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壑难填的石家庄地价:不作死,就不会死|回看

欲壑难填的石家庄地价:不作死,就不会死|回看

15年前的2003年9月19日晚,恐怕是一个让孙宏斌和杨卓舒都很难忘记的时间,石家庄土地市场诞生的第一个「地王」,让两人就此「相识」。从天津悄悄潜入石家庄的顺驰虎口夺食,通过长达四个半小时的161轮竞价摘下[2003]009号地。5.97亿元的成交价比底价2.04亿元高出了193%,而222万元/亩的成交单价则比此前坊间估计的22万元/亩高出了10倍。

前两天,有报道称,老孙「主政」乐视期间其债务减少了100亿元,有评论称老孙「活雷锋」。事实上,老孙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早在15年前便是如此,放着当时2000至3000元/平方米的房价水平不管不顾,顺驰在石家庄土地市场的首秀便「技惊四座」。顺驰摘下[2003]009号地后,石家庄便有业内人士大声质疑:顺驰高价竞买违背经济规律,按成交价计算,这宗地块要卖到4000元/平方米以上才能保本,可这样的价格早已超出彼时石家庄市场的购买力,顺驰此举系恶意炒作,破坏市场环境。更有甚者猜测:顺驰可能会低于成本价销售,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15年后再看这些言论,只能听到三声响亮的耳光。

有人欢喜有人愁。当年顺驰摘下地块时,石家庄国土部门便有人私下表示:彼时浙江某些城市,一个平方米的住宅用地都能卖到20万元。(原载于《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10月14日)言下之意,顺驰出价何必大惊小怪。觉得合适,要拿便拿;觉得不合适,不拿请便。

事实证明,买的从来不如卖的精。房地产市场如此,土地市场更是如此。

1

在石家庄的收入「账本」上,卖地收入一向是举足轻重。根据小回的统计,2014年全市的卖地收入240.71亿元,占当年政府性基金收入的93%。可到了2017年,全市的卖地收入陡然蹿升至454.57亿元,占当年政府性基金收入的88%,比四年前还上升了88%,接近于翻倍。

「薅」羊毛薅到上瘾,便很难戒掉。8月17日挂牌截止的[2018]039号地,位于高新区南部,天山公园南侧,起始价虽然仅有11.87亿元,折合单价458.65万元/亩,楼面价2992元/平方米,可翻开国土部门没有公开的地块拍卖出让文件,便会惊掉你的下巴:这宗地块被设定的最高限价是36.63亿元,如果真有房企脑袋进水竞价到这个水平,便会转入「竞自持面积」环节。

欲壑难填的石家庄地价:不作死,就不会死|回看

▲ 图片来源: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栾城区[2018]039号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文件

36.63亿元是个神马价格?换算一下,单价1415.38万元/亩,楼面价9232元/平方米。殊不知,上半年触发「限地价、竞自持面积」出让规则,并竞价到最高限价的,仅有新华区原三元厂的两宗地块,按最高限价换算一下,单价在1400至1500万元/亩,楼面价在9000至9200元/平方米。

然而,那可是一宗位于西北二环内、和平东路高架桥旁,一宗位于西北二环边、周边生活配套有些基础的地块。再看看我们可怜的[2018]039号地,天山南大街由于东仰陵尚未完成拆迁改造,连路都没有贯通,建华东路也是一条向西截在新元高速公路,向东只到太行南大街的「断头路」,最近的配套要到两、三公里以外的学苑路上。试问一句:

这宗地块凭什么会比原三元厂地块的地价更贵?

哦,对了,这还不算完。还是根据[2018]039号地未公开的拍卖出让文件,除了地块成交价款外,竞得房企还需要缴纳约3.65亿元的占补平衡指标费、约462万元的耕地占用税和4%的契税。我们还是以这个脑子「进水」的最高限价计算,竞得房企还需要另外缴纳约5.16亿元的额外费用。加在一起,便是41.79亿元。换算一下,便是1614万元/亩的单价和10532元/平方米的楼面价。

欲壑难填的石家庄地价:不作死,就不会死|回看

▲ 图片来源: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栾城区[2018]039号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文件

楼面价破万,那就是妥妥的新任「地王」。不管有些人,他们愿不愿意承认。

还是那个问题:这个鬼地方,真撑得起这样的地价吗?

