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10月22日,網友IADSER龍徒在微博發佈了一條視頻,稱在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聽到13號室傳出叫聲

而這短短50秒視頻裡的慘叫,一時間引起了近8W網友的轉發。

也使得“戒網癮”這個詞彙重回了大眾的視線。

視頻發佈兩日後,臨沂市衛計委稱,2016年網戒中心就已關停。

視頻中小孩的哭聲,實際上是8歲精神發育遲緩患兒的聲音。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對臨沂市衛計委的說法該網友說,2016年8月之後中心並未關停,只是把門口的招牌等字跡抹去,依舊正常運轉。

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13號室到底是什麼地方?

楊永信戒網癮所的電擊室。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早在08年的時候,楊永信便以一個網癮少年救世主的的身份出現在大家面前。

而最早那時候有關網戒中心有一段視頻資料:

任何少年少女,無論之前多麼不聽話,怎樣頂撞父母,怎樣大聲反抗。

只要進了13號房間,40分鐘後出來就會像換了一個人一樣。

百依百順,聲音輕的像蚊子哼,有的甚至當場向父母跪下認錯。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這樣的效果讓一眾家長蜂擁而至,只要是家長認為不正常的孩子,都被送到了這所醫院。

這裡被媒體稱之為“產生奇蹟”的地方,也是被孩子們稱之為“集中營”的地方。

2008年的一檔《戰網魔》節目,讓“楊教授”出現在眾人眼前,當然還有他的“電擊療法”。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2009年柴靜探訪了楊永信的網戒所,並做了一檔叫做《網癮之戒》的新聞調查節目。

讓更多人瞭解了楊永信戒網所的真實面目。

當柴靜直面楊永信,問他怎麼治療孩子的時候。

楊永信微笑著說:“就是電擊。”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一邊電他一邊問他為什麼要來這啊,還敢不敢啦。如果他回答錯了就繼續電。一直到他承認自己的錯誤為止。

說這些話時楊永信一直是笑著的,彷彿在炫耀著自己的功績。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幾個出院的網癮少年在被問到被電擊是什麼感覺時這樣說道:

“就是劇烈的疼痛,然後抽搐。”

“如果真要說的話,就像是那種特別高頻率震動的小錘子一下下打著我的太陽穴,痛不欲生。”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2009年,臨沂四院“電擊治療網癮”首經媒體曝光後,引來廣泛質疑。

7月,緊急叫停各地電刺激(或電休克)治療“網癮”技術的臨床應用。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但是大多數所謂的“網癮少年”問題,其根本原因在於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隔閡、教育不當。

君君先帶大家看一則最近的新聞: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10月22日中午1時30分許,資陽城區沱江一橋下,一名15歲跳江輕生男孩剛剛被救起,卻聲稱還要繼續跳。

孩子的父親趕到現場後,並沒有馬上去將孩子扶下船,而是繼續責備孩子。

他說這已經是兒子第二次因為手機跳江輕生。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新聞記者瞭解到,因為前一天晚上兒子和弟弟打架,媽媽將他的手機沒收,

並多次打罵了兒子,言辭比較極端。

看出來沒有:父母教育方式就是打孩子,這和把孩子送到戒網癮醫院的父母有什麼不同?

就像當柴靜在坐滿“網癮孩子”父母的教室裡說:

“曾經給對孩子有過家庭暴力的父母請舉手。”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下面的父母齊刷刷的舉起了手: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家長教育中的失職,就使用暴力來進行壓制。

嘴上說著“被孩子逼得走投無論”,實際上何嘗不是逃避責任呢?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2018年初,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將在今年把“遊戲成癮”列為精神疾病。

暴力是用來懲罰邪惡,而不是用於治療疾病的。

孩子需要你們關心,需要你們投入精力教育,而不是送進所謂治療中心。

但事實是,2009年就被否定要求叫停的電擊療法,而到2016年時還被報道出仍在使用。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難以理解,很多家長,還是不聽孩子的任何解釋,和楊永信站在一邊,眼看著孩子被送進電擊室。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直到今天,楊永信的微博認證仍是:

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國務政府持特殊津帖專家。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全國戒網癮專家。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楊永信從未得到任何懲罰,他輕蔑的面對一切網上的言論。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十年過去了。

而就在2018年這個互聯網時代,仍有孩子因為被父母送進所謂的戒網癮學校死亡。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君君最後想說:

或許青少年的“網癮”,一直普遍存在。

但沉迷於遊戲無法自拔、整天只願意面對著虛擬網絡的孩子,哪一個有著健康的家庭呢?

父母能真心的關注孩子、與孩子溝通,瞭解他們真實的想法,給予他們健康的家庭環境和教育。

我想這是戒掉“網癮”最好的辦法。

(最毛骨悚然的七分鐘)

想電YYX的舉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