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故宮的「隱祕角落」

這裡是故宮的“隱秘角落”

最近《延禧攻略》帶起了一波清宮熱,清宮劇除了宮鬥讓人連呼過癮之外,對皇室的細緻描寫也讓我等凡夫俗子嚮往不已。

這裡是故宮的“隱秘角落”

皇位只有一個,但皇子往往眾多,為了那個終極目標,皇子們從小就要開始積累自身才學。清朝皇子6歲便進上書房接受大儒教導,學習儒家經典以及滿、漢、蒙等多種語言。除此之外,清朝因為是馬背上得天下,所以對皇子們的體育成績也很看重,騎射項目更是重要。

這裡是故宮的“隱秘角落”

在紫禁城裡,擁有大量的藏書供皇子們與帝師們使用,也許你知道上書房的存在,那裡不僅是皇室子弟們學習的地方,也是擁有大量藏書的地方。但其實在紫禁城裡,上書房的藏書量僅僅是冰山一角,因為天子有專門的地方藏書哦。

前幾天我們有說過故宮的“九萬九九九百九十九間半”房間(複習點我),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半間房”——文淵閣。

這裡是故宮的“隱秘角落”

文淵閣,清宮藏書樓,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下詔開設“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三十九年下詔興建藏書樓,命於文華殿後規度適宜方位,創建文淵閣,用於專貯《四庫全書》。

這裡是故宮的“隱秘角落”

文淵閣座北面南,閣制仿浙江寧波範氏天一閣構置。外觀為上下兩層,腰簷之處設有暗層,面闊6間,西盡間設樓梯連通上下。兩山牆青磚砌築直至屋頂,簡潔素雅。黑色琉璃瓦頂,綠色琉璃瓦剪邊,喻意黑色主水,以水壓火,以保藏書樓的安全。閣的前廊設回紋欄杆,簷下倒掛楣子,加之綠色簷柱,清新悅目的蘇式彩畫,更具園林建築風格。閣前鑿一方池,引金水河水流入,池上架一石橋,石橋和池子四周欄板都雕有水生動物圖案,靈秀精美。閣後湖石堆砌成山,勢如屏障,其間植以松柏,歷時二百餘年,蒼勁挺拔,鬱鬱蔥蔥。閣的東側建有一座碑亭,盔頂黃琉璃瓦,造型獨特。亭內立石碑一通,正面鐫刻有乾隆皇帝撰寫的《文淵閣記》,背面刻有文淵閣賜宴御製詩。

這裡是故宮的“隱秘角落”

文淵閣自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後,皇帝每年在此舉行經筵活動。四十七年(1728年)《四庫全書》告成之時,乾隆帝在文淵閣設宴賞賜編纂《四庫全書》的各級官員和參加人員,盛況空前。

《四庫全書》連同《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入藏文淵閣,按經史子集四部分架放置。以經部儒家經典為首共22架和《四庫全書總目考證》、《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放置一層,並在中間設皇帝寶座,為講經筵之處。二層中三間與一層相通,周圍設樓板,置書架,放史部書33架。二層為暗層,光線極弱,只能藏書,不利閱覽。三層除西盡間為樓梯間外,其它五間通連,每間依前後柱位列書架間隔,寬敞明亮。子部書22架、集部書28架存放在此,明間設御榻,備皇帝隨時登閣覽閱。乾隆皇帝為有如此豪華的藏書規模感到驕傲,曾作詩曰:“丙申高閣秩幹歌,今喜書成鄴架羅,……。”清宮規定,大臣官員之中如有嗜好古書,勤於學習者,經允許可以到閣中閱覽書籍,但不得損害書籍,更不許攜帶書籍出閣。

這裡是故宮的“隱秘角落”

《四庫全書》編成後,最初用了六年的時間抄錄正本四部,除一部藏文淵閣外,另三部分別藏於文源閣、文津閣、文溯閣,四閣又稱“北四閣”。後又抄三部藏於文宗閣、文匯閣、文瀾閣,稱“南三閣”。 七部之中或已亡失,或為各圖書館收藏。文淵閣本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文淵閣因為在文華殿後方,且顏色不似其它宮殿一般金瓦紅牆,經常會被大家忽略,但其實這裡是故宮中非常值得一看的景色,如果您去故宮,千萬不要錯過這裡哦。

留法北漂“小海龜”,愛旅行但路痴,愛美食但怕胖。

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人,暫時停下來,講講我的見聞,聽聽你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