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工作爲什麼這麼難?

小編特意為大家整理45篇高質量發言材料,請點擊右上方“關注”筆桿子之家

,私信“發言稿”自動獲取!

文稿工作為什麼這麼難?

大家都說:搞文稿工作的不是一般人:一般人不願意幹、一般人幹不了、乾的人不一般。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想還是因為這項工作所具有的挑戰性、艱鉅性和對從業人員素質要求的高門檻所決定的。簡單歸納一下,我認為有這樣幾大難:

第一難是“三個維度”之難

思想的高度、思考的深度、思維的限度。研究室的幹部無論主任,還是處長、科員,都是“身在兵位,胸謀帥事”。

從高度而言,首先要將自己臵於省長、副省長的位臵思事、謀事。哪怕你是剛出校門就進機關門的年輕同志,只要你一動筆,你就是省長、常務省長。

省長、常務省長的觀點、思路要與省委保持一致、與中央保持一致。說白了,在思想上、政治上要直接達到至高的頂點。對於我們一個普通公務員而言,這是很難企及的目標。

從思考的角度看,我們不是專攻某一領域的專家學者,研究室的幹部接觸面廣泛,懂的較多,這是優勢,但同時也是劣勢。沒有對某一個方面、領域作深入研究和思考,接觸起來好像都懂都瞭解,真正運用起來卻感到都不深不透。加上文稿量大,疲勞作戰、疲於應付工作,很難有時間和空間坐下來從容地對某些問題作深入思考,很難提出有深度的、原創性的觀點。

從思維的限度講,屁股指揮腦袋、位臵決定觀點,思維的侷限性就是這樣導致的。這是客觀存在,很難避免、很難克服、很難拓展。

第二難是“三個不同”之難

不同領導、不同風格、不同要求。我們面對的是多個不同服務對象,他們都不是一般的服務對象,他們的位臵讓人仰視,都具有鮮明個性、特點、風格和要求,都是負有不同使命、承擔不同工作的領導。

我們服務的對象相同的是水平都很高、要求也很高,所不同的是風格、特點都有鮮明的個性特徵。為多個領導服務,好比在多個雞蛋上跳舞,難度可想而知。

針對不同的領導,在文稿服務上要能夠自如地轉換頻道、轉換方式,說不難是假話。比如說,XX省長和XX副省長,除了職務、分工不同外,風格也是大不相同的。為這兩個領導服務,基本路數就不同。

第三難是“三個身份”之難

領導、學者、實際操作者。扮演多重角色,得有非常好的演技才行。研究室的工作性質,就是“關起門來當領導”。只要是為領導服務的文稿,起草者就是領導者,一字一句表達的都是領導的話語。以普通的個人身份等同於領導的身份,時時處處都要“跳起來摘桃子”。要跳得高、夠得著,才能履行好職責。

研究這在過去是專家學者的專利、專長。研究室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研究”,這就使研究室的工作具有某種學者的屬性。必須看到,研究能力決定文稿能力,沒有認真的研究就沒有好的文稿,沒有深入的研究也不可能出文稿精品。

而研究室的工作性質要求,不僅需要具有一兩方面的專長,更需要多方面的積澱,是專才,也應該是通才。十八般兵器樣樣都會,還要有“殺手鐧”。要做到這一點當然不容易。

從某種程度講,政研工作者同時也是實際操作者,所寫的講話稿、各種文稿,都是黨委、政府的聲音,是領導的意志,是要付諸實施的,不能空對空,要接地氣、合實際、可操作。這就要求,作為研究室的幹部,不僅要長於文字表達,還要對實際工作有相當深入的瞭解。

比學者更瞭解實際,比一般官員更多一些政策理論水平,善於在理論與實際結合上做文章,這是我們需要具備的綜合優勢。而要具備這種綜合優勢,確非一日之功,靠多學、多練、多反思,還要靠悟。悟者,覺也。《後漢書》中講:“未悟見出,意不自得。”就是強調要提高對事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文稿工作為什麼這麼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