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運河」開始,江蘇文藝正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舞台上流淌

“眾愛卿,你們看,這是條河呦……”昨晚,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的舞臺上,來自江蘇的旋律為上海觀眾唱響。江蘇原創歌劇《運之河》為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江蘇文化周拉開帷幕。


從“大運河”開始,江蘇文藝正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舞臺上流淌


圖說:《運之河》演出劇照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作為江蘇文化周的開幕演出,《運之河》蘊含著江蘇地方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的光彩。流經江蘇的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流程最長的運河,是和長城一同被稱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大運河的歷史,是組成江蘇歷史的一個重要部分。《運之河》講述了隋煬帝開掘大運河和隋唐朝代更迭的歷史故事。歌劇選取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獨特主題,還原開河歷史,引發後人深思——因為隋煬帝的急功近利,這個造福後世的舉措,也成了隋朝覆滅的導火索。

歌劇的主旋律具有強烈的江南韻味,令不少觀眾感覺十分熟悉卻又耳目一新。據介紹,這首曲子是由揚州民歌《拔根蘆柴花》改編而成,是地地道道的江蘇小調。但經過作曲家唐建平的改編,這首民歌卻具有了“國際範”。“就像普契尼把《茉莉花》加入意大利歌劇《圖蘭朵》當中一樣,我在做這樣一部講述江蘇歷史文化的歌劇時,也一定要選用一些江蘇自己的東西。民族精神是根,民族文化的形式卻可以是多樣的。”唐建平按照西方作曲的技法和表現形式對這首小調重新編曲,呈現了大量的宣敘調、詠歎調,同時他又保留了其中最精華的民族旋律和唱法部分。知名美聲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和民族唱法的女歌唱家殷秀梅的合作更是讓這部歌劇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東方內核融合西方技巧,西方歌劇的形式生動演繹了東方的故事。


從“大運河”開始,江蘇文藝正在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舞臺上流淌


圖說:《運之河》演出劇照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運之河》吹響了向上海觀眾呈現江蘇舞臺藝術新成果的第一聲號角。接下來的“江蘇文化周”中,話劇《復興號》首次聚焦中國鐵路人在建設高鐵過程中的艱苦與堅持;話劇《雨花臺》以雨花英烈為題材,講述烈士故事;新創蘇劇《國鼎魂》展示了江蘇地方戲曲對傳統與創新的巧妙結合;舞劇《記憶深處》則回憶南京大屠殺的慘痛歷史,在戰爭之中凸顯人間不滅的大愛;歌劇《二泉》帶上海觀眾走近無錫民間藝術家“阿炳”的坎坷人生。共有6部江蘇優秀的文藝作品將在本屆藝術節的舞臺上演,上海市民可以在自家門口領略長三角地區文化的多彩繽紛而又一脈相承。

除了“江蘇文化周”,更多江蘇優質藝術作品還將登陸“藝術天空”和“藝術教育”兩大公益板塊。無錫市歌舞劇院歌舞專場以及大型音樂史詩《金陵交響》已經率先在藝術天空12小時特別活動中上演。藝術教育板塊則將在11月2日帶來話劇《復興號》專場講座,幫助上海觀眾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江蘇地方文化元素。(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