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很难懂?《快乐酷宝3》关键词大剖析!

《快乐酷宝3》到现在为止已经播放过半了,点击量也突破了七千万,谢谢大家的支持。随着剧情逐渐进入高潮,Q-BOT全国赛也进入了尾声阶段, 然后更大的秘密与黑幕却始终隐藏在幕后。

术语很难懂?《快乐酷宝3》关键词大剖析!

从剧情中穿插的回忆可以看出,主角乐乐的爸爸,与江傲来的父亲曾经是亲密的朋友, 但似乎因为图灵测试、机器人三定律、不可逾越的禁忌等等关键词而产生分歧,甚至引发冲突。到底这些与机器人密切相关的词语是什么来的呢?为何会引起机器人智能界的震动呢?

图灵测试

简单来说,图灵测试时检测一个机器是否具有人类智能的测试。具体操作方法是: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通过电传设备)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称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术语很难懂?《快乐酷宝3》关键词大剖析!

人工智能鼻祖——图灵先生

这个测试方法是人工智能鼻祖艾伦·麦席森·图灵先生在1950年发表的《计算机器与智能》的论文中提出的。可能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通过提问、对话等形式就可以衡量一个机器是否具有人工智能呢?要衡量人工智能不应该是有一套严格的测试程序吗?

术语很难懂?《快乐酷宝3》关键词大剖析!

图灵测试示意图

对于这个问题,图灵先生当年也亲自给出了示范。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问:请再次回答,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你多半会想到,面前的这位是一部笨机器。如果提问与回答呈现出另一种状态:

问: 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

问: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是的,我不是已经说过了吗?

问:请再次回答,你会下国际象棋吗?

答:你烦不烦,干嘛老提同样的问题。

那么,你面前的这位,大概是人而不是机器。

术语很难懂?《快乐酷宝3》关键词大剖析!

上述两种对话的区别在于,第一种可明显地感到回答者是从知识库里提取简单的答案,第二种则具有分析综合的能力,回答者知道观察者在反复提出同样的问题。所以《快乐酷宝3》中提出的“图灵测试”也正是考察机器人是否具有人类智能的标准。

机器人三定律

机器人三定律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1950年出版的《我,机器人》小说中首次提出的概念。这三大定律之间的互相约束,为后世的科幻机器人小说创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术语很难懂?《快乐酷宝3》关键词大剖析!

阿西莫夫与他的作品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术语很难懂?《快乐酷宝3》关键词大剖析!

随着三定律在阿西莫夫科幻小说中大放光彩,其他作者的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也开始遵守这三条定律。直到今日,在科幻机器人的文学、影视领域,三定律已经成为了默认的规则。甚至很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专家也认同这个准则,随着技术的发展,三定律可能成为未来机器人的安全准则。

术语很难懂?《快乐酷宝3》关键词大剖析!

所以在《快乐酷宝3》中,虽然Q-BOT机器人具有强大的战斗能力,但他们的对手永远只会是机器人,因为他们在制作的当初就被设定禁止伤害人类,而且也必须服从操作者的命令。

不可逾越的禁忌

这个关键词是《快乐酷宝3》提出来的一个创新概念,虽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这个“不可逾越的禁忌”确实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展中最具争议的项目之一,那就是到底要不要让机器人有自我学习的能力。

术语很难懂?《快乐酷宝3》关键词大剖析!

剧情中,乐爸在一次机器人的图灵测试中,发现机器人的AI程序能够通过连接数据库,变得更具人性化,甚至自我更新——而机器人的“自动更新程序”是被科学界禁止的,因为会危害人类生存。

术语很难懂?《快乐酷宝3》关键词大剖析!

乐妈也在剧中说到,她一直觉得机器人是人类最好的伙伴,但懂得自我更新和自我学习之后的机器人,就已经脱离了人类的控制,在当下的人类科技环境中,这是很危险的,不受控制的机器人会产生什么影响,无法猜测,很有可能把人类带入灭亡中。

术语很难懂?《快乐酷宝3》关键词大剖析!

机器人是否会为威胁到人类?

其实《快乐酷宝3》这段剧情也恰恰在映射现实中人工智能界一直存在的争议——到底人工智能带给人类的是进步还是毁灭?支持者表示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的大趋势,加大研究力度能让人类的进步速度更快,但反对者则表示,人工智能有太多不确定性,仿佛是潘多拉的盒子,在人类有能力完全掌控会规管之前,不宜做太深入的研究。

术语很难懂?《快乐酷宝3》关键词大剖析!

人工智能的发展到底何去何从?

《快乐酷宝3》虽然是一部动画片,但它所表达的世界观确实和现实丝丝相扣的,希望大家在观看剧情的同时,也能引起大家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最终会对人类造成什么样影响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