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去世,享年94岁,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沐凌竹


作为一个普通人,查良镛的生命终止在昨天,94岁高寿,对他本人和他的亲属来说这是好事。无数金粉追思,感怀,大喊一代武侠大师仙去

作为作家的金庸,其实在他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创造完成后,他就已经死去了,那个94岁的查良镛只不过躺在金庸的光环下继续生活了这么多年,走南闯北,当教授授课,登华山论剑,都已经是一个名人的走秀而已。

当一个作家才思枯竭,再也不能创作,他作为作家的生命就已经戛然而止。

1972年9月11日,武侠名著《鹿鼎记》在香港报章刊完最后一节,其作者金庸终于封刀。

因为我喜欢和崇拜的是1972年前的金庸,所以我只愿意评价1972年前的金庸。而且我只评价透过十四部武侠小说我所知道的金庸,或者也算探究一下金庸为何能成为十四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的创作者。

一、金庸小说创作的成功之处

飞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侣倚碧鸳;概括了十四部小说,3部短篇,11部长篇,短篇不论,当然金庸的成就更多在长篇上,纵观这十四部小说,莫不是贯彻以借鉴创新西方传奇文学故事构架作为创作精髓,以传统文化侠义精神为骨架,以历史传说和传统文化为经纬,以简单鲜明文字古今结合的文字为线,加入老顽童的幽默,精心纺织而成。

1、文字,虽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却在创作时大量使用现代汉语明朗轻快的特点。一改中国古代侠义传奇生硬拗口的毛病。吸收了评书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古代之事用现代口语方式遣词造句描绘出来;这点比梁羽生做得好,给他书带来最大的受众,老少咸宜。所以作者尤其是年青作者看他的书完全不觉得吃力,记得我在小学开始看《射雕英雄传》,完全没有看《

说唐》、《兴唐》那种书的负累感,却有每日雷打不动听刘兰芳讲半个小时《说岳》的新奇与激动;

2、对中国历史与传统中国文化研究颇深。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给他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琴棋书画、星相医卜、三教九流,顺手拈来莫不恰到好处,充实情节,丰满了人物;我们看的小说,潜移默化的接受了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并深深的,陷入其中,甚至让你爱上历史爱上传统文化而不可自拔;降龙十八掌的招式名称,就是对《易经》文化信手拈来的妙手,从让读者了解和爱上传统文化,金庸对传承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功莫大焉;

3、借鉴创新西洋文化的故事构架开创新派武侠文学。

我们今天所称道的民国大师们,之所以成为大师,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他们所处时代和他们所受到的教育造就他们博古通今,中西并蓄。文化的碰撞往往产生火花。生于内地,受到传统文化教育,成长于中西文化交汇的香港的金庸最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从他的小说中,你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西方小说的类似情节。如《连城诀》可以看到《基督山复仇记》,《雪山飞狐可以看到福尔摩斯探案》之《血字的研究》。既有借鉴,更有创新,金庸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倪匡曾评价金庸的小说就是,小火烧开水,初时平淡,越到后越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让你一卷在手,茶饭不思。

4、老顽童之心,相信喜欢金庸小说的朋友都会对老顽童周伯通,桃谷六仙印象深刻,他们不是主要主人公,但却缺一不可,插科打混,胡搅蛮缠,在紧张的江湖仇杀、险恶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中增添了幽默和搞笑的因素,让整个故事情节推进舒缓有致,别出心裁,我总是在想,这个人物会不会就是金庸先生在书中的隐身。那么金庸离我们就越发近了。

二、为什么金庸在创作了14部小说以后就封笔了呢?

私下猜测,我认为是小说连载的方式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君不见如今的网络小说,以每日更新字数争取读者点击量,订阅量,我们都知道,慢工出细活,这样的快餐文化,带来的往往都是,网络垃圾,当年的金庸,可能还没有这么大的更新呀你,但是,从14部作品的水平来看,他要么是天才,要么就是对自己苛求的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这样的创作生涯会给他带来巨大压力,所以最后他做出封笔的决定,是何其的何其的睿智,我们虽然再也看不到精彩的金庸小说,总胜过我们看到糟糕的金庸小说。以古龙为例,才气不输金庸的古龙没有一个严谨的创作态度,虽留下了一些精品,但市面上署名古龙的小说,良莠不齐,其实大部分都是别人代笔,导致古龙成为一个成为一个争议性的作家。


暗章立早


一个充满智慧的人。和二十世纪一样,传奇,波澜起伏。伟大的作家,杰出的报人,优秀的评论家。

我在南方周末工作的时候,曾经六次采访金庸,三次陪同金庸夫妇去过杭州西湖、湖南衡山、陕西华山。

回想起来,这几次采访金庸,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就是“晚年金庸进大陆”。在香港、台湾、新加坡及东南亚时期,金庸小说和金庸影视热退潮后,金庸的文化产业在大陆找到了新的市场。

