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那个曾被我视为死敌的金庸先生,终于离开了这个世界

李咏走了,金庸也走了。一个是娱乐圈的大腕,另一个则是文学界的大佬,本是两不相干,却前后脚双双踏入了另一个世界,他们的双双辞世,给媒体平添了一种诡异的热闹。

前两天,被李咏刷屏,不论图片文字还是视频,无不哀惋伤痛。今天李咏之死的热度还没有完全消褪,金庸的死讯却已铺天盖地而来,又是哀惋伤痛,令你愕然,令你无措。

金庸,那个曾被我视为死敌的金庸先生,终于离开了这个世界

上午和同事老陈聊起金庸之死。他说:金庸应该拿诺贝尔文学奖。老陈是金庸迷,他的这句话应该能得到无数金庸迷们的认同。

但我不是金庸迷,自然会反对。为了金庸,我和老陈唾沫飞溅,直至上课铃声终结了这场争执,我们仍然谁也不服谁。

上世纪八十年代,金庸的小说火透了整个中国大陆,那时,金庸、琼瑶、三毛征服了无数的少男少女。

校园里,女生几乎无人不琼瑶,无人不三毛,刚从情深深雨蒙蒙的诗意里哭醒过来,大胡子荷西、撒哈拉沙漠中骆驼尸骨又让她们沉醉,不能自拔。

男生的体内,沸腾着的则是郭靖、杨过的热血,他们仗着想象中的侠义之剑,行走在金庸为他们设计的江湖世界里,快意恩仇,腥风血雨。

不能不说,金庸、琼瑶、三毛成了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金庸,那个曾被我视为死敌的金庸先生,终于离开了这个世界

但没有人知道,风靡中国大陆的金庸,曾一度被我视为死敌。

那是一九八八年,我在南洪小学教五年级语文。那时,我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文学青年,不屑于做一个照本宣科庸碌无为的教书匠,正幻想着成为孩子们的精神导师,企图以我的课堂,为少年英才们建构一个纯净的文学世界。

后来而至于今天的全部事实表明,我的学识才能都不足以支撑我那所谓的志向。惨痛现实面前,不得不承认,我不过是一个志大才疏的平庸之辈。

那一年,正当我大展宏图之际,金庸却入侵了我的课堂。课堂上,我口若悬河,旁征博引,畅论古今,不意间发现一个男生的语文课本下偷藏着金庸的一部小说。

那个男生是我喜欢的一个学生。尽管生气,我还是平复自己的情绪,没有当场发作。课后,我找来那个学生,尽量以和气的口吻和他交谈。谈些什么,现在都忘了,现在推想,无非是应该多读好书,像金庸的小说,不宜阅读。

最后,我借给他几本书,记不清是张承志还是粱晓声,又或者是路遥。总之是当时我喜欢的作家作品。

然而第二天,他却把书还给我了。告诉我说,不好看。

过了一些日子,我发现他居然又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偷看金庸的小说。这一次,我大发雷霆,甚至给了他一耳光,并撕掉了金庸的小说,并且严令,禁止读金庸的小说。

之后,那个男生的语文成绩一落千丈,我那时不懂反思,只一味归咎于金庸,认为是金庸的小说使他误入歧途。

升入初中后,那个男生并没有完成学业,初二时辍学回家了。据说,那个男生最恨的老师就是我。而我仍然认定是金庸害了他。在我看来,金庸对学习语文来说,有百弊而无一利。此后的教学中,我都特意把金庸的小说列为课外读物的禁书。就这样,金庸就成了我的敌人。

进入一九九零年代以后,镇上出现了电子游戏,那些游戏很快俘虏了孩子们的心。沉迷游戏世界的孩子们,渐渐地舍弃了金庸。

被我视为死敌的金庸,原来只是外强中干,在电子游戏的凌厉攻势下,不堪一击。不堪一击的,还有我的语文。

金庸,那个曾被我视为死敌的金庸先生,终于离开了这个世界

讽刺的是,孩子们告别了金庸和他的武林世界之后,金庸的文学地位却意外攀升。他的武侠小说,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竟被视为经典之作。接着,金庸被新组建浙江大学重金礼聘,就任文学院院长,文学博士生导师,这是轰动一时的新闻。

2010年或是2011年,我记不清了,金庸的一位文学博士生发文公开向金庸发难,质疑他的学术水平,认为他没有能力辅导博士生。这名博士生的文章,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争议中,已是八十高龄的金庸先生,黯然辞去了浙大文学院院长及博士生导师的职务。

在金庸辞世的今天,回想这些事,心中顿生某种无法清楚言说的感慨。不管怎样,还是道一声:永别了,金庸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