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場|三問蔚來,能力何在?誠意幾分?發展的底氣又在哪裡?

鮮場|三問蔚來,能力何在?誠意幾分?發展的底氣又在哪裡?

鮮場|三問蔚來,能力何在?誠意幾分?發展的底氣又在哪裡?

李斌評價ES8:“硬件不像互聯網公司造的車,軟件也不像互聯網公司造的車。”

提起蔚來,熟悉的人與不熟悉的人,心中都有幾個問號。

有人疑問其能力:從未沒有涉足工業製造的“人”,與從無豪華車生產經驗的廠,一起造四五十萬元的電動車,貼譜嗎?

有人懷疑其誠意:蔚來的體系中,有幾人在紮紮實實地研發與製造?44.8萬元的車價中,又有幾分實實在在地用於主被動安全與駕駛體驗?

更有人質疑其發展:曾經依託消費數碼、體育文化而建立了龐大帝國的樂視,發展電動車的宏圖至今無果,蔚來又如何能保證成功?


▋▎關於能力

從合肥老城三里庵駕車向南,約20公里就到中派河的宋灣。這裡西鄰“花木之鄉”肥西,從生機勃勃的春到果實歸倉的秋,總有花香在空中盪漾;這裡東望巢湖岸邊的萬達樂園,天氣晴朗時,能隱約聽到過山車呼嘯翻轉的力量……蔚來的首款量產車ES8就在這誕生。

江淮蔚來工廠的大門右側是四個端莊的漢字“江淮蔚來”;進去門內,則是JAC與NIO的白色Logo矗立。顯然,兩個合作伙伴更注重通過牽手發展電動車,進而實現供應鏈的優化、先進製造體系的建立,有意無意地迴避了工廠的歸屬。

整座工廠由三種基本顏色組成,草綠色的植被與亮白色的屋頂,成為整個工廠的基本色調;黝黑的柏油路,以白色的實線勾勒出人行道與車行道;NIO HOUSE和員工餐廳的屋頂則使用了慄黃色與鏽紅色,為原本冰冷的工廠添了溫暖與活力。

在過去的24個月,這裡建設了中國最大、最新的鋁車身生產線並健康運轉。焊接車間裡,沒有四濺的火花與漂浮的煙塵:96.4%的鋁材使用率、307臺機器人協同運作、焊接鉚接與粘接的靈活應用,使“連接”成為可以欣賞的“秀”。

總裝車間裡,最多的不是忙碌不停的技工與川流不息的AVG,而是數以千計的傳感器:小到每一把電動工具的扭矩與角度,大到每一臺商品車的供應商與裝配工都會實時監控、檢測與上傳,保證每一道工藝都能得到100%的監控與追蹤……

李斌說:“至今年11月底,希望全國的新車交付可以實現200臺/天”。

這是在明示,蔚來的交付能力已經落後於製造能力。這句話也是在暗示,至11月,江淮蔚來工廠的生產節拍將達到預設的15JPS(年產能7.2萬輛)——奠基24個月之後的江淮蔚來工廠,已經步入正軌,做好了迎接ES6的準備。


▋▎關於誠意

在過去的24個月,不滿足於“沙盤推演”的蔚來,在南京試製線進行了全面、立體的“實兵演練”,為大規模生產奠定了工藝及人員基礎。

在江淮蔚來汽車工廠正式奠基前(2016年4月),蔚來就投資2億元人民幣在南京建設了一條試製線。在這條試製線上,蔚來不僅試製零部件、試裝樣車,更對鋁合金連接等工藝進行驗證,對技工團隊進行培訓。今天,江淮蔚來生產線上,超過1/3的技工曾在南京試製線進行培訓;幾乎所有的工藝組織都曾在南京進行演練。

除了在北京(軟件研發)、上海(量產車研發)、倫敦(極限性能研發)、慕尼黑(設計)、聖何塞(自動駕駛研發)……等地設立不同職能的常設機構,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錦標賽FIA Formula E Championship,也成為未來檢驗技術理念、實現路徑的“工場”。

500餘輛ES8工程車也跑了很多地方,北至-38度的內蒙古牙克石,南到+40的澳大利亞墨爾本……在投入量產前,它們已經完成了300萬公里的累計測試里程,相當於繞地球赤道75圈。


▋▎關於發展

合肥工廠的精細管理令人感到意外,不見初創企業的衝動與莽撞,倒是有幾分傳統車企的嚴謹與苛刻。

每個人行道轉角、每條斑馬線前都有三個警示標記並列:左側是綠白兩色的圓形標識——“駐足確認路況”、中間是紅白兩色的八角Logo——“Stop”、右側是黃色的圓形標識——“注意叉車”。在大型設備前,除了標定操作位置、明示操作順序之外,還用額外標記了觀察位置——距離設備的圍欄至少3米。

午餐時間,陸續見到有工人去食堂用餐,無論三五成群還是兩人並排,每一個人都走在人行道的白線以內;直到進入餐廳,才偶有工人忘形小跑,但並無一人大聲喧譁;見到訪客踩踏草坪,路過的工人會大聲喝止——即使在國企、央企裡也難以見到的“主人翁”精神,在這家工廠裡已經融進每個人的血液。

李斌說:“如常熟與崑山的電控系統、電池系統製造基地,核心業務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

這可理解為,蔚來與廣汽、長安的合作仍會以車身製造、整車總裝為主,核心技術仍然會由蔚來掌控。這還可以理解為,既然南京試製線可以成為蔚來的“培訓學院”,合肥工廠當然也可以成為拷貝的樣本,甚至是輸出工程團隊、技術標準的“黃埔”。銷售自己的產品,並不算是成功;能輸出自己的標準,才是真正的贏家。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