不管是三联书店还是广州版金庸小说文集,还是张纪中版带头制造的金庸影视剧热,还是大陆的高校合并出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参加马云召开的互联网产业“西湖论剑”,国内旅游开发的“五岳联盟”,陕西的“华山论剑”,最后的剑桥大学读博士的行为,都赶上了这些年的社会发展节奏和热点。

不管是金庸把小说版权授予中央电视台,一块钱出售《笑傲江湖》的版权,背景正值金庸在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影视热和武侠小说热退潮的阶段,张纪中找到了金庸。金庸看重的是中央电视台的影响力,一块钱买了电视剧版权。

金庸出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正值提出教育强国,内地的大学合并热潮;浙江四所大学大学合并,成新浙江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原新华社长张俊生盛情相邀,金庸答应出任人文学院院长,成为新浙大最好的文化名片,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影响力和曝光率;

为了开发文化产业,湖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旅游管理机构,提出了借势营销,找到金庸,在湖南衡山召开了“五岳联盟”大会,打武侠文化和功夫文化,开发旅游文化产业,金庸先生带着夫人和小舅子也去了;

陕西卫视和华山管理局,专门搞了“华山论剑”大型文化论坛,全程电视直播。西凤酒赞助,华山北峰顶,竖起了“华山论剑”的石碑,还刻上了金庸的字,张纪中带着刘亦菲参加,来自国内外的学者作家在,在西安碑林庙里开了陕西作家学者对话金庸研讨会;还在华山山顶开起了金庸国际学术研讨会,。

三次贴身出行,六次采访,我见过真实的金庸,他的精明,对夫人和小舅子的贴心照顾,也见过他和主办方因为商业活动多而红脸,还见过每一处请教寺庙方丈,单独请教轮回转世等问题。

金庸先生,一路好走。


探照灯


金庸先生在给大家带来快乐、人生彻悟的同时,他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一生都在追求知识的真正大家。86岁的金庸,考获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剑桥大学校长同金庸论文导师,著名汉学家麦大维前往香港,为金庸颁发博士学位。

金庸原本被剑桥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但是他想要申请攻读一个真正的博士学位。校方告诉他不用了,因为荣誉博士排名在一般教授和院士之上,地位比校长还要高,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读博士。但是金庸不同意,还是坚持攻读一个博士学位。既然如此,校方就组成了一个委员会,由二十多位教授审核他的论文题目。

金庸先生是一个热爱祖国,拥护改革开放的大师。1981年7月18日上午,邓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会见了香港《明报》社的创办人和社长金庸。能见到敬仰已久的邓小平,金庸当然十分兴奋。他郑重其事,早早起床,梳洗一番,穿好西装,打好领带,然后带着妻子林乐怡和一对子女,乘车来到人民大会堂。

 邓小平是金庸(查良镛)武侠小说在中国内地最早的读者之一。1973年3月,当金庸小说在内地尚为禁书之时,恢复工作不久的邓小平从江西返回北京,托人从境外买了一套金庸小说,并对其爱不释手。他在《明报》热烈支持邓小平主张的改革开放政策,认为“邓小平有魄力,有远见,在中国推行改革开放路线,推翻了以前不合理的制度,令人佩服。真正的英雄,并不取决于他打下多少江山,而要看他能不能为百姓带来幸福”。

金庸是一个嫉恶如仇的大家。网上流传一段话,无论是不是金庸所说,都能体现他嫉恶如仇的思想:今天的中国,有的人很有权力,有的人很有财富,有的人很有知识,有的人很有名气,可他们普遍都没有一样东西——良知。

金庸大师溘然长逝,从此再无大师!沉痛哀悼金庸大师!


余丰慧


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海宁,双鱼座。 查良镛17岁在壁报上写讽刺训导主任投降主义的文章《阿丽丝漫游记》被开除;查良镛20岁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又因对校内学生党员行为不满而向校方投诉,反被退学。后在中央图书馆挂职,阅读大量书籍。

查良镛24岁娶第一老婆杜治芬,后来离婚;又苦恋电影明星夏梦却无果;32岁娶第二老婆朱玫,后来离婚;52岁娶了23岁的第三任老婆。 查良镛的第二任老婆后在孤独和贫困中度过一生,独自病死于医院,替她拿死亡证的不是丈夫和女儿,而是医院员工。



