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金庸的文學成就|陳經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2018年10月30日,94歲高齡的金庸先生永遠離開了。鋪天蓋地的追思,才讓人們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大師:想不出還有誰去世會有這樣的影響力。可以下斷言,金庸是當代中國文化影響力最大的極少數人之一,上一個是1936年10月19日去世的魯迅。

金庸巨大的文化影響力無可爭議,作為報業創始人,世俗成就也很可觀。同樣的話,對80歲的瓊瑤阿姨也可以說,但是說起阿姨的文學水平,想要拔高會較困難。我們會比較容易認同,金庸的作品比瓊瑤的情愛主題要高一些,文字要深一些。本文便對此進行了一些探討。

2018年進入下半年,有很多名人去世。在文藝界的悲情九月,單田芳、師勝傑等十餘位藝術家去世。10月29日主持人李詠因癌症50歲就去世了,又引發了一番唏噓。但是直到10月30日94歲高齡的金庸去世,鋪天蓋地的追思,才讓人們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大師:想不出還有誰去世會有這樣的影響力。可以下斷言,金庸是當代中國文化影響力最大的極少數人之一,上一個是1936年10月19日去世的魯迅。


如何評價金庸的文學成就|陳經


《倚天屠龍記》某個版本中的一段文字是:

張三丰瞧著郭襄的遺書,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個明慧瀟灑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現在看魯迅和金庸,就會有這種恍如隔世之感。雖然去世時間相隔了82年之久,從文化傳承與輩份來說,金庸與魯迅卻不遠。金庸的表哥徐志摩文壇名號十分響亮,風頭不比魯迅弱。從魯迅到金庸,伴隨著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百年彷彿只在一瞬間。

80年代以來,對於廣大中國學生,他們常規的文藝套路是課本上學魯迅,課外看金庸。進入大學後,許多人有條件完成金庸15本武俠小說的全本閱讀: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或至少完成最重要的六本長篇:射鵰三部曲、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就算不看金庸的書,影視劇以及很多經典流行歌曲的影響也很大。金庸創造的武俠世界,已經成為許多中國人話語體系的重要成分。

金庸巨大的文化影響力無可爭議,作為報業創始人,世俗成就也很可觀。同樣的話,對80歲的瓊瑤阿姨也可以說,但是說起阿姨的文學水平,想要拔高會比較困難。我們會比較容易認同,金庸的作品比瓊瑤的情愛主題要高一些,文字要深一些。金庸的文學水平高於瓊瑤應該問題不大,但是能說到哪個層次,還是有爭議的,本文對此探討一下。

一.文聯與課本、官方評價

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文學界對金庸是有偏見的。代表人物是王朔,將“瓊瑤金庸成龍四大天王”說成四大俗。90年代曾有一個評論將金庸評為現代文學家第二名,僅次於魯迅,引發了巨大爭議。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金庸的大師地位得到了承認。他是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2016年,《天龍八部》第四十一回“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節選進入了高中課本,同期入選的還有王度廬的《臥虎藏龍》,向高中生開了一個新單元:神奇武俠。2017年,《射鵰英雄傳》最後一章入選了初中語文課本。


如何評價金庸的文學成就|陳經


中聯辦主任王志民代表官方的唁電評語是:

查良鏞先生是著名作家、傑出報人,被譽為當代武俠小說泰斗。先生博學多才,繼承古典武俠小說精華,開創新派武俠小說先河。作品深蘊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對海內外華人產生了深遠影響。查良鏞先生畢生心繫國家、愛國愛港,為促進“一國兩制”事業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弘揚中華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

總體上來說,業界對金庸的評價是越來越高的。這或者是因為影響力越來越大,認真看過他的小說,發自內心欣賞的文學界內部人士越來越多(王朔說看不下去就沒看了)。也有一些新銳作家認真寫了金庸文學欣賞,“金學研究”慢慢成為一門顯學。可以預計,金庸的文學影響力會越來越大,現在還沒有到評價的頂點。

二.金庸對武俠小說的獨特貢獻

從文學評論的角度看,金庸獨力將武俠小說的高度大大提升了。可以類比的是,劉慈欣對於中國科幻水平的決定性作用,如果沒有劉慈欣的個人努力,中國科幻就是世界二三流。如果沒有金庸,武俠小說的文學高度和影響力會大大縮減。雖然提起武俠小說,人們會將金庸古龍梁羽生並稱。但是沒有古龍梁羽生,武俠小說的根基和文化高度應該還在;沒有金庸,就真的要大幅降級了。

金庸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沒有他來創造一個全新的武俠世界,這一切就真的不存在了,並且沒有其它人能補上。武俠小說作者很多,但能和金庸比較的一個也沒有。曾經古龍有一批擁躉,認為可以和金庸分庭抗禮。但是古龍1985年就去世了,多年下來口碑並沒有突破,粉絲年紀漸大之後慢慢覺得古龍還是淺了些,武俠體系構建比較粗糙,文字能抖機靈,但是因為底蘊不足而劍走偏鋒。古龍的研究者不多,不象金庸這樣口碑堅挺,愛好者成長以後更能看出金庸文字的深意。

而且,後人已經不可能超越金庸了。由於生活環境的變化,人們不可能再有金庸的文化根基與生活閱歷,可以斷言武俠小說的巔峰已經過去了。一直都有一些作家寫了武俠小說出版,如水平相對高的《英雄志》。但是從作者群體來說,武俠小說的創作高峰顯然已經過去了。人們看出來超越金庸的可能性很低,也就不再作出努力。

