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好戲薦一本好書,這檔豆瓣9.3的文化綜藝你追了嗎?

最近有一檔文化綜藝節目,被不少影視大號盛讚,憑的就是兩個字:口碑!它就是《一本好書》。


一出好戲薦一本好書,這檔豆瓣9.3的文化綜藝你追了嗎?


它的豆瓣評分高達9.3分,被人稱為綜藝界一股清流。然而,在我看來,這檔節目的含金量,不單來自節目本身的高品質,還來自它在節目類型上的稀缺性。

關於這檔節目,看看這一條豆瓣高贊短評:關老師很厲害,故事編得很完整。把一本書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有點有面地、完整地呈現給大家。


一出好戲薦一本好書,這檔豆瓣9.3的文化綜藝你追了嗎?


這條短評隱藏著這檔節目的秘密。

第一個關鍵信息:“關老師很厲害”。

關老師是誰?關老師全名叫關正文。去年有一檔堪稱爆款的文化綜藝節目——《見字如面》,便是關正文擔任總導演的作品。


一出好戲薦一本好書,這檔豆瓣9.3的文化綜藝你追了嗎?


《見字如面》,一言以蔽之,就是邀請明星讀信。讀什麼信?

比如,演員歸亞蕾讀蕭紅在1941寫給弟弟的信。信中,字字句句盡是姐弟情深。尤其是,在病危之際,蕭紅仍舊寫了的那一句:“中國有你們,中國是不會亡的。”

簡而言之,《見字如面》中的信件,縱橫古今,浸透著寫信人的家國大義,或鴻鵠之志,或一往情深……


一出好戲薦一本好書,這檔豆瓣9.3的文化綜藝你追了嗎?


關正文“人如其名”,善於做節目,善於在文化和歷史的故紙堆中,挖掘那些閃爍光芒的人文亮點。《見字如面》洋溢著的人文情懷,同樣因關正文而延續到了《一本好書》之中。

事實上,《一本好書》的籌備早過《見字如面》,但因前者操作難度大,故先以《見字如面》小試身手。總導演關正文曾開玩笑說,《見字如面》只是《一本好書》的副產品。

第二個關鍵信息是“把一本書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有點有面地呈現給大家。”

《一本好書》第一季共12集,在每一集中,通過1小時的舞臺劇,將一本經典好書的精髓,進行舞臺化、影像化。

一本經典好書,改編成了一個舞臺劇劇本,藉由演技精湛的演員,360 度沉浸式舞臺化場景,將觀眾帶入一個彷彿親臨其境的千古故事。


一出好戲薦一本好書,這檔豆瓣9.3的文化綜藝你追了嗎?


當然,《一本好書》並非把一本好書原原本本一字不差地搬演出來,而是拋磚引玉,適可而止,給足留白。

如此,既讓這檔節目的觀眾,領略到名著的核心魅力,照顧了觀眾的審美需求。又並非和盤托出,亦保留了觀眾的讀書慾望。在這種過程中,達到薦書的願景。

跟《見字如面》一樣,《一本好書》邀請了耳熟能詳的明星助陣。趙立新、王勁松、王洛勇、潘虹…都是業界公認的實力派演員。


一出好戲薦一本好書,這檔豆瓣9.3的文化綜藝你追了嗎?


在娛樂為王的創作導向下,明星綜藝呈現的內容多跟普通人的生活之間,橫亙著莫大的鴻溝。《一本好書》沒有走上這樣的雷區。

換句話說,《一本好書》的口碑與意義,正是因為能夠輻射普通觀眾的生活,給普通人的精神生活帶來改變。

《一本好書》在第一集和第二集中,分別將《月亮與六便士》和《萬曆十五年》搬上了舞臺,讓這些經典,但可能曲高和寡的佳作,藉由一檔大眾綜藝,走入尋常百姓家。


一出好戲薦一本好書,這檔豆瓣9.3的文化綜藝你追了嗎?


就我自己來說,《月亮與六便士》與《萬曆十五年》這兩本書擱在我的書架上有一段時間了,正是通過收看這檔節目,獲得了意猶未盡的思考愉悅,才讓我將這兩本書的閱讀提上了日程。

第一集中呈現的《月亮與六便士》,相信很多人哪怕沒有讀過這本書,也聽說過這個名字。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這句出自書中的句子,被寫字人高頻引用。

月亮象徵詩和遠方,自由與理想,六便士代表著塵世生活。


一出好戲薦一本好書,這檔豆瓣9.3的文化綜藝你追了嗎?


這是英國小說家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講述的是被說沒有藝術天賦的證券經紀人斯特里,放棄家庭,放棄舒適的生活,從零開始轉行當畫家的故事。

趙立新扮演的毛姆,在故事講述者與故事當事人兩個身份中切換。

有時候,趙立新是拜訪斯特里的毛姆。這時,他幫助斯特里夫人,挽回在畫畫上走火入魔的斯特里。他來到斯特里的住所,看到斯特里窮困潦倒,並質問斯特里:為了畫畫,你何至於拋妻棄子。


一出好戲薦一本好書,這檔豆瓣9.3的文化綜藝你追了嗎?


忽而,趙立新又變成了故事講述人。此時他置身故事之外,他向觀眾講述故事的背景、人物的狀態,對沒有展現的故事細節,進行補充。

兩個角色的切換,得益於《一本好書》啟用了國內綜藝少見的環形舞臺,根據故事需要,環形舞臺可以通過燈光、置景的變化,切割成不同的時空與場景。


一出好戲薦一本好書,這檔豆瓣9.3的文化綜藝你追了嗎?


黃維德飾演的斯特里,按照今天的眼光,他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和父親,他甚至是一個世俗意義上混蛋,一個無情無義自私自利的混蛋。

斯特里面對毛姆的質問與不解,他說:“你就是個蠢貨,我都跟你說了,我必須畫畫。我身不由己。一個人掉進了水裡,不管他遊得好不好,他必須掙扎,不然就得淹死。”


一出好戲薦一本好書,這檔豆瓣9.3的文化綜藝你追了嗎?


《月亮與六便士》描述的,正是這樣一個身不由己的混蛋。它無意去進行人性的價值判斷,它只是描摹人性中難以捉摸的切面。

最終,斯特里的命運走向何方,觀眾不得而知。因為《一本好書》在這裡便戛然而止,觀眾欲知後事,只能前去閱讀原著了。這就是這檔節目旨在的“拋磚引玉”。

《一本好書》的魅力,不在於完整地呈現一本書的全貌,替代人們的閱讀,而在於它激起了人們內心深處對經典的渴望與迴歸。

伴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一本好書》等匠心打造的文化綜藝,市場需求量將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