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源於正確的練習—讀《刻意練習》有感

4歲就會彈奏小提琴,童年時代寫出多部名曲,只用一根弦也能彈完一首曲子;

瞬間記住幾百個隨機數字,開平方比計算器還要快,一秒內說出某個日子是星期幾;

入行一年就獲得世界跳高冠軍,同時和26人下盲棋,14歲成為世界象棋大師。

以上幾個例子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中所列舉的,也是我們平時看新聞經常能看到的。每當現實中出現類似的神一樣存在的大神時,我們更多的是驚歎於他們的天賦,幾乎所有人都以為“傑出”是源於“天賦”,但是通過閱讀這本書,你會發現,所謂的“天才”只是源於練習,確切的說,是“正確的練習”。

生活中,當我們做一件事情做不好或者學習一項技能卻收效甚微時,總是習慣說:“我沒有做這行的天賦。”其實天賦也是可以培養的,我們這樣為自己開脫只不過是給自己找個臺階下罷了。這不僅讓我們失去了在很多方面取得進步的機會,也讓我們沉浸在自己給自己佈置的一張舒適的陷阱中。當我們在不同方面提高自己時,我們才最像是人類。和其他動物不同,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改造自己,以我們選擇的方式來提高自己。

書中列舉了很多關於提升技能方面的誤區,深入瞭解這些誤區並找到正確的方法對於我們提升自身有著很重大的意義,簡單地說,它可以幫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1

一萬小時定律有效嗎?

大家應該對於“一萬小時定律”不陌生,它的理念是:只要你練習一萬小時,就能夠成為一個領域內的佼佼者,無論天賦,無論出身。但是殘酷的現實卻是,從來不存在一萬小時定律,它僅僅是暢銷書作家對心理科學研究的一次不太嚴謹的演繹而已。

一萬小時是對於我們練習任何一項技能當然是很有幫助的,但是要真正的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除了投入必要的時間之外,更需要的是正確的練習方法,即有目的的練習。

2

什麼是有目的的練習?

第一,有目的的練習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並且日漸精進。比如你要練習彈吉他,剛開始的時候目標是能夠正確的彈完一首曲子,之後的目標就是流暢正確的彈完一首曲子,然後目標成為不看譜子流暢正確的彈完一首曲子........

第二,有目的的練習必須專注。要想取得進步,就必須把你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的任務上。這一點就就像是上學時如果課堂上的45分鐘你沒有認真聽講,可能課後的兩個小時的努力也無法彌補了。

第三,有目的的練習包含反饋。你必須知道某件事自己做的對不對,如果不對,到底是怎麼錯了,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第四,有目的練習需要走出舒適區。對於任何類型的練習,這都是一條基本的真理。如果你從來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便永遠無法進步。

傑出源於正確的練習—讀《刻意練習》有感

3

怎樣解釋天生才華?

關於這一點,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傑出人物通過年復一年的刻意練習,在漫長而艱苦的過程中一步一步改進,終於練就了他們傑出的能力,沒有捷徑可走。

我們來看看莫扎特吧,在他出生250多年後,依然經常被人們認為是無法解釋的天才的例子。但是通過查找歷史記錄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其他的線索。莫扎特的父親是一位音樂教師,在莫扎特4歲以前就開始對他進行刻意的訓練,並且還讓他欣賞和分析作曲,從6歲開始,莫扎特的父親就帶著他和姐姐在歐洲巡迴演出。

傑出人物的進展只在局外人看來是重大進展,因為那些人並沒有見證過那些微小的進展,而正是由於這些小小的進展,才累積成重大的飛躍。就像我們平時見得很多公眾人物,我們只是羨慕他們臺上光鮮亮麗的一面,卻不瞭解其背後的艱辛與付出。

4

一種新的學習方法

我們選擇學習必要的知識,是為了培育技能,知識本身並不是學習的目的。儘管如此,如果你掌握了一種技能,那麼,其中包含的知識你也就順理成章的學會了。

比如當你學會踢足球時會無意間發現自己的長跑能力提升了,當你學會打籃球時發現自己的彈跳變得好了,或者是,拿我自己來說吧。記得十幾年前我為了玩一款英文版的電腦遊戲而翻字典查單詞之後,卻無意間發現英語成績突飛猛進了。這樣看來,知識有時也是技能的副產品。

200年前,一個人學會一門手藝可能就夠用一生了。我們父輩也是用同樣的方式來思考的:上學,找份工作,然後退休。但是在我們這個年代,需要改變一下理念了。許多我們小時候存在的工作現在已經不復存在或者改頭換面了,昨天還是行業巨頭的企業有可能瞬間就崩塌了。那麼我們如何來適應這個快速變遷的社會呢?我們除了不斷地學習新技能之外別無選擇,因此訓練如何更有有效的學習將變得至關重要。

我們需要從現在開始改變,以刻意練習為基礎,訓練自己不同的技能。最後,你需要記住這樣的信息: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