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稻新强陈弱行情凸显

进入10月末,受部分主产省托市收购政策带动,新季中晚稻行情逐步走稳,托市逐渐成为收购市场主力。短期随着新稻上市量大幅增加,挤占陈稻需求空间,新强陈弱、稻强米弱行情表现的更加明显。

中晚籼稻收购进度加快 收购量再创新高

目前中晚籼稻进入大量上市期,主产区已经有4省陆续启动托市收购预案,受此影响,中晚籼稻集中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水平。据最新数据统计,截止到10月2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中晚籼稻1020.8万吨,同比增加148.3万吨,增幅17%。其中湖北、安徽、湖南、四川4省是中晚籼稻收购市场的主力,这4省收购量达到809.4万吨,占总收购量的比重约79.3%,其余省份收购量相对偏少。从整个10月份的5日收购进度来看,中晚籼稻前期收购进度相对平稳,5日收购量维持在140~170万吨之间,预计后期随着托市启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收购进度或将进一步加快。

分省收购情况如下:湖北收购348.3万吨,同比增加55.4万吨;安徽收购264.6万吨,同比增加90.6万吨;湖南收购113.5万吨,同比增加8.3吨;四川收购83万吨,同比减少32.5万吨;江苏收购62.2万吨,同比增加41.3万吨;江西收购61.3万吨,同比增加5.1万吨;河南收购17.5万吨,同比增加7.9万吨。

中晚稻新强陈弱行情凸显

受政策主导 稻米市场新强陈弱行情凸显

10月末整个稻谷市场价格涨跌互现,新粮涨,陈粮跌,新强陈弱表现明显。新季中晚稻价格整体稳定,启动托市收购的省份价格基本稳定在托市价附近,尚未启动托市收购的省份,随着稻谷上市量逐步增加,价格稳步回升。陈稻市场上,由于新陈价差逐步缩减,陈稻价格优势不再明显,且陈稻市场供给持续宽松,市场主体采购相对谨慎,基本保持较低库存,采取随销随购的方式,推动陈稻价格进一走弱。分省情况如下:

湖北:随着托市收购政策的推进,目前稻谷价格涨势趋于平缓,全省国标三等中晚籼稻收购均价约2450~2520元/吨,环比涨20~50元/吨。预计中晚籼稻价格短期内将处于稳中趋强走势,但由于市场粮源供给较为充裕,同时市场化收购后期乏力,后期价格上涨空间较为有限。

江西省:截止到10月底,江西省中籼稻大量上市,晚籼稻零星上市,由于托市收购尚未启动,江西省稻谷市场化收购比较活跃,价格整体保持稳定,优强普弱表现明显。普通稻谷收购价低于上年水平,目前收购主力为国有粮库收的轮换粮,按照托市价2520元/吨的标准进行收购,社会收购主要以烘干企业和大米加工企业为主,主流收购价在2230~2520元/吨之间。优质稻更受加工企业欢迎,价格普遍较高,其中黄花粘2700元/吨,软粘2960~3110元/吨。今年中晚籼稻上市早,且优质稻比例较高,导致收购进度整体较快。

安徽:目前安徽省粳稻上市量较少,市场收购主要集中在中晚籼稻上,受托市收购政策带动,中晚籼稻购销比较活跃,价格整体持稳,部分地区小幅上涨。

广东:截止到10月末,广东省内粮库收购中晚籼稻入库价保持在2600~2660元/吨左右。上周华南粮食批发市场竞价采购地储稻谷3.8万吨,实际成交3.1万吨,成交率82%,成交均价2733元/吨。目前,辖区稻谷采购趋于平稳。陈稻谷销售除粤东地区外,其他区域价格有明显下跌态势跌,跌幅达到100元/吨,后续需关注地储及省储拍卖动向。

黑龙江:截止到10月末,省内粳稻基本收获完毕,新稻购销较为活跃,市场重心逐步由陈稻转移到新稻上,导致国储政策性粳稻拍卖继续流拍。由于今年粳稻最低收购价较上年大幅下调,新粳稻收购价整体低于上年水平,农户惜售心理比较严重,售粮积极性不高,普通圆粒稻收购主要以粮库轮换收购为主,米企贸易商等主体入市收购相对谨慎。优质长粒稻价格随品质提升小幅上涨,更受加工企业欢迎。由于终端大米市场需求偏弱,加上新米大量上市后供需进一步宽松,米价承压下行,预计后期托市收购将继续成为新稻市场收购的主力。以齐齐哈尔地区为例,10月末水分14%圆粒粳稻收购价2600元/吨,水分15%长粒粳稻收购价300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新季圆粒粳米出厂价3800元/吨,周跌140元/吨,新季长粒粳米出厂价4520元/吨,周跌80元/吨。优强普弱、稻强米弱行情在黑龙江地区表现更加明显。

中晚稻新强陈弱行情凸显

拍卖节奏调整 陈稻需求进一步下滑

随着新稻大量供给市场,陈稻市场需求进一步下滑,反映到拍卖市场上,10月份流拍和低成交率已经成为常态化,早籼稻成交率持续低迷,粳稻拍卖几近流拍。本周拍卖共计进行2次,累计投放2013~2017年政策性稻谷114.54万吨,实际成交仅有0.3万吨,成交率0.26%,成交主要集中在2014年产早籼稻上,粳稻拍卖成交仅有1吨。综合10月份的拍卖数据,共计进行拍卖8次,累计投放2013~2017年政策性稻谷531.8万吨,实际成交仅有2.9万吨,成交率仅为0.5%,10月份拍卖行情已经降至低点。

进入11月份,政策性稻谷拍卖有所调整,粳稻拍卖停止,早籼稻拍卖时间从原来的周一周二调整为周二周四,单次投放量也有所调整。按照惯例,随着粳稻上市量逐步增加,后期托市收购或将择机启动,为了防范风险,从11月初开始,国家停止陈粳稻的拍卖,待托市收购结束后再择机启动新一轮的粳稻拍卖。据国家粮油交易中心公告称,11月6日计划投放2013~2014年产最低收购价早籼稻40万吨,11月8日计划投放2015~2017年产最低收购价早籼稻50万吨,投放的主力为2014~2015年产早籼稻。目前市场购销重点为新季中晚稻,且新粮价格较上年出现大幅下跌,整体供给宽松形势对陈稻拍卖需求形成新的打压,预计短期拍卖行情难以转好。

中晚稻新强陈弱行情凸显

大米进口持续减少 影响进一步弱化

据海关最新数据统计,9月份我国进口大米22万吨,同比减少7.7万吨,减幅25.9%;1~9月累计进口大米223万吨,同比减少73万吨,减幅24.7%。9月份我国出口大米17.5万吨,同比增加0.5万吨,增幅2.9%;1~9月累计出口大米136万吨,同比增加47万吨,增幅52.8%。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趋势更加明显。

据监测,截止到10月末,越南15%破碎率大米FOB报价400美元/吨,到我国广东口岸完税价约3250元/吨,比同期广东地区普通早籼米批发价低300元/吨。与上月相比,越南大米由于出口量增加,价格稳中上涨,而同期国产大米由于供需持续宽松,米价呈现下行趋势,国内外价差有继续收窄的趋势。综合对比2018年初以来国内外大米价差,从最高点超过1000元/吨跌落至目前300元/吨,价差已经回落至历史低位水平,国际大米在我国大米市场的竞争优势持续减弱,后期进口大米数量或将进一步下降,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在逐渐弱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