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遗失的“瑰宝”之和氏璧

完璧归赵这个成语很多人都听过,那鼎鼎大名的和氏璧究竟长怎样?其如何遗失?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都有自己的国宝。据《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楚国国宝之一。

中国遗失的“瑰宝”之和氏璧

但和氏璧是怎么来的呢?话说东周春秋时,有个楚国人名为卞和在荆山见凤凰栖落青石之上,于是他将此璞石献给楚厉王,经玉工辨识认为是石块。卞和以欺君罪被砍去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以前罪断去右足。至楚文王时,卞和抱玉痛哭于荆山下,哭至眼泪干涸,流出血泪。文王甚奇,便命人剖开璞石,果得宝玉,经良工雕琢成璧,人称“和氏璧”。出自《韩非子·和氏篇》。

相传,秦始皇得到和氏璧之后,命工匠将李斯所写的“既寿永昌”四字刻在和氏璧上,作为传国玉玺代代相传,刘邦建立汉朝后,玉玺传了九代黄帝。

中国遗失的“瑰宝”之和氏璧

和氏璧的外形究竟什么样子?按以上说法,和氏璧其实很坑能就是一块未加工或者是简单加工的样子。直至秦始皇将其刻成玉玺。传说其玉玺上还留有卞和的血迹。至西汉末年,因刘婴年幼,皇太后代管传国玉玺。王莽让弟弟到长乐宫去要玉玺,皇太后气愤地把传国玺摔到地上,骂道:得这块亡国玺,看你兄弟有什么好下场!传国玺被摔缺了一角,后来王莽用黄金镶补,但无济于事,还是留下了缺痕。

其下落有三种说法,其一,和氏璧制成的传国玉玺并未代代相传下去,而在作为陪葬品埋在了秦始皇的陵寝之中。其二,当年项羽进攻咸阳,抢夺无数财宝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后项羽兵败,和氏璧不知流向何处、其三西汉王莽篡权后,夺得和氏璧,但因其改制,未能缓解社会矛盾,而被绿林军所杀。导致和氏璧不知流向何处。

中国遗失的“瑰宝”之和氏璧

至此,完璧归赵的和氏璧,春秋战国无数诸侯眼红的宝物,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