2

从某种意义上讲,8月17日当天参与竞价的五家竞买人、六家房企已经相当「给面儿」。放眼最近各地的土地市场,阴风劲吹,8月17日当天的上午,沧州的两宗地块全部流拍;7天前的8月10日,「近邻」太原一口气流拍八宗地块,当地国土部门一心营造的「史诗级」规模土地出让彻底搞砸。天山公园南侧这宗「要啥没啥」的地块,能引来凑得齐一桌麻将、还有人守边观战的人数,实属难得。

实际上,要不是逼急了,谁又愿意「矬子里拔将军」,吞下这样一宗地块:河北万腾,武安走出来的房企,冀中南到处扩张,作为冀中南中心城市的石家庄岂能错过?华润、金茂、金地、中铁建,四家房企在石家庄逡巡已久,无一不在向小回吐槽「在石家庄找地,简直难比登天」。更别说保利,紧盯这宗地块长达三年。这些年下来,二级市场的净地出让无一不是「紧俏」货色,一级市场谈收购还需要面对各种欠账、各种坑。对于陷入「不扩张没活路→扩张就绕不过省会城市→省会城市里怎能没有石家庄→石家庄拿地怎么这么难」这样「死循环」的房企而言,天山公园南侧地块虽然是「鸡肋」,但能拿就拿,不拿,地方公司还能吃啥?

从举牌来看,这样的心态犹如《北平无战事》里崔中石临死对谢培东的那段话:我不爱她(崔中石的妻子叶碧玉),却还得娶她。房企们举牌艰难,一千万、一千万地磨,为的就是磨出一个「尽量少放血,拿下地」的价码。当然,除了河北万腾。这家在邢台、邯郸扑腾出大风大浪的房企,在出价上还算阔绰。一位在这家房企武安总部供职的朋友告诉小回:万腾已经布局河北战略,不杀出邯郸,肯定是不行了。

到后来,连国土部门都觉得「这么磨,有意思么」,将最低出价调整成了一个亿,竞价速度倒是快了,可刀刀见血,最后定格在中铁建的24.8亿元,与其说是剩余房企放弃,倒不如说中铁建被推到前台。

24.8亿元,不少了。折算下来,单价958.27万元/亩,楼面价6250元/平方米。加上照此价格折算的「额外费用」4.69亿元,单价1139万元/亩,楼面价7432元/平方米。要知道,17天前南二环东延线金刚工业园南侧四宗住宅用地,其成交楼面价最高也只有5000元/平方米,那里可是通了车一路向东的城市主干道和2020年通车的轨道交通三号线,万科、保利们看到比这宗成色更差的地块要价还这么贵,心里估计要乐开了花。真按这个价格成交,推到商品房市场,房价至少要到1.5万元/平方米,向南不远,前两天刚刚开盘的高远旭东城才1.1万元/平方米不到,买到房的购房者心里估计也会乐开了花。

贪心不足,蛇吞象。谁能想到,这24.8亿元还是没能迈过一道关而胎死腹中。这道关,就是那个密封的信封。

3

有必要在此科普一下所谓的「底价」:根据编号为「石公资交[2018]12号」的地块拍卖出让公告,[2018]039号地「设有底价」,并「按出价最高且不低于底价者得的原则确定竞得人」。而这个底价规则,则是在2014年设立的。根据当年12月24日印发的《石家庄市土地招拍挂委员会议事规则》,石家庄市土地招拍挂委员会下设「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底价确定小组」,这个小组负责组织召开地块出让方案和底价确定会议。小回得到的说法是,经过这个会议确定的底价,将交由市长担任的土地招拍挂委员会主任签字确认,密封后待地块出让截止时启封核实。

换言之,地块公告上的起始价,除了有竞价时作为起价存在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用处。至于确定底价的规则,小回并没有找到相关文件。有房企朋友告诉小回,他们也不得而知,大部分时候,只能靠两种方式:打听,猜。