查良镛就是风流才子━━━━金庸。 金庸和徐志摩是表兄弟,金庸的堂姐嫁了琼瑶的三舅,钱学森的岳母和金庸是姑侄,诗人穆旦是金庸的堂兄。徐志摩、金庸、琼瑶、穆旦,他们一家掌握了中国近代的朦胧诗、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现在诗歌的话语权。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是真正的一代大侠。 他把时代背景和家国山河都写到了武侠中,在他的江湖畅谈关于理想,关于友情,关于爱情,关于时代……金庸走了,江湖老了,青春没了,也许天堂也想看武侠了。山高水远,我们江湖再见。

沧海滔滔一声笑,快意人生江湖老。白马飒沓西风起,引弓大漠学射雕。


旅鸦世界


金庸的一生无疑是充满传奇的,从他开始写小说那会开始,他的文学大师的地位就已经奠定了,特别是90后的一代基本上都读过金庸的小说,而金庸小说翻拍成的电视剧基本上都是经典的作品,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金庸除了作品广受好评外,还有一个深受大家夸奖的特点:爱学习。


金庸曾经靠自己的力量考取了英国剑桥的博士,英国剑桥在中国肯定是数一数二的大学的,而金庸能从其中脱颖而出,并且受到了校方的高度重视,可见金庸的才华有多么的耀眼。

金庸其实还一直在为老百姓的生活出自己的一份力,他曾经支持邓小平就是因为看到邓小平真心为老百姓谋福利,而金庸有一颗救济世人的侠义之心,所以让老百姓脱离苦海一直是他内心的一个梦想,直到今天,这个目标虽然还没有实现,但是金庸老先生已经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了,我认为他是值得被我们尊敬的。



jackykkkkii


朋友躺在自家的大白菜上,一边津津有味的看书,一边翘着二郎腿晃悠,仿佛家里的生意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有父母在前边照应着。那是读中学的时候,通过那个懒洋洋的午后,我才知道了金庸。

每一段记忆都是有味道,有温度的,就像现在闻到了白菜清爽的味道,就能想起那个午后。遇到懒洋洋的下午都会想躺下找本小说来读,每每遇到这些情景,便自然而然的想起金庸的江湖。

他的侠肝义胆,肝胆相照,有仇必报,锄强扶弱可以说影响了我的许多的性格塑造;那时候的我还非常的怯弱,又少人指导,常常为了一件事情左右为难,甚至被欺负了还在考虑要不要报复,报复了别人会怎么看我,终于在忍受了自己的不争许久之后,我明白了原来江湖不止在小说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江湖之中。

那时候读金庸,看到的是千奇百怪的人物和光怪陆离的情节,后来读金庸,便知道了什么是清白人间,什么是朗朗乾坤,什么是旷世绝学,什么是功力高深,这些原来都在我们平淡的流年里,是规矩,是勇气,是担当,是智慧等等。

我知道怎么评价老先生的一生,因为我没有资格去评价,但他却早早用笔写好了太多人的人生轨迹。

最后,希望上帝也是个金庸迷。


三哥的烟


一开电脑时就看到了这个消息,真的很难过。

金庸的书是伴随我童年记忆的主体

,那时候老爸很喜欢买武侠小说,他当时走南闯北,经常出差回家后就带回来一套武侠小说。

我从小学就开始看金庸,我老妈叫那个书是大本书,不准我看,但是情节实在是太有诱惑力,趁老爸老妈不注意,就会偷着看,断断续续地打游击战,也差不多都看完了。

另外其实老爸对我们看小说没有太多限制,老妈对我们更多的是散养,所以我基本上小学里就差不多读遍了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但是一直对古龙的书看不下去。

金庸的书涉及到各种知识,有点类似百科全书,人物性格都很丰满立体,总想一气呵成读完,从读金庸开始,我的作文水平也是一直被当做范文,这也是受金庸先生的影响吧。

自己还曾试图写过一本武侠小说,只是光写了开头,后边就没再写了。

还记得当时看《射雕英雄传》时的那种激动的心情,那首歌至今也是最喜欢的曲调。


金庸现在不仅自己写武侠小说,自己也是性格嫉恶如仇,金庸一生重情重义,同时风趣,知识渊博,他的一生是最值得称道的一生。

据传,金庸的表哥就是徐志摩,大才子。因为徐志摩上的剑桥大学,所以金庸先生一直致力于考上剑桥大学,终于在86岁高龄时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金庸先生一生笔耕不缀,知性重情重义!


jason妈咪有办法


1955年,时任著名报纸《大公报》专栏作家的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用“金庸”的笔名,创作并发表了个人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引起了文学界不大不小的震动。此时的金庸,依靠文学创作已经积累起数量众多的粉丝,他的每篇作品,都能在读者中间荡起涟漪,这部武侠小说同样不例外。

广大粉丝看到武侠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时,无不对这个30岁出头的年轻人刮目相看。

是的,武侠小说并不只是书写打打杀杀,阴谋诡计,爱恨情仇等带有感官刺激的故事,武侠小说还可以融入家国情怀和侠义精神,融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儒家精神,融入“道法自然、无为而为”的道家思想,展现出一种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价值信仰。

从此后,金庸在最好的年龄,创作出了最优秀的武侠小说。他差不多以一年一部长篇的速度,向武侠迷,向整个社会,向全世界证明:严肃文学能做的事,武侠小说同样可以做到!

