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娃与财主交换命运,二十年后他儿子又落得给人放牛

从前,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家里有个儿子叫王壮,一家人虽然日子过得贫苦,但好在都平平安安,也算是苦中有乐。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王壮八岁那年,父母双双患病去世,只留下可怜的王壮一个人过活。

邻居们看王壮无依无靠,就出主意让他去给张财主家放牛。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王壮就听从劝告,到张财主家放牛。

一个八岁的小孩,除了放牛,也干不了什么活,张财主家只管吃住,不开工钱。王壮才刚懂事,还不知道照顾自己,少不了会生病,一生病就要找张财主借钱看病,这样几年下来,不但没挣着钱,还欠了张财主一些钱。

这张家有个小少爷名叫张贵,和王壮一般大,平日里没事就欺负王壮,一旦王壮不听话,轻则罚跪,重则就是一顿揍。

一天,王壮放牛时丢了一头牛,被张家赶出了家门。王壮开始怪世道不公,更是怪那阎王,早早的就索去了自己爹娘的性命。

王壮越想越委屈,忍不住大哭了起来,边哭边哀怨道:“阎王爷啊阎王爷,你怎么这么不公平,让我这无依无靠的孤儿无家可归,我怎么活啊!”哭着哭着,不知不觉趴在地上睡着了。

忽然,王壮听有人叫他:“来人可是王壮。”王壮睁开眼一看,吓了一大跳。只见自己在一个大殿里,阎王坐在中间,黑白无常二人站在身旁,牛头马面站在下面拿着刑具。

阎王看着王壮喝到:“王壮,刚才你说我不公平,可有依据,说不出来今日我就带走你的命!”

王壮听完,一挺身坐了起来,理直气壮的说道:“我与张家那小少爷,本是同年同月生,为什么他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而我却受尽贫苦?”

阎王爷听了之后不怒反笑:“这你就不知道了,你可知那张家小少爷,前世做了很多好事,今世才能投胎到富贵人家。而你前世做了不少坏事,今世才会受苦。这怎么能是不公平呢?”

“阎王爷,如果你真公平的话,就让我和张家小少爷一样。”王壮朝阎王爷大喊着。

阎王爷气的站了起来,对王壮说道:“即使我为你改命,你应受的苦也会落到你儿子身上,而且你的下场会更凄惨,你愿意吗?”

王壮不信,说道:“既然已经改命,我肯定会把我的富贵传给儿子,怎么会让他再受苦,阎王爷,还是快点给我改命吧!”

话音刚落,王义发现自己还是在地上趴着,想了想也许刚才只是一个梦,说不定会成真呢!

这时王壮的肚子叫了起来,就想去讨点吃的,刚走到街巷,体力不支一个踉跄摔倒在地,连累带饿,王壮一下子晕了过去 。

过了不久,一个叫杨万的大财主,领着管家外出结账,正好碰到了王壮。杨万看王壮面色苍白、衣衫破旧,便让管家把王壮给背回了家,养了好几日,王壮才缓了过来。

王壮醒来讲述了自己的身世,杨万很是同情。又想到自己无儿无女,偌大的家业无人继承,再看这王壮也是憨厚老实,很是喜欢,便想认作自己的儿子。

杨万拍了拍王壮的肩膀说道:“既然你无家可归,不如留下来做我儿子,你可愿意?”王义听完,当即下床,给杨万磕了三个响头,叫了一声:“爹。”

从此之后,王壮改名杨壮,可谓一步登天。吃遍天下山珍海味,还有穿不完的绫罗绸缎,比那张家小少爷还阔绰。

一晃几年过去了,杨壮长到了二十岁,杨万托人给杨壮说了一门亲事,两家门当户对,很快就成了亲。

谁知过了不久,杨万却突发重病死去,老夫人伤心过度也跟着去了。杨壮大哭,厚葬了两位老人。

杨万身下留下了万贯家财,杨壮倒也不必为生计发愁。

一年后,杨壮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杨承,杨壮的意愿是让儿子以后继承自己的家业。

因为杨万走的突然,没有来得及把经营的本事传给杨壮,而杨壮因为陡然成了财主家的儿子,整天只顾吃好的穿好的,也没想到杨万会突然去世。开始还有老管家帮忙经营,但没过两年,老管家因年岁太大,辞别回家养老去了。

放牛娃与财主交换命运,二十年后他儿子又落得给人放牛


老管家一走,杨壮一下子失去了依靠,好多事情都不懂得处理,只好又请了一位管家。但是杨壮的阅历毕竟太少,识人不准,新请来的管家说起话来一脸诚恳,但做事并不厚道,开始还只是偷拿点东西回家,后来与外人勾结,通过一桩买卖,把杨壮的家产坑走了大半,然后人也消失了。

杨壮受此打击,心绪大受影响,每天借酒浇愁,也无心经营家业了,他岳父见他家产少了大半,怕女儿跟着他受委屈,就把女儿叫回了娘家,把儿子给他留了下来。

杨壮人财两失,人就更消沉了,每天什么事也不管,只是饮酒骂人,就这样过了一年多,家里的伙计也都走了,杨壮更钱花完了就开始变卖家里的东西,又过了一年多,东西也卖完了,只好把房子也卖了,父子俩找了一间破庙栖身。

杨壮虽然家财尽失,但还是改不了喝酒的习惯。有天晚上下着大雨,杨壮醉后出门小解,晃晃悠悠的撞倒了顶着土墙的柱子,土墙倒下压住了杨壮,一命呜呼了。

这时杨壮的儿子杨承也是八岁,正好应了阎王的话,杨壮要改命,他的命运就会传到儿子身上。

这时张财主的儿子张贵,已经接管了家业。杨承无依无靠,在旁人的劝告下,到张贵家放牛。

不过杨承并不像杨壮,他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干活也勤快,放牛不到一年,张贵就让他陪自己的儿子,做了伴读。

十年后,杨承因为能写会算,开始帮着张贵打理产业,后来又娶妻生子,靠着自己的辛苦努力,一家人过得有滋有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