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爲何懂茶之人常常喝到七泡就換茶?

茶。綠帶環坡接翠霞,村姑聚,笑語滿山窪。

茶。普洱名揚譽邇遐,優良質,四海竟相誇。

茶。求教詩詞致友家,香飄遠,不覺日西斜。

——王文井《十六字令·普洱茶(三首)》

01

喝茶,為何懂茶之人常常喝到七泡就換茶?

喝茶,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的生活方式,能為疲憊的身體注入正能量,能讓緊張的情緒得到舒緩和平靜,能讓人心態更健康、更平和。

那你可知道為何懂茶的人常常喝到七泡就換茶?

對這個話題,“茶仙”盧仝最有資格對茶

說道一二。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盧仝

02

喝茶,為何懂茶之人常常喝到七泡就換茶?

飲茶到了第七碗,按《紅樓夢》中妙玉的說法早已是“飲牛飲騾”了。

這也印證了盧仝的規定:飲茶不過七碗,過之則醉。

七碗過後的滋味,如人生百態,酸甜苦辣,有失落也有驚喜。

03

喝茶,為何懂茶之人常常喝到七泡就換茶?

實際上,泡茶,是一種功夫。而茶葉的品質、等級也關係到茶的耐泡度問題。

在泡茶的過程中,由於泡茶者的技術與茶葉的耐泡度問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導致一杯茶落水,走味。

用一杯已經沒有多少茶味的茶,招待朋友客人,顯然也是不夠尊敬對方的。

這也是很多懂茶的人,為什麼喝茶只喝到七泡就換茶的原因之一。


04

喝茶,為何懂茶之人常常喝到七泡就換茶?

其實茶,不是功課,不是束縛,不是隻有“懂”的人,才有資格愛茶。喝茶就是一種享受,本著享受和放鬆的心態去喝茶,不必費盡心機地想著去弄懂它,反而會越喝越懂。

就靜靜地,抽個空,找個閒逸的地方,喝杯茶吧。

在杯盞之間,把沉重的心放下,把繁雜的事兒擱置一邊,拋卻煩惱,遺忘痛苦,放下抱怨,把偉大理想放下,把朝九晚五放下,把懷才不遇放下,把人情世故放下。

放空自己,讓自己輕鬆一點,來遇見一杯盛滿茶香的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