从《碧血剑》、《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再到《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等,我们看到了一个握着钢笔的儒者,以极其严密的逻辑、冷静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为读者奉献了一个又一个精彩故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大侠和英雄。

尤其在这些大侠和英雄,如萧峰、令狐冲,杨过、张无忌等人身上,把家国情怀和侠义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形象。

他们是华夏民族传统观念下的道德模范,是人性光辉里的理想化身,更是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七尺男儿,用个人独特的人生信仰走着不同寻常的人生路,是引领世人追寻正义的精神向导。

给通俗的武侠小说故事加入人格化和寓言性,让武侠小说产生一种比肩严肃文学的艺术张力,这就是金庸对武侠小说的最大贡献。以前从来没有哪个武侠小说家这样写过,金庸这样写了,他创造了武侠小说的神话,注定要改写历史。

可以说,金庸依靠高深的文化修养,把武侠小说的创作提升到了顶峰,自1972年完成最后一部武侠《鹿鼎记》之后,他封笔将近半个世纪了,但到现在,依然没人能超越他,甚至连赶上他,跟他并驾齐驱的武侠小说家也没有,不得不说,他是当代真正的通俗文学大师,位置高高在上,别人只能仰望。

2018年10月30日下午,金庸先生驾鹤西去,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位戴着金边眼镜,说话风趣幽默,一派儒雅气质的“金大侠”了,他把自己的名号交给了时间,交给了历史,交给了所有热爱武侠小说的读者,因为那14部长篇武侠小说,他会永远活在读者心中。

但金庸先生笔下所展现出来的侠义精神,值得所有人延续下去,不为别的,只为了不辜负生命的光华,不辜负一个叫作“大爱或正义”的人生信仰,因为这些,我们会永远生活在阳光下。


鸿鹄迎罡


金庸先生仙逝,94岁也是高龄,人生也是丰富又丰沛,也可谓是今生无憾了,但金庸先生去世依旧让无数受益过金庸武侠世界的读者伤心不已,那个武侠的世界也在今天凝滞了。


武侠小说第一人,近代著名报人,大概是金庸最重要的两个标签,而他所构建的武侠世界是华文世界最重要的文字之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我们跟着金庸武侠中的人物的爱恨情仇,感受武侠中的潇洒与寂寞,那是少年心中的武侠梦,谁没想过也能成为令狐冲那样的潇洒少年,成为乔峰那样稳重大哥气派的中年,隐居山林看淡世间风云的风清扬……这些体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易实现,在其他文学作品中也很难看到,我们就格外珍视金庸大侠构建的武侠世界,在梦里我们也当一把武侠中的高手,除暴安良,见义勇为。

金庸去世,古龙多年前已经去世,那一代的武侠世界都没了再更新的可能,但那些文字都还在,读一读,武侠的世界就会构建起来。而金庸先生在天堂中会创作新的武侠世界,让天堂也有一个潇洒的武侠可能。

大侠,一路走好!


老李有刀


港媒消息,今天下午,94岁的金庸离开了我们。

此前,也曾有多次误传消息。多希望这一次,也只是个错误。

金庸先生生于1924年3月10日,曾经创作《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家传户晓的小说。金庸、梁羽生与古龙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

近年来,金庸出现在大众视野较少,只三次:

第一次,2016年,黄晓明、霍建华、刘亦菲等各路明星们以及金庸迷为他微博庆祝92岁生日,粉丝喜称他为"不老的金庸"。金庸的儿子查传倜告诉记者:"今天是父亲92岁生日,父亲收到了许多金庸迷的祝福。目前他的身体很好。只是腿脚不大好,出门不方便。"

第二次,2013年,经北大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证实,89岁的金庸在北大读博。媒体报道中全文誊写了毕业证书:"查良镛,1924年生,于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在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习,修完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再之前,86岁的金庸赴剑桥读博士,舆论哗然。

凡有华人的地方,必有金庸的读者。为我们造了整整一个武侠江湖的写作者,走了。走之前,留给我们的依然是一个好学、乐观、豁达的身影。

肉体凡胎会消逝,梁羽生开创、金庸开拓的新武侠小说一脉,其正义兼爱、天下为公的情怀和同情弱者、歌咏自由忠贞的武侠精神,会在有华人和华语的世界里历久弥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