可以說,武俠小說的巔峰就是由金庸獨立創造的。幸運的是,金庸創造的不是一個單薄的尖峰,而是一個面積足夠大的平臺。


如何評價金庸的文學成就|陳經


三.金庸小說在世界上的成就類比

即使以文學本身的標準來看,金庸創造的奇蹟也足夠炫目,世界上沒有多少人可以相比,其實西方世界文學巨匠也沒多少。

《指環王》作者托爾金開創了西方奇幻世界,J.K.羅琳創造了《哈里波特》的魔法世界。從全球知名度來說,要比金庸名氣大。但是如果忽略語言因素的全球影響力,只看讀者的閱讀感受,中國網絡小說優秀作品完全可以與之相比,翻譯成英語都能把西方讀者震住。而這些優秀網絡小說作者,顯然與金庸的差距不小,謀篇佈局、學識修養、文筆功底難以達到他的高度。

金庸小說的中國文化特色過於優秀,甚至影響了他的世界性。金庸的取名很有功力,主角配角和武功招式的名字極富傳統文化特色,但是翻譯出去就不太對勁了。例如黃蓉翻譯成英文是Lotus Huang(黃蓮花),實在沒法翻。


如何評價金庸的文學成就|陳經


《射鵰英雄傳》2018年初在英國出版後大受歡迎。左為譯者郝玉青,右為出版社編輯。

以下是一些中英文對照:

射鵰英雄傳: 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 (無法表達雕,就用了禿鷲,逼格大降)

降龍十八掌:the 18 palm attacks to defeat dragons(降變成擊敗,乾巴巴的18)

九陰白骨爪:Nine Yin Skeleton Claw(陰翻成Yin是成例,白骨成了骷髏)

中神通王重陽:Double Sun Wang Chongyang(沒法表達神通,乾脆強調一下雙陽)

下面來一段譯文,看看什麼感覺:

“I didn’t ask you your name,” he said and smiled。“Yes,we forgot。My family name is Guo,my given name Jing,meaning Serenity。And you?”“My family name is Huang,my given name Rong,meaning Lotus。”(那少年微微一笑,道:“還沒請教兄長高姓大名。”郭靖笑道:“真是的,這倒忘了。我姓郭名靖。兄弟你呢?”那少年道:“我姓黃,單名一個蓉字。”)

因為這種困難,所以金庸小說翻譯成外文,甚至晚於劉慈欣的《三體》!由於《三體》題材的世界性,中西貫通的優秀譯者劉宇昆解決了翻譯問題,幫助劉慈欣2015年奪取了科幻文學最高獎雨果獎。再加上金庸小說中豐富的中國歷史細節,對外國人而言非常困難。擠了十年,才擠出一本英文版的《射鵰英雄傳》。金庸小說的翻譯,甚至可能成為無解難題。這是必須接受的現實,中國文學的巔峰水平,反而是世界無法完全理解的。雖然如此,金庸的小說應該還是會陸續翻成英文和其它文字。

這又涉及到語言的文學表現力問題。個人認為,中文的文學表現力是世界頂尖的,甚至是比英語等拼音文字高一個層次。一些外國文學名著,被中國譯者信達雅地翻譯成中文之後,仍然能保持優秀的文學特色,讓大批中國讀者用中文閱讀就可以崇拜欣賞。然而很多中文經典文學作品翻譯成英語後,文字表現力大幅下降,甚至成為閱讀災難。因為翻譯問題,英文版《射鵰英雄傳》中國讀者大失所望,評分低至2分,而由於故事本身仍然有趣,英文讀者評分卻仍然高達4分(滿分5)。

外國人只有學會了中文的微妙精深,才能明白中國文學大師的妙處,否則就只好看中國爽文,或者把文學作品當成爽文看。當然這也夠了,不比指環王和哈里波特差,還要什麼自行車?

四.金庸與諾貝爾文學獎

因為以上的原因,我們明白,西方讀者和評論家沒有辦法欣賞金庸。最大原因就是一個:沒人翻譯,諾貝爾文學獎自然就無從談起。

莫言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筆下那些魔幻的文字想象,能讓西方評論家欣賞。應該說莫言的幸運是他的表達方式。其實從讀者數量以及文壇評價來說,在得到諾獎之前,莫言和金庸是有差距的。

另一個金庸無法獲得文學獎的原因是題材。金庸的歷史題材雖然也展現了人性,但不是評論家們推崇的現實與魔幻後現代題材。當然現在金庸去世了,就更沒有機會了。但至少人們會去談論金庸與文學獎,瓊瑤就完全沒法談的感覺。

我們可以心裡有數,即使是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也可以放平心態去欣賞。外國的並不一定更好,中國優秀文學作品,更根本的還是自己人民的欣賞,而且這就足夠了。外國讀者、評論家無法欣賞中國作品,是他們的損失。如果他們學習中國文化後,或者通過翻譯,能夠欣賞中國文學作品,這是值得歡迎的。但如果把外國評價放到高於中國評價的地位,那是本末倒置了。

五.結論

之所以把外國的小說扯進來,是想把金庸的地位說清楚。如果認為金庸比托爾金、J.K.羅琳低,那就說不通了。而且金庸的文學成就不應該比莫言低,影響力不是一個層級的。而且不應該把金庸小說只看成通俗文學,那樣就沒有高下之別了,一句話“都是通俗文學”就完了。

文無第一,怎麼評論都行。都說金庸很好,文學水平很高,給出種種理由,這就夠了。而且,人多勢眾很重要。喜歡的人多了,至少可以說一句:

人民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如何評價金庸的文學成就|陳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