打听,往往便有了「打听到」或者「打听不到」的情况。2018年7月,石家庄土地市场上流拍或撤拍的地块陡然增加到了9宗,流拍率接近30%,其中不乏一些住宅用地。而流拍的原因,大部分便是房企出价未达到国土部门设定的底价。新华区某项目折腾了几年,终于到了要拿地的时候,保险起见,房企在起始价基础上多加了5000万,作为一个补证项目,已经是狠狠心、咬咬牙的水平。可最终,这狠狠心、咬咬牙的加价,还是没有达到底价要求。

如今,天山公园南侧地块在六家房企「狠狠心、咬咬牙」拿出了24.8亿元的最终竞价,也没有达到信封里的那个神秘的底价。这回,不要说打听,连猜都没猜对。有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开玩笑:国土部门的心,如同女人心,都是「海底针」啊。

4

这海有多深,谁又能知道。小回算了算账:仅就住宅用地而言,这三年下来,石家庄的地价一直没停下上扬的脚步,各行政区最新的地价水平与这三年的最低水平相比,少的,上涨了接近30%;多的,达到了惊人的270%。这其中,小回并没有将在建、已售项目拿地补证剔除在外。换言之,连此前的违规项目补证,地价也在上涨,补证之路已经变得分外凶险。这三年有净地出让的新华区、正定县和正定新区,地价涨幅更是超过200%。就算是刚刚崭露头角的鹿泉区、藁城区和栾城区,地价涨幅也超过了80%甚至100%。

欲壑难填的石家庄地价:不作死,就不会死|回看

▲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1至7月石家庄市辖区、正定县和正定新区住宅用地成交楼面价情况

总之,就是这三个字:涨、涨、涨。

如今,不仅是土地的市场价,甚至连起价都在上涨。中心城区历史上的四次基准地价上扬,一级住宅用地从2003年的2301元/平方米上升到了2018年的7368元/平方米,上涨了足足2.2倍。如果说土地市场价就像是收购粮食的市场价,那么基准地价可以看作是政府部门设定的最低收购价格。可粮食不是大风刮来的,设定最低收购价格在于保护粮农利益,但地价呢?

欲壑难填的石家庄地价:不作死,就不会死|回看

▲ 2003年、2007年、2012年和2018年石家庄中心城区各级别住宅用地基准地价情况

放眼今天的石家庄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这双大手,已经通过住房限购、限贷、限价和限售政策,通过严厉管控涉房贷款,将购房需求、购房心态和房价死死摁住。可房价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房价不让涨,地价却不管,这是要把谁逼死?

自2017年以来,不要说二级市场,连一级市场拿地,都需要面对动辄万元水平的楼面价,否则连上谈判桌都没门。2018年以来,中心城区少有的净地出让,楼面价均已超过万元「大关」;一级市场的几个项目收购案,楼面价甚至冲高到了1.3万元/平方米,加上建安成本和各项税费,建成了商品房推向市场,2万元/平方米的售价便是保本。

如此高昂的房价,不要说市场,住房限价这一关就过不去。目前,中心城区依然在严厉执行1.1万元/平方米的住房限价「红线」,哪怕各方激烈吐槽,住房限价政策依然稳如泰山。就算是搭上装配式建筑或被动房的「顺风车」,这条「红线」也只能放宽到1.5万元/平方米。

多出来的部分,该怎么办?放眼市场,你就懂得。

如今,连高新区南部这样一宗交通路网不畅、周边配套几乎为零的住宅用地,地价喊到7000元/平方米仍嫌不足。这心,是有多大?

不作死,就不会死。地价不管不顾、持续上扬的「雷」,住建部门不会去扛。在住房限价这条「红线」面前,一切都得靠边站。

到头来,只有房企先扛不住。

小回悲观预计,天山公园南侧地块以如此结局收场,很可能会成为石家庄土地市场的一道「分水岭」。当地价欲壑难填之时,哪怕这座城市的需求再强劲,潜力再可观,房企也会用脚和钞票来投票,后续排队入市的净地,很有可能会遭遇太原、沧州们的尴尬局面。这对于卖地收入在政府性基金收入占比接近九成的石家庄而言,恐怕是一个十足的超级利空。

一级市场收购项目,还能和本地房企掰掰手腕。二级市场拿净地,能和国土部门掰手腕吗?

奉劝一些人吧:理性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