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并非罗贯中所写,原来出自这里

三国演义这部书从面世以来就备受推崇,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而这部书开篇的那首临江仙,则像是对那个英雄辈出风云变幻最终又归于一统的年代的最好写照,充满了人生哲理的感悟,然而这首词的作者,并非是原著罗贯中所写,而是明朝重臣,正德嘉靖年间的首辅杨廷和之子杨慎所写,明朝三大才子,解缙,徐渭,杨慎,而其中读书之丰,著述之博当推杨慎为第一。

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并非罗贯中所写,原来出自这里

公元1511年,此时是正德六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杨慎殿试第一,高中状元,对于此事,当时的明朝官员,并没有因为他的父亲是首辅杨廷和而非议,反而认为这是应当的,可见在高中状元之前,杨慎的才名已经远播在外了,杨慎此人也有一身傲骨,而且性情耿直,因此得罪了不少人,这其中就包括嘉靖皇帝。

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并非罗贯中所写,原来出自这里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病逝,因为没有儿子,所以当时的首辅杨廷和和大臣奏请张太后,最后决定请当时的兴献王之子朱厚熜进京,继皇帝位。嘉靖继位后不久,就引起了明朝著名的大礼仪之争,嘉靖虽小,但毕竟是皇帝,手中握有权力,虽然大臣们奋力抗争,但在面对嘉靖以退位要挟的情况下,也不得不先行退让。

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并非罗贯中所写,原来出自这里

杨廷和也在不久之后,辞官回乡,为此杨慎心中很是不满,作为嫉恶如仇的他,绝不会轻易的屈服。而后嘉靖得到张璁、桂萼的支持,主要是提供理论支持,在为他亲生父亲上尊号的问题上,一步步向前紧逼,群臣发现嘉靖皇帝的意图后,准备以死相抗,当时的很多年轻的臣子,以杨慎为首,在左顺门力谏,不过这次抗争的结果很不好,嘉靖对于他们的抗争认为是无理的,在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皇帝拿出了自己最后的一招,赐以梃杖。

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并非罗贯中所写,原来出自这里

杨慎自然也在这次梃杖之中,不过他不后悔,为国事直言,虽死无憾,我想这是杨慎当时的心中所想。梃杖之后,嘉靖对于这次闹事的带头者杨慎,给予了特殊的照顾,十天之内再次赐了杨慎一顿梃杖,若非杨慎身体素质好,恐怕已经归西了。

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并非罗贯中所写,原来出自这里

杨慎虽然没有被梃杖夺去性命,然而却得到了立刻动身去云南的命令,那里是嘉靖为杨慎所选的流放之地,在明朝的时候,云南还远远不是现在的旅游宜居之地,在那里是恶劣的环境在等待着他,不过在到达云南之前,杨慎还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那就是对当年杨廷和裁军不满的人,准备刺杀杨慎,不过,杨慎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躲了过去。

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并非罗贯中所写,原来出自这里

嘉靖对杨慎极为不满,平时还时时的询问杨慎过得怎么样,听说杨慎过得不好,嘉靖才稍微高兴点,在嘉靖时期,几次大赦天下,杨慎都没能从流放之地回到家中,最终也是老死在云南。杨慎虽身处流放之地,但心志不改,读书著作十分丰富,关心百姓疾苦,并在当时的偏远地区教学,普及了文化的传播,杨慎后来开始游历名山大川,阅览前朝古书,人生大悟,写下临江仙这首词,收录在《历代史略词话》中。

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并非罗贯中所写,原来出自这里

三国演义这部书在清朝十分流行,也不知道是不是与满族学习三国演义中的兵法而取得天下有关系,毛宗岗等人在重排三国演义的时候,发现了这首临江仙,发现这首词与三国演义之中所讲述的历史时期十分吻合,便摘录这首词,作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从此这首词就伴随着三国演义,流行于世。若是杨公有在天之灵,知道这首词流传至今,相必也是欣慰之至吧。

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并非罗贯中所写,原来出自这里

附录:临江仙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