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又一傳統手藝瀕臨失傳,僅剩6、7人掌握,成品最低能達3萬

我國又一傳統手藝瀕臨失傳,僅剩6、7人掌握,成品最低能達3萬

在旅遊途中,很多遊客會遇到很多新鮮事情,還有的會遇到一些奇聞異事。今天跟大家介紹的是我們國家的一個風俗比較奇特的民族,這個民族叫做赫哲族。現在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對衣著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時尚還要舒適。現在製作衣服的原材料也有很多,比如棉麻、化學纖維等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但是你知道現在魚皮也是可以做衣服的嗎?

我國又一傳統手藝瀕臨失傳,僅剩6、7人掌握,成品最低能達3萬

你是不是也很好奇魚皮怎麼可以做衣服呢?今天要說的赫哲族就是世代以捕魚為主的民族,這裡的奇特習俗也是跟捕魚有關,就是這裡的衣服是用魚皮作為原料的。中國有句俗話就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赫哲族主要坐落於黑龍江、松花江和蘇里江交匯的三江平原地帶,所以他們也不例外,以捕魚謀生。

我國又一傳統手藝瀕臨失傳,僅剩6、7人掌握,成品最低能達3萬

根據赫哲族當地人介紹,在春秋冬這三個季節他們會以捕魚為主,以前他們也有狩獵的習慣,不過如今是文明現代,各類動物都需要被保護,所以他們逐漸放棄了狩獵。因為以前這些習慣,所以現在的赫哲族日常生活跟漁獵密切相關,比如,他們日常穿的衣服和被褥都是用魚皮或者獸皮做的,尤其是魚皮。魚皮衣服現在不僅成為赫哲族的標誌性服裝,而且也成為了當地具有強辯識性的文化符號。

我國又一傳統手藝瀕臨失傳,僅剩6、7人掌握,成品最低能達3萬

有很多跟團到赫哲族遊玩的遊客對魚皮怎麼做成衣服並且舒適感感到很疑惑,根據導遊對赫哲族一系列魚皮製作的工序的解說,大概就是赫哲族當地人會把魚皮剝下來然後曬乾後去掉魚鱗;為了讓魚皮保持溼潤他們會將魚肝油抹在魚皮上面,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縫衣服的線也是魚皮製成的。赫哲族人會在魚皮溼潤的前提下用刀切絲便成了線。

我國又一傳統手藝瀕臨失傳,僅剩6、7人掌握,成品最低能達3萬

魚皮衣製作工程複雜且耗時,但是實用性卻十分強,不僅保暖還防水。令人惋惜的是這項有上千年之久的傳統手藝現在瀕臨失傳,現在在赫哲族全族內也僅剩6、7人掌握這項技藝。

我國又一傳統手藝瀕臨失傳,僅剩6、7人掌握,成品最低能達3萬

據瞭解,赫哲族做的這些魚衣現在一套至少最低價格要3萬元,最貴的新娘服可以賣到6萬元以上。不過現在已經極少人願意穿魚衣了,如果是你,你想不想試穿體驗一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