部分国家的贸易顺差。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贸易顺差是(国际贸易中)自然形成的产物。尽管如此,中国仍秉持负责任的态度,强调愿意通过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方式来主动扩大进口,解决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确实是个创新之举。”

库恩指出,过去几十年间,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为世界各国提供优质优价的各类商品,全球的消费者也都从中受益。但当贸易不平衡现象出现时,一些国家却抓着贸易顺差、逆差的数字不放。库恩说,中国与部分国家之间形成的贸易顺差是国际贸易产业分工、资源配置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结果。而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发展取得的长足进步,主要是得益于中国模式的成功,包括拥有巨大的劳动力市场,长期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国内外的多项有效投资,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等。

库恩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即将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最新举措,“中国市场对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公司而言,都日趋重要。(中国主动扩大进口),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世界的发展。中国消费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将有利于推动中国消费升级,并促进其国内产业转型升级,这将大力推动中国经济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扩大进口,也有利于世界共享中国的市场机遇。目前,中国在许多领域已成为全球最大市场,而在另一些领域也将很快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中国扩大进口)将给世界各国的企业带来机会。”

美学者: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扩大开放的有力举措

10月15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欧威廉在哈佛大学出席 “中国经济发展与中美关系论坛” 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摄影:钱珊铭)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欧威廉则表示,进博会将为各国进一步加强经贸往来搭建新的平台,从长远来看,意义重大,“我期待首届进博会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同时,我也希望进博会能为各方搭建交流的平台,促进各国间就经贸政策差异等问题展开对话与交流,并最终致力于解决这些差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