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九鼎」迷蹤,得九鼎者得天下

西周九鼎,中國歷史上最神奇的寶物之一,據說得到它的人就能成為天子。然而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九鼎就不知下落,成了千百年來無數人探尋的目標。

“西周九鼎”迷蹤,得九鼎者得天下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那麼一些國之瑰寶引人關注,讓國人心馳嚮往。諸如遠古的鎮國神器九鼎,瘋狂的石頭和氏璧,千古第一行書《蘭亭序》等等。可惜都失蹤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些寶物一旦面世,必將轟動全球。不過,要說奇中之奇,憾中之憾,首推西周九鼎,因為它實在是太著名了。

“西周九鼎”迷蹤,得九鼎者得天下

夏、商、週三朝鐘愛九鼎是不需要多說的,這從各地出土的青銅數量就能看出端倪,與司母戊鼎相比,九鼎明顯更有價值一些,年代更早,鑄造也更精美。據《左轉》描述:夏初收集珍離異獸,奇異之物,繪畫成圖,讓工匠將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九鼎象徵一州,即冀鼎,兗鼎,青鼎,徐鼎,揚鼎,荊鼎,豫鼎,梁鼎,雍鼎,用來反映全國統一和主權集中,後經三國(夏、商、周)秦以後神秘失蹤,遂成歷史懸案!從一言九鼎到問鼎天下,從三足鼎立到拔山舉鼎,九鼎的影響力可見一斑。史書記載,大禹曾留下遺囑:九鼎存,天下定;九鼎失,天下分。

“西周九鼎”迷蹤,得九鼎者得天下

司馬遷在《史記》說,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推算一下,九鼎有近千鈞之重,約含7.5噸,從出土文物來看,司母戊鼎都達好幾百公斤,更何況象徵天下的九鼎?相傳當你施黯尊令,在荊山鑄鼎,遷移安邑,中隔大河,費時竟三、四月,月夫達幾十萬,所以泗水偶然失鼎後,一鼎陷在汙泥之中,這才難以找尋,秦始皇泗水撈鼎一事,在很多文獻史科裡都有記載。公元前256年,秦國滅掉西周後,在回國經過途中代表秦國的雍州之鼎跌入泗水,最後只有把八鼎都完好運到了秦國,置周鼎於咸陽宮。

“西周九鼎”迷蹤,得九鼎者得天下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出巡路過彭城時,帶了數千人下泗水打撈失落的那一鼎,甚至虔誠地齋戒祈禱,但最終周鼎未得卻讓市井劉邦發出大丈夫當如此也,黔夫項羽放出彼將取而代之的豪言壯語。九鼎的出現,是歷史的使然,確實起到過震懾諸侯的作用,不過,九鼎最後還是失蹤了,這讓後人無比的私念,既然是鎮國之寶,九鼎自然不可輕易示人,如果不慎一旦易手,則意味著王朝覆滅。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為保帝國傳至萬世,極有可能將九鼎藏於墓中,永世據為己有,這也許可以解釋九鼎為什麼會失蹤千年了,這也成為目前一些考古學家鼓動開掘秦陵動機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