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文化·疍家婚嫁习俗

沿海疍民婚俗习惯别具一格,如果说陆民婚俗特色讲究一个“礼”字,那疍家婚俗还兼有一个“唱”字,这无疑是它们的古老传统“婚时以蛮歌相迎”的遗韵。

如闺女出嫁前几天,足不出户,在家(即船或棚)自哭自叹不绝,陪嫁姐妹及伴娘等人日夜陪伴,大家声情并茂地叹唱,意为“叹家姐”唱的都是一些感人的“咸水歌”、“哭嫁歌”、“十月怀胎歌”,大都是怀念父母养育之恩,兄弟姐妹和婶嫂之情,以及离别亲人之苦。

此外,在“叹歌”阶段,还有伴娘互叹,新娘独叹,母女相叹,姐妹共叹,如果新娘聪明善歌,感情丰富兼会唱会叹,往往“叹”够十个通宵才罢休,才尽兴。

海南黎族文化·疍家婚嫁习俗


疍家人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过去多由父母包办。解放后,疍家男女青年虽通过自由恋爱,但在订亲时,也须由南方家长临时聘请夫妻双全的妇女做大媒,于大年初二提上槟郎到女方家去讲亲。

讲亲、订婚过程与陆上汉人基本相同。迎亲前四天,男家要给女家送上一份厚重的彩礼,以提高女方身价。礼物计有:衣服10套、金耳坠1对、金戒指2-3只、银项链1条、玉镯或银箍一对、银头钗2-3支、碧玉簪一支,还有现金若干等。并用一只装饰美观的小彩舟,配民间乐队把彩礼送到女方家去,以示聘礼隆重。

迎亲前一晚,将要出嫁的姑娘要在娘家“啼夜”(哭嫁),啼得愈悲切,表示对生身父母的感恩愈深。疍家人的迎亲选在深夜三至六时为良辰。这时,媒人在男方嫂嫂、姐姐和四位女宾陪同下,乘坐一只小舢舨,舨头上披一条大红巾,由一只民间乐队伴奏至女家迎亲。

海南黎族文化·疍家婚嫁习俗


新娘离家时,头戴凤簪,身披五色衣裙,带墨绿色眼镜,穿花格子新袜(疍家人在船上不穿鞋,在陆上走时光着脚板),由自家嫂嫂、姐姐送出船舱,并由女家派来的六位女宾相伴,其中一人手撑黑伞为新娘遮露水,乘坐男家接亲的小舢舨。这时新郎则兀立于自家船头上,用双手轻轻的把新娘搀扶过船。新娘接至家后,即行拜堂礼。

祖宗牌位上香烛缭绕,空中鞭炮齐鸣。船面正中放一花盆,盆内插一支石榴枝,枝桠上拴满红枣、花生。石榴象征子孙满堂,红枣表示早生贵子,花生意为多子多福。

海南黎族文化·疍家婚嫁习俗


拜堂时,亲朋盈门,人声喧闹。新娘委婉的吟唱“做人新媳顾家人,不学大姐(媒人)家过家,家婆多话任她说,朝夕烧香要换茶(指烧香拜家神)”。

拜堂毕,新郎双手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给新娘子,以表示新娘的情深意笃。

新娘子一边双手接过热茶,一边情意绵绵地轻声答谢:“多谢新郎茶一杯,吃到杯底见青龙,龙龙凤凤吞下肚,没钱压杯怨妹穷。”

新郎情意真挚地应答:“四月送郎夜风吹,送郎上船任妹分,海上择的哥和妹,衣袖掩嘴笑在心。”这时,众宾客边喝酒、边嬉闹新娘寻欢作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