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皮蛋的身世之謎

皮蛋,不但是美味佳餚,而且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皮蛋,味辛、澀、甘、鹹,能瀉熱、醒酒、去大腸火,治瀉痢,能散能斂。”中醫認為皮蛋性涼,可治眼疼、牙疼、高血壓、耳鳴眩暈等疾病。

美味皮蛋的身世之謎

皮蛋也叫松花蛋、胡彩蛋。相傳幾百年前,在鴨群雲集的太湖之濱,有一家李姓夫妻開小茶館,兼營一些小菜、滷蛋之類。夫妻倆膝下無兒,只有一女,名喚秀娟。一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遊湖人陡然增多,茶館也賓客盈門,把一家人忙得手腳不停。忙亂中,秀娟沒看到手頭有兩個鴨蛋滾到了灶灰裡。一個月後,被一位前來借灰種菜的鄰居發現了,喚來東家嗑破一瞧,蛋白不僅不流,而且還凝結在一起,露出一種透明的光彩,丟進嘴一嘗,又香又綿,有種說不出的味道。每人嚐了一塊,無不嘖嘖稱讚。蛋好吃,取個啥好名呀?秀娟高興地說:“你們看蛋上這麼多花紋,就圖個吉利,叫彩蛋吧!”從此,李家茶館做起了彩蛋,遠近顧客慕名而來。後因彩蛋出自太湖,又叫成了太湖彩蛋。傳到北京,通縣張辛莊一位姓陳的商人,改生包為浸泡,做成的皮蛋色彩鮮豔,蛋黃的中心部分像飴糖,叫做京彩蛋或糖心皮蛋。

美味皮蛋的身世之謎

未成形的皮蛋

西方人為什麼不吃皮蛋

美味皮蛋的身世之謎

英國探險家Bear Grylls在《荒野求生秘技》中挑戰西方人容忍極限的方式就是逮住什麼吃什麼。他在鏡頭吃過的那些讓西方觀眾毛骨悚然的東西包括:蛇、蜘蛛、毛毛蟲、蠍子、蚱蜢、腐肉、蛀蟲等。這些東西在西方人眼中並非只是有毒或成分構成上不可吃。西方人之所以難以接受,是因為這些動物大多在宗教傳統中被認為是邪惡的、不潔的。由此可見,西方人的飲食在今天仍舊是保守而清教徒式的。西方人最近環保意識加強,開始養殖蚱蜢農場和蚱蜢食品。許多不知情者品嚐了蚱蜢加工食品後覺得味道還可以,但告知實情後卻當場嘔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