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社交礼仪中,这一点最重要

01

昨晚我从和我朋友一起合租的出租屋里搬了出来,从决定脑子里产生这个想法到收拾行李搬出来的那一刻,只花了三个小时,即使我还没有找到新的住处,即使实习工资少的可怜。

事情的起因是由于我昨天上了一天班非常累,回到家里时就什么都不想说,只想躺在安安静静的治愈。

这时候朋友Z回来了,她就一边吃饭一边跟我聊一些有的没的,接着她问我如何看待“性”,我说有避孕套,避孕药,怕就不要上床啊。她说可是戴套中奖的概率也很高啊,有个朋友避孕了还是怀上了。

我觉得这很正常,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没有100%能够帮你避孕的措施或者药物。所以我一直觉得,既然无法承担责任,不敢面对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后果时,就克制一下自己的欲望。免得真怀孕了,伤害无辜的小生命,你也遭罪,可能恋爱也会谈崩。

她又问我,那你跟你男朋友不担心怀孕吗?你们做的时候会不会戴套啊?你们有见过家长吗?他家里有钱吗?等一系列关于我个人家庭的问题。

看着眼前的这个人,我突然觉得细思极恐。

成年人的社交礼仪中,这一点最重要

我不止一次提到,自己有社交恐惧症,尤其是在这种我没有主动跟你提起的话题,加上我特别疲惫,我觉得非常不爽。直接怼她,这个问题太隐私,我不喜欢这样的聊天。

到了我这个年龄阶段,已经不在乎被人说我没有礼貌之类的了,明明她不懂事她张口就问我的隐私,我凭什么不能怼她。道歉只是让她自己觉得心安一点,对我没有丝毫作用。

生活中有些人看似很关心你,却没有想到她们步步为营进入你的全部生活打破你最后一道防护栏,最后你终于明白了原来真心也会被辜负。

这也是人性可怕的地方之一吧!

还是那句话,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要时时刻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我不管你在家里什么样,你对着爸妈满地打滚都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但你不要触碰我的边界。年龄小并不是我可以包容谁的理由,聊天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不选没有分寸感的人对话。

关于社交中的分寸感,我非常喜欢三毛的一句话:

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即便是生死之交,即便他人雅量十足,哪些话不能说,哪些事不该做,彼此之间也应该有明晰的界限。有些人偏偏揣着明白装糊涂,任意犯边,肆意越界,不能不说,这也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霸凌。那么,社交中的分寸感,到底有多重要?

02

分寸感 是懂得适可而止

郭德纲在目前的娱乐圈,是属于呼风唤雨的人物,不仅让前些年疲态尽显的相声重振雄风,而且跨界主持,也是游刃有余。名气大了,自然底气足;底气足了,优越感自然也不断爆棚。

2017年12月21日,在一次颁奖盛典上,沙溢与胡可的儿子安吉,和另一位萌娃阿拉蕾获得了“年度超萌宝贝”奖,而郭德纲作为颁奖嘉宾,在沙溢胡可夫妇陪同安吉、阿拉蕾上台领奖时,“大方”调侃安吉是他和胡可的儿子。

成年人的社交礼仪中,这一点最重要

沙溢机智回应:“我两个儿子,大儿子安吉说是像你,小儿子被人说像岳云鹏。”

成年人的社交礼仪中,这一点最重要

谁知,郭老师语不惊人死不休:“这说明你家好客啊!”这是什么鬼话?!身边的主持人何炅已明显察觉到不妥,还推了一下郭德纲,暗示他适可而止。

但郭德纲却对自己的“创举”洋洋自得,三番五次地重复这个玩笑。

沙溢和胡可在大庭广众之下无法怫然作色,即便全程微笑,也难掩尴尬。但可怜的安吉显然被这个莫名其妙的“关系错位”给弄得郁闷了,由上场时的活蹦乱跳变得低头不语。

成年人的社交礼仪中,这一点最重要

这件事后在网上引起不小的争议,大家都指责郭德纲不懂分寸感,随后后来郭德纲出来道歉,可网友们依旧不买账。

孔子《论语》有云:“不撤姜食,不多食。”意即一年四季饮食都离不开生姜,但不宜多食。宋朝理学家朱熹注解:“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非饮食如此,做人做事大体一样。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姿态。

03

分寸感,是不打听隐私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特别反感那种打着关心你的旗号,然后肆无忌惮地八卦你身上各种信息的人和行为?

这样的反感,来源于对方对我们私人信息的窥探和不尊。

真正有分寸感的人,不会随意探听别人的隐私,更不会忽略交往的边界感。

大学毕业刚进入职场时,公司里的一位女同事非常喜欢打听别人的八卦。

“你父母是做什么的呀?”

“你女朋友家里给你们准备婚房没?”

“你一个月赚多少钱啊?告诉我嘛我又不是外人。”

原以为就仅此而已,结果没过几天,我随口一句“最近失恋了”被这位同事在办公室传的风风雨雨,一时之间大家都拿这个梗来笑话我。

成年人的社交礼仪中,这一点最重要

真正的贵气,先从舌头上的严谨和慎重开始,语言轻重得当,收放自如。这才是一个人最有分寸感的样子。

那些交往并不密切,却冒冒失失问你隐私,令你感到别扭难堪的人,即使不是嫌贫爱富的人,也至少是不知深浅不懂分寸感为何物之人。

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中,时刻保持谦恭谨慎的态度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和礼貌,怕就怕一上来就“哈哈哈”自来熟,在你这里各种打听别人八卦或直接仗着所谓的“关系好”各种利用。

社交中第二种分寸感,是不在沟通中肆意探听别人的隐私,既让别人难堪也显得自己无知。

04

分寸感,是两颗心之间最合适的距离

陈道明说过:

“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没教养,有的人没有什么太高的学历和学识,但仍然很有教养,很有分寸。教养是带有某种天生的素质和一点一滴的积累。”

同样的,交往中的分寸感也是如此。

成年人的社交礼仪中,这一点最重要

中国人做人做事讲究的是温润如玉,宁可藏拙,不要逾越。

你可以不聪明,但至少要有自知之明,不属于你的圈子不要强融,不该你问的就不要乱问。

聪明的人,都懂得什么是分寸感。

周国平先生说:“分寸感是成熟的标志之一。”

分寸感,不是指疏远,也不是指傲慢,而是指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清醒认识自己的位置,体谅别人的难处和不易,然后做出合适的举动。

不过度倾诉,不故意炫耀,不打听隐私,便是分寸之道。


成年人的社交礼仪中,这一点最重要

编辑:王柒柒,一个笑点低的天蝎座少女。带着故事来,柒柒多晚都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