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開幕式現場

8月17日上午,中國美協副主席、廣東省文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許欽松的個展“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新館正式開幕。出席開幕式的嘉賓有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民建江蘇省委主委洪慧民,江蘇省文聯主席章劍華,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方標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檯(集團)副總經理、副臺長李聲,江蘇省國畫院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周京新,江蘇省文化廳原副廳長、江蘇省國畫院名譽院長趙緒成,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全國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高雲,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雲,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涉外政策研究室主任洪幹華,江蘇省政協教育文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靈靈,江蘇省國畫院常務副院長、黨總支書記劉雲,江蘇省文化廳藝術處副處長李慧,江蘇省美術館書記、副館長李嘯,江蘇省美術館副館長廖鵬、張興來、金田、陳同樂,江蘇省美術館創作中心主任王國斌,江蘇省美協常務副秘書長佘玉奇,江蘇現代美術館常務副館長包信源,金陵美術館館長劉春傑,南京藝術學院教授、著名山水畫家方駿南京書畫院名譽院長、原江蘇省美協副主席朱道平,南京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陸越子,展覽學術主持丁亞雷,策展人方旭東,展覽統籌許多思。江蘇省美術館館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惠泉主持開幕式。

“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開幕式現場

本次畫展集中展出了許欽松近九十餘件山水畫代表作品,其中包括巨幅山水、寫生小品。展覽以唐代詩僧寒山子所作的“寒山詩”為線索,將整個展覽分為四個主要部分,通過寒山詩和許欽松的山水畫卷,一面回望傳統,一面展望未來:大道之境——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傳統之橋——夏天冰未釋,日出霧朦朧;重建新山水——似我何由屆,與君心不同;宇宙心象——君心若似我,還得到其中。畫展采用全新3D技術,突破傳統展覽的侷限,將許欽松山水作品進行立體呈現,使觀眾不僅能從視野上感受到許欽松作品的宏大,更能通過現場影像的魅力,使自己全身心都能浸潤到無人蒼茫之境中。

“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開幕式現場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發來賀信,他在賀信中說道:“欣聞‘吞吐大荒一一許欽松山水畫展’即將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由衷祝賀!許欽松先生是中國當代優秀畫家,善於將個人的藝術追求與新時代的大國崛起、民族復興聯繫在一起。他的代表性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我作為中國美術館館長,也表示由衷感謝。‘吞吐大荒一一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的展出,將為嶺南畫派與新金陵畫派的彼此映照,廣東畫壇與江蘇畫壇的相互交流產生重要作用。”

“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江蘇省文聯主席章劍華致辭

江蘇省文聯主席章劍華致辭時表示,嶺南畫派與江蘇的新金陵畫派有很多的相同性、互補性,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開展,體現了兩地的兄弟之情、藝術之情。“作為一個觀者,我對許欽松先生的山水畫有三個深厚的印象:厚重而靈動,廣大而精偉,自然而人文。”章劍華認為許氏山水既是自然山水,也是主觀山水,更是文化山水。

“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江蘇省國畫院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周京新致辭

江蘇省國畫院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周京新表示,許欽松畫作中雪域高原下每一棵樹的造型都能體現他特定筆法的全新構成,他用自己對生活切實的感受,把古代傳統筆墨與現代傳統筆墨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特有的筆墨構成法則。在這一點上,許欽松的山水畫具有引領性,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對江蘇的山水畫家們而言,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與借鑑的機會。

“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中國美協副主席、廣東省文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許欽松發言

許欽松表示,“吞吐大荒”山水畫展是他近年來很重要的個人山水畫展之一,自2012年開始在全國巡迴展出,南京是畫展的第九站。“中國畫的創新與發展,是擺在我們每一個山水畫家面前的重大問題。新山水畫的‘新’體現在哪裡?我們的發展路線在哪裡?這是我長期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許欽松說。

“我畫的山水畫是一片無人之景,是一片荒蕪的世界,在我看來山水的原始狀態,混沌初開,有一股很強的精神力量,這是人類精神最後的依託,它是神聖的。因此,我把山水、自然推向神聖,使山水和自然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營造出可望不可及的人類聖地圖景,為現代人尋找最後的精神家園。” 許欽松以“聖潔山水”對古人提出的山水畫的“可行,可望,可遊,可居”進行了新的思考。

“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江蘇省美術館館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惠泉主持開幕式

江蘇省美術館館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惠泉在主持詞中表示,許欽松先生是國內著名的版畫家、國畫家,作為嶺南畫派的代表畫家,許欽松繼承了嶺南畫派勇於創新的精神內涵,通過對思想、內容、題材、表現技法等方面的多維度思考,在傳統山水畫的視覺呈現和格局氣度上實施了具有創造價值的探索,因此他的作品面貌是別具現代精神的。他將版畫強烈對比的審美結構運用於山水畫中,同時也融合了中國畫的水墨氣韻,呈現出雄厚大氣的畫意氛圍。

“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許欽松向江蘇省美術館捐贈作品,徐惠泉代表江蘇省美術館頒發作品收藏證書

“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孫曉雲、周京新、方標軍、洪慧民、趙緒成、章劍華、李聲、高雲(從左往右)共同為展覽揭幕

“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嘉賓合影

許欽松認為,江蘇跟廣東有些方面挺相近的。民國初期嶺南畫派開始倡導寫生,老前輩寫生水平也很高。而解放之後傅抱石先生率領江蘇國畫院進行的江山萬里寫生活動,更是把中國畫寫生大規模地開展起來,相當於真正意義上強大實踐性的提升。他們是帶著創作的問題去進行寫生,具有方向性的,這是務實的態度。

“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展廳現場

“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展廳現場

許欽松坦言自己在創作中也受到西畫的影響,譬如吸納了西畫中對光與色的變化的理解。“我把它非常有效地融合在我們中國畫山水的那種表達裡,這不是照搬,而是一種深度的融合。我將它進行改造、應用,使它成為非常符合我們中國人審美的這樣一個體系,這也成為了我山水畫的一個新來源。”許欽松說。

本次展覽持續至8月26日。

“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展廳現場

“吞吐大荒——許欽松山水畫